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踏访新时代边关丨走进东风泉哨所,聆听流淌在官兵心间的守哨泉音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踏访新时代边关丨走进东风泉哨所,聆听流淌在官兵心间的守哨泉音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10-13 13:55

  东风泉哨所:一泓清泉润兵心

  ■梁成鑫 解放军报记者 王雁翔 特约通讯员 王梦缘

“先有泉水后有哨”,图为连队驻地附近的东风泉。开吾赛尔摄

  这是一个坐落在北疆戈壁荒原之上,因一泓清泉而得名的哨所。

  苍茫的戈壁深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新疆军区某团“忠诚戍边模范连”——东风泉哨所驻守于此。

  这里飞沙走石、烈日暴晒、方圆百里无人烟。官兵外出巡逻,走出营门便是无人区,手机难有信号、展眼不见绿色、耳边只闻风声。荒凉的戈壁滩上,泉水从何而来?

  进驻戈壁,水是头等大事。几十年前,时任连队副连长主动请缨,带领一队人马骑骆驼找水源。他们跋涉7天7夜,终于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找到几簇红柳,当即抡起铁锹镐头凿开砂石,直至石缝之中涌出清泉。

  泉水奔涌,犹如心头拂过一缕东风。后来,连队整建制搬迁到涌泉之地驻扎。连队也因泉得名:东风泉哨所。几十年岁月更迭,在一泓泉水边,官兵建哨守哨,从第一代营房到第五代营房,守防环境显著变化,戍边卫国的初心在清泉滋润下从未改变。

  如今的东风泉哨所,营门前栽种一片新绿,一如官兵脸上自信而耀眼的笑容。营区后院的沙枣树上,一串串熟透的沙枣仿佛晶莹的红宝石,那是清泉滋润兵心的见证。

  不久前,解放军报记者驱车探哨,采撷戍边故事。请跟随记者,走进哨所官兵的心灵世界,聆听流淌在他们心间的守哨泉音。

  ——编 者

  “不管在哪里坚守,知道为何而奋斗,就没人会觉得苦”

  东风泉边防连,驻守戈壁滩半个多世纪。营区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之中,走进营院,可见第三至第五代营房,从谷底向山坡依山势而建。

  第五代营房坐落在坡顶的空地上:红砖白瓦,玻璃阳光棚,让人眼前一亮。远处的山坡上是第四代营房,至今仍作连队库室使用。

  一级上士岳明明带领记者向戈壁深处走去。这里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连队第二代营房遗址,土坯结构的房屋已经坍塌。狂风卷着砂砾,打在脸上如针扎一般,老营区的一块石壁上,“扎根黑戈壁,忠诚守边防”10个大字艳红如初。

  37岁的岳明明是连队兵龄最长的兵。在他眼中,“像红柳把根扎,像骆驼抗风沙”的连队精神,连同镌刻在石壁上的这几个大字,早已化作流淌在身体中的血脉,滋养着一茬茬官兵扎根荒漠、卫国守边的情怀。

  扎根戈壁,首先要有水源。曾几何时,连队吃水要去几百公里外拉,滴水贵如油。

  为缓解吃水难题,时任副连长王治顺主动请缨外出找水。头天晚上他和战友伴着油灯写下遗书,第二天一早就骑着骆驼出发了。

  走了7天7夜,在行将绝望之际,他们在遥远的戈壁深处,找到几簇红柳。已经断水断粮的王治顺与战友一起抡铁锹,在沙石下挖坑,终于挖出一泓清泉。

  如今,那簇象征生命与希望的红柳更加茂盛,像搬迁到这里的连队官兵一样,顽强地在荒漠中扎根。

  当年官兵们挖出的泉眼虽已在10多年前干涸,但上级在附近重新勘探出两口深井。岳明明对记者说:“汩汩的清泉,保障着官兵们的生活用水,也传承着连队的‘魂’。”

  他说话时头往前伸,梗着脖子,记者以为他睡觉时落枕了。他笑说,巡逻时没注意,脖颈晒脱了皮。

  夏天,这里气温高达45℃,地表温度超过70℃,官兵们在戈壁巡逻,全程在烈日下暴晒,稍不留神就会被晒伤。

  但在岳明明眼里,这些伤痛早已不算什么。“柏油路、长明电,通网络、空调房,巡逻乘车与徒步相结合……”他向记者历数连队近年来的新变化,在他看来,连队守防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坚守的日子越过越甜,作为戈壁守哨人,更要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

