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座舱里的“祖国颂”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9-30 11:00

  军营观察丨座舱里的“祖国颂”

  赵第宇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张雷

  9月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图为歼-20飞行员在完成表演后向观众挥手致意。胡尔根摄

  北国金秋,碧空如洗。兴致勃勃的人们从大江南北赶到