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75集团军某旅组织空地协同训练——
立体夺控高原山谷
■曹一庆 谭阳林
晨曦初露,铁翼飞旋。秋日,云贵高原某综合训练场上,第75集团军某旅一场高强度空地协同训练拉开战幕。
该旅领导介绍,此次训练,他们突出空地作战力量融合指挥与协同行动,全程嵌入复杂特情,在近似实战环境中全面锤炼部队指挥协调、战术配合、综合保障等能力。
“编队注意,沿山谷轴线隐蔽突防!”训练现场,部队闻令而动,直升机编队依地形起伏穿行于山谷之中,充分利用地形,规避“敌”雷达侦测。
突然,一架僚机驾驶舱内响起告警声。飞行员立即实施机动规避,释放干扰弹,掩护长机实施打击。
攻防双方斗智斗勇,山谷战场硝烟四起。在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掩护下,一架运输直升机直扑“敌”纵深,快速实施机降行动。
成功降落地面后,突击队员放飞无人机进行临空侦察,精准掌握“敌”防御部署,并实时回传情报信息。很快,目标数据分发至空中火力单元,多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打击编队立即对“敌”展开精确打击,为后续运输直升机分队成功开辟“安全走廊”。
随后,运输直升机分队迅即沿通道突进,精准投送后续兵力和装备。完成机降和打击任务的各单元依预案交替掩护撤回,采取低空、多路、分散方式撤离战场,有效规避“敌”残余火力威胁。
“此次训练有效检验了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突防、打击与回撤的全流程作战能力,彰显了部队在体系攻防、精准协同方面的实战化训练成果。”该旅领导介绍,此次训练中,他们注重构建信息共享体系,使各火力单元能够实时全面掌握战场动态。空中火力模块依据作战任务和实时态势,及时对“敌”关键节点实施压制打击。
“平时训在一起,战时才能联成一体。”该旅一名飞行参谋介绍,此次训练,空中编队和地面突击力量同步实施指挥决策,有效缩短决策流程、提高打击效率,为后续组训施教积累了经验。
夕阳西下,硝烟渐散。参训官兵齐聚一堂,围绕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展开复盘总结。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清晰记录了训练中的火力精度、协同用时、毁伤效果等关键指标,为下一步改进训练方式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