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推动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10-10 08:22

  推动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洪向华 夏雪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英雄辈出的壮丽史诗绵延不绝。从抵御外侮到建设新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奋进新时代,历史和实践反复昭示,中国人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人民,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与激励。新征程上,我们要推动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让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脉、激荡时代强音,汇聚起勇毅前行的磅礴伟力,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一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无数英雄模范以热血与奉献铸就丰碑,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成为砥砺我们拼搏奋进的力量源泉。

  英雄是挺立民族脊梁的精神标杆。一个民族的存续,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滋养,更依赖精神力量的支撑。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英雄如璀璨星辰,他们以信念为炬,以行动为笔,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熔铸于生命实践中,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从古至今,英雄们用生命践行的信念,早已超越个体事迹本身,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英雄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卓越的贡献和非凡的功勋,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们舍生取义对抗强敌。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孤身与日伪军周旋数昼夜后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将敌人引上绝路后毅然跳下悬崖。和平建设时期,英雄们默默奉献,于平凡中铸就伟大。隐姓埋名投身氢弹研究的“两弹一星”元勋于敏、20多年如一日潜心建造“中国天眼”的南仁东、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苦心探索并成功提取青蒿素的屠呦呦……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英雄模范们始终以行动回应时代召唤,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关键力量。

  英雄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平凡楷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源于人民,他们没有天生的光环,却在时代需要时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担当。革命战争年代以来,约2000万名烈士为家国存续献出生命,他们中多数是普通战士、群众,用鲜血铺就了民族独立之路,也有无数建设者在岗位上默默耕耘,以汗水浇灌出国家发展的硕果。英雄的伟大,不在于是否拥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将个体价值融入国家命运与人民福祉,用平凡的坚守书写不凡的人生,印证着“英雄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

  二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在时代的潮流中奋勇向前。从历史长河到当代实践,以爱国、奋斗、奉献、担当为内核的英雄精神,在危难时凝聚人心,在奋进中鼓舞斗志,成为支撑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爱国是英雄精神的鲜明标识。作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为英雄精神注入了不朽内核,成为其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无论时代语境如何变迁,爱国精神“将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深度绑定”的本质从未改变。新时代倡导“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正是爱国精神的具象延伸,让英雄精神始终锚定“为国为民”的价值原点,确保其精神内核不褪色、不偏移,成为贯穿所有英雄行为的精神主线。

  奋斗是英雄精神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奋斗与发展的内在关联。从战争年代突破危局的艰辛求索,到和平时期开拓创新的实践探索,奋斗始终是将英雄精神的势能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际力量。正因为有奋斗精神的强大牵引,我们才有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有了“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深情告白,有了“平视世界”的从容自信,有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战略定力。

  奉献是英雄精神的集中体现。奉献是英雄精神跨越时空的核心特质,它并非特定群体的专属选择,而是扎根于社会共识的精神追求,始终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根本遵循,超越了个人得失的局限。无论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还是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奉献精神都在塑造“为集体、为民族、为国家”的价值共识。这种超越个体私利的价值追求,赋予英雄精神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

  担当是英雄精神的时代要求。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英雄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其始终与时代使命同频共振。古往今来,凡是卓有建树者,无不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知重负重者。焦裕禄面对兰考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即便身患重病,也要“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黄大发历时30余年带领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扶贫干部邱军,在生命最后时刻写下“明年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的嘱托……英雄精神已融入各领域的日常实践,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新征程上,我们要把英雄精神传承好弘扬好,推动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关爱表彰,筑牢尊崇英雄的社会基石。关爱英雄,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的真诚认可与崇高敬意。英雄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理应得到社会的温暖回馈。要建立健全关爱英雄机制,明确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待遇,解决英雄及其家属在生活、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要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让英雄事迹家喻户晓,让英雄精神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尊崇英雄的浓厚氛围。

  深学笃行,弘扬英雄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英雄是民族脊梁、时代先锋,是激励人民团结奋进的榜样力量。学习英雄事迹,需深挖其精神内核。英雄事迹承载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无畏的牺牲奉献,是英雄精神的生动诠释。要学习英雄的奋斗历程与感人事迹,感悟他们在艰难险阻面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深刻领会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纪国法,恪守清正廉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只有将英雄精神从“感动”化为“行动”,从“知晓”变为“践行”,才能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爱岗敬业,在争做英雄中成就非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与英雄人物,而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便是不平凡。争做英雄,要胸怀强国之志。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争做英雄,要锤炼强国之能。能力本领是成就事业的基石,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向书本学习厚植理论和专业素养,又向实践学习砥砺意志品格。争做英雄,要勇建强国之功。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无论身在何种工作岗位,只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出精彩,把每一项工作都干到极致,就一定能在平凡岗位上成就非凡。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