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打造冷暖相依的战斗集体
■张会庆 蔡 壮
9月3日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的舞台上,无数英勇的身影从时光中走来。1943年3月18日,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82名官兵激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战后,7旅重新组建连队并命名为“刘老庄连”。如今,该连战士编号已从重建时的83号延续到6679号,但“同壕而战、同日牺牲、同穴而葬、同旗映耀”的精神和传统始终感染着连队官兵冷暖相依,在强军征程上并肩战斗。
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良好的官兵关系是特有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主要动力。从解放战场上的“一把水壶”,到抗美援朝战场防空洞里的“一个苹果”;从抗日战争“狼牙山五壮士”,到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一代代官兵用可歌可泣的革命情谊,形成“联万心而作一心”的战斗合力。试想,如果一个战斗集体上上下下都没有感情,又怎么可能在需要时赴汤蹈火、同生共死。
新时代以来,我军持续推进政治整训,全面加强基层治理,部队内部团结得到有力巩固,官兵关系持续向上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内外环境、官兵成分结构和经历阅历的不断变化,官兵关系、兵兵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新时代军队建设管理特点规律,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战友情谊,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官兵关系好不好,带兵人是关键,而带兵的关键就在于爱兵。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之后总结了7条带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要求各级“关心战士,体贴战士”。“刘老庄连”注重巩固和发展新时代官兵关系,开展了“干部关爱战士深省常问、战士对待干部信任依赖”活动。天气寒冷,干部把毛毯让给战士用;战士生病,战友们主动关心照料。滴水见太阳。一件件日常小事并不是豪言壮语,折射出的却是干部实打实心系战士的真情实意,让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痛痒相关、危难相顾的真切感受。这种情谊,在危急时刻往往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叶剑英同志曾说:“平时能把兵带好、练好,战时用兵才能运用自如,打胜仗。”未来的战争,是人才的竞争、智力的比拼、科技的较量。作为带兵人,承担着教育人、塑造人、引导人的重要责任。要想战时官兵少流血、打胜仗,平时就需要育好兵、砺精兵。除了关心官兵的合理需求,还应想方设法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刘老庄连”始终坚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形成互帮互学、互信互爱的良好局面。这也启示我们,带兵人只有真知兵、深知兵,了解官兵秉性特长、成长渴求,因材施教、因需引导,才能真正带出战斗力、管出好作风,让官兵在充满阳光的环境下加速成长。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新征程上,带兵人要满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培养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与官兵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双向奔赴中实现思想共振、心灵共鸣、言行共融,打造冷暖相依的战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