向国旗宣誓。

  在连队荣誉室,记者还了解到更多“先苦后甜、苦中有甜”的坚守故事。

  那年连队建设新营房,需要开凿陡峭山体,连续招标几次,都因施工条件艰苦无人接标。

  “别人不愿干,咱自己干。”时任连长带领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背着沉重的空压机钻棒,吊在半山腰作业,安全绳在腰部和腿部勒出道道血痕……一年后,一座多功能营房建成了。

  岳明明入伍之初,赶上连队安装新光缆。他和战友早出晚归,在坚硬的戈壁滩上挖光缆沟,奋战多日,裸露的皮肤被晒脱了皮。最难啃的“硬骨头”地段,他们握着镐头和铁锤钢钎使劲抡,双手虎口被“震麻”,吃饭时手都握不住筷子。

  还有一次,上级组织考核。5公里武装越野展开期间,沙尘暴来了,5米之外看不清人影,考核结束时,几个连队难分胜负。“再来!咱们再比一次。”时任连长不服输、提出倡议,全连战友跃跃欲试、纷纷响应。

  新一轮比赛开启,他们以绝对优势摘下桂冠。兄弟单位纷纷为他们的顽强与团结竖起大拇指。那一刻,全连战友喜极而泣。

  “不管在哪里坚守,知道为何而奋斗,就没人会觉得苦。”岳明明说,带领战友们夺冠的连长入伍就在东风泉哨所,考学提干后主动申请回到这里。尽管驻守戈壁条件艰苦,许多守哨官兵却把根扎在了这里,因为在这里,大家守得问心无愧,守出了军人本色。

  “人跟树一样,把根扎深扎实,才能向上生长”

  连队后院有几棵沙枣树。从记者的房间向窗外望去,有两棵树并排而立,都有碗口粗,红艳艳的沙枣挂在枝叶间。

一位排长在“夫妻树”前讲述连队光荣传统故事。开吾赛尔摄

  这是一对“夫妻树”。过去连队没通信信号,也没长明电和柏油路,官兵探亲休假归队从酒泉倒三趟车,连队再派车去上百公里外接站,在茫茫戈壁辗转两三天才能抵达连队。

  因为偏远艰苦,连队官兵不愿让妻子来队探亲。那年春天,老兵惠伟平的妻子瞒着他来到东风泉。站在丈夫亲手栽种的沙枣树下,她流着泪表示,也要种下一棵树。要让两棵树相依相伴,一起卫国守防。

  在这个连队,这样的坚守故事不胜枚举。一级上士罗劼曾有一位同乡战友,刚入伍来到戈壁滩便伤心流泪:“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滩怎么过?”

  罗劼劝慰他,再咬牙坚持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谁知服役期满,那一茬同年兵中有三分之二想留队,因为选晋军士名额有限,最终留下的人不多。那位同乡不得已离队,那天,他哭得像个孩子。

  在罗劼看来,这位同乡的两次流泪,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境,也见证着一名战士内心的成长。

  “晚上站哨,四周漆黑,连队的灯光就是戈壁滩上唯一的光亮。”刚到连队时,罗劼也曾失落迷茫。当过兵的父亲在电话里开导他:“人跟树一样,把根扎深扎实,才能向上生长。”

  种树,对于连队来说是件大事。全连平均每年种下一两百棵树,来年却只有十几棵存活。怀着对绿色的渴望,官兵想尽一切办法把树种活。

  连队门前栽种一排树,官兵告诉记者,每棵树下都有一个石槽,石槽底部连着树坑。他们定期将石槽灌满水,如同地漏一般,不间断向树根供水。

  罗劼当兵14年,到现在只种活几棵榆树。“我们不气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年年种。”罗劼的眼神闪亮,似乎在告诉记者,种树就是种希望。

  “这棵沙枣树是我种的,我呵护它就像呵护我的眼睛。”战士任壮修告诉记者,这棵树是他的扎根树,凝结着他的辛勤汗水。

  任壮修来自山东青岛,家境殷实,入伍前花钱大手大脚。父母特意让他参军入伍,到部队接受锻炼。

  初到连队,任壮修心里“别”着一股劲儿,找各种理由逃避训练,一心盼着退伍那一天。

  跟着战友走上巡逻路,任壮修渐渐被战友的奉献担当精神所感染。就像戈壁滩上的红柳在“经霜吐红”之后茁壮成长,半年后的他,样样工作冲在前面,也渐渐找到自信,开始思考怎样的青春才有价值。

  那天给树浇完水后,任壮修前去换哨。一路走,他一路和记者回忆:去年3月,自己顺利选晋下士,给母亲打电话报告喜讯,母亲一听却哭了,她不放心儿子继续戍边。

  任壮修在电话中对母亲说,好多战友想留队,却因名额有限未能如愿,几个同年兵离队时反复叮嘱他替自己守防,他还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有继续坚守,才能不负身后一双双热切的目光。”

  “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就是最好的青春”

  营院门外的“巴掌田”中,一簇簇枸杞长势喜人。

  连队张连长说,枸杞种子是宁夏籍战士马飞虎带回来的。

  那年军校毕业,张连长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工作,分配到某连任排长。几年后调任连队主官,他又主动申请到东风泉哨所任连长。

官兵巡守边防线。开吾赛尔摄

  巡逻路烈日如火,经常狂风骤起,官兵在戈壁荒山无处藏身,张连长同官兵们商议后,决定在巡逻路上重要点位建几个掩体,既可做潜伏观察点,巡逻途中突遇恶劣天气也可暂时躲避。

  于是,他和战士们巡逻时,沉重的装具和背囊上,又多了钢钎、铁锹、锤子和十字镐。4个多月时间,他们在坚硬的山头凿出6个掩体,仅十字镐就挖坏25把。为了让掩体更坚固耐用,他们特意把盖掩体顶棚的粗木用沥青泡过,以增强防腐性。

  “也许在别人眼里,这里是荒凉的,但我们不觉得,因为这里是我们守卫的家。是家,就要主动开展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张连长说。

  营区对面山脚下,有一片辽阔斜坡。张连长思忖了很久,向营里汇报想法:将斜坡铲平,为连队建设一个多功能综合训练场。

  营里派出施工机械支持,但山坡铲平后,大量工作需要人工完成。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全连官兵顶着烈日风沙,平场地、建障碍场,一点点完成了所有建设。

  “你把官兵当家人,官兵就把连队当家建。”在东风泉哨所,每一名老兵都怀有对连队质朴而真挚的情感。

妻儿来队探亲,岳明明一家三口来到界碑前。开吾赛尔摄

  几年前,岳明明的父亲在整修老家房屋时不慎摔伤,他的弟弟在外地求学,家人都希望他脱下军装,回乡挑起家庭重担。

  当时岳明明即将服役期满,面对进退走留,他爬上一座入伍之初就喜欢独处的山头,坐在山石上反复思量。

  一个声音对他说:“连队人才青黄不接,我这个老兵怎能离得开?”

  另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回响:“在边防扎根12年,我曾摘金夺银,也曾立功受奖,还当上了班长,青春没有虚度,是该回亲人身边尽孝了……”

  然而,还没等他向连队吐露心声,连长的一句“连队需要你,请你留下来”,马上让他改变了主意,坚持初心,留在连队。

  几年后,岳明明一级上士服役期满,当他再次征求家人的意见时,竟意外得到家人的支持:“既然离不开,全家一起支持你!”

  岳明明悬着的心放下了。他在写给党支部的思想汇报中真诚地说道:“只要连队需要,我愿一直守着边防线!”

杜坤坐在山坡上眺望远方。开吾赛尔摄

  “如果不来这里,我这辈子都体会不到界碑在军人心中的分量。”中士杜坤说。

  杜坤是昆明医学院临床口腔专业的本科生。他参军的想法很单纯,先圆了军旅梦,回去再续当口腔医生的梦。

  学完报务专业来到东风泉,第一次接水刷牙,水里一股咸涩味,他以为自己杯子没洗干净。班长看着他呵呵笑:“这水已经净化过了。”

  流鼻血、拉肚子,在身体因水土不服饱受折磨时,战友的关怀与温暖,为他的心灵打开另一扇窗:“我从3000多公里之外的昆明来这里,不是来被人照顾的,战友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我要和大家一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边防军人。”

  “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就是最好的青春。”明白了这个道理,杜坤每天精神抖擞,他笑着对记者说:“如果天气晴好,这里的蓝天白云、璀璨星空,跟我的家乡一样美。”

  前年义务兵服役期满,家人和同学担心他荒废了专业学习,打电话劝他退伍。杜坤还是选择留队选晋中士。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 加沙:返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