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引 言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推进,一系列高新技术出现并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智能化战争已然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因应战争形态演变,推动联合作战指挥教育教学变革和创新,迫切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着眼练兵备战需求,以创新举措引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体系升级。
塑造面向智能化战争的联合作战指挥教学体系
从军事视角回答“智能时代、教育何为”这一课题,关键在于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内容与智能化战争的适配度,着眼“智能化战争+智慧教育”双重变革驱动,全面塑造以智能辅助决策能力建构为引领的联合作战指挥教育教学体系。
立起基于智能辅助决策的教育理念。积极适应新一轮人工智能变革浪潮所引发的战争制胜机理和教育底层逻辑的深刻变革,就要大力推动联合作战指挥教育教学由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型、由规模教育向个性教育创新、由思维谋略向数据驱动升级、由独立作业向人机共创跃升,要将复杂性问题解决汇聚课堂,用个性化教育精准强能,通过作战问题牵引、系统平台赋能、数据驱动优算、智能辅助决策、模拟仿真验证、实践实训磨砺等途径,帮助学员贯通理论、强化思维、掌握方法,建构形成新质作战指挥能力。
创新基于智能化战争的教学内容。着眼破解作战指挥教学突出问题,深化运用数理思维、工程手段、智能技术、作战实验等理念方法,将近年来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征的局部冲突战例研深研透,大力推动作战指挥教学向高端战争备战、战法兵力设计、人机指挥协同、联合任务规划、无人与反无人作战、杀伤网链构建等前沿性内容转型,集智聚力打造以任务规划为主轴的指挥运行课、以战法众筹为关键的理论研究课、以解析战争为指向的想定作业课、以新域融入为增效的军种专业课等新型课程体系,将作战指挥教学课堂打造成未来战争的瞭望台、胜战策略的孵化池和高端人才的练兵场。
设计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教学模式。突出发挥“网络信息体系+智能兵棋系统+专业组训平台+作战态势信息”的综合赋能作用,在传统作战指挥教学方法和基本教学模式基础上,针对联合作战指挥教育教学学员培训起点较高、网信支撑力度较大等特点规律,进一步创新设计知识泛在的建构式理论学研、场景再现的沉浸式战例教学、智力交互的矢量式想定作业、体系联动的胜战式对抗演习、算法支撑的等效式战法验证等新型教学组训模式,着力实现作战指挥教学向教员精讲下的知识点读、多维呈现的对比研究、虚实结合的验案优案、多级交互的对抗强能等教育模式延伸拓展。
深化基于联合作战实验的教研方法。将联合作战实验作为研练高端战争、重塑教研生态的关键支点,综合运用兵棋推演、运筹分析、模拟仿真、综合集成研讨等实验方法,大力推动基于作战实验的教学科研范式变革。教学领域的作战实验,以研练未来战争为导向,刚性规制各类作战指挥课程进入系统平台、纳入实验体系,开展验证式备课、推演式教学、对抗式强能。科研领域的作战实验,以设计未来战争为主要目标,依托网云赋智的联合作战实验体系,开展战法策略的大样本仿真遍历、数字化算法寻优、智能化迭代衍生,在穷尽未来战场可能中优化制胜策略、创研未来战争。
建构面向智能化战争的联合作战指挥教学形态
结构决定功能,编组催生涌现。新一轮智慧教育变革的关键就是推动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群体化的精准强能。教育底层逻辑变革,客观上催动课堂组织形式、学员编组模式等同步体系化变革、颠覆性创新。
激活基于学员中心化的教学组织结构。大力推动教学组织结构向以学员发展为中心、以学员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转型。人才培养结构重在依据先进教育理念,逆向推导人才培养目标和预期学习效果,以此构设必备能力指标、必会知识图谱、必学课程内容和必读教材书目,完成必学内容后即可自主进行考核申请、课程选修、拓展研究等环节。课堂组织结构重在推动编组变革,创新推行圆桌会议式、结构研讨式、辩论对抗式、交互合作式等新型课堂形态,让学员真正走向课堂中心。
构设基于一体化的演习编组结构。准确把握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复杂性结构特征和体系化运行规律,依托泛在互联的网络信息体系和及时保鲜的数据态势支撑,紧盯体系作战能力需求,重视人机优势互补和发挥指挥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作用,将学员按一体化作战需求混合编组、统筹设计、一体落位,推动实施虚实结合、多级联动的联合指挥对抗演习,在全要素全流程全时域的复杂体系运行中,磨合指挥链路,规范指挥产品,谋练指挥技能,提升指挥能力。
倡导基于胜战共同体的融创办学结构。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生成,源头在院校,关键靠集成。着眼联合育人突出问题,推动各类教学科研机构和部队的深度交流合作,围绕课程教学、课题研究、作战实验、演训组织等重点育人环节,分域打造联合轮训强能共同体、联合智筹研战共同体、联合实验聚能共同体、联合蓝军砺剑共同体等合作模式,创新设计学科、任务和项目层面的共建共育共享机制,形成体系耦合、自主协同、深度交流的“战、教、研、演、训”一体运行新格局。
建强面向智能化战争的联合作战指挥教研支撑
推动面向智能化战争的联合作战指挥教育改革,是一次涉及院校建设全局和教育底层逻辑的深层次变革,每前进一步都是一次创新的探索,必须大力推动教学能力、教材体系、环境条件等各方面转型升级、支撑发展。
锻造基于铸魂育人的战教能力。要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流军事院校、培养一流军事人才,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强能淬火。突出抓好人才选拔,遴选精通作战指挥的领军人才、熟稔新域新质的拔尖苗子、通晓智能无人的前沿力量,持续优化教研队伍结构。突出抓好轮战强能提升,有计划安排教研人员参加重大演训任务、非战争军事行动等,持续提升实践能力水平。突出抓好教研岗位练兵,通过理论强训、教学比武等方式,大力强化教研人员的课程开发力、教学设计力、导学组训力、实验组织力、技术运用力等新质教学能力,持续夯实教育变革支撑。
打造基于多模汇聚的教材体系。坚持“仗怎么打、课怎么教,理论就怎么创、教材就怎么建”,紧跟前沿科技发展、高端战争备战和教育教学变革,大力推动编研适应智能化战争特点的基础理论教材、应用理论教材、前沿发展教材、实验验证教材、现实破难教材、案例手册教材,支撑教学科研,服务备战打仗。同时,大力推动各类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多模态呈现、泛在化融入,汇聚打造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战争发展、赋能智慧教育的新型胜战教材体系。
夯实基于网云数智的教研条件基础。充分运用网络信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全面推动建设胜战式实验体系、互通式指控系统、实战化数据信息、众筹式场景资源、可视化服务中心、专业化蓝军队伍、智能化治理平台等,聚合形成以智能体为内核、以模型库为架构、以大数据为驱动的联合作战教研条件体系,把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的支撑赋能效用释放出来,撬动教学组训模式和科研创新范式从“抽象谋战”到“工程落战”再到“智能胜战”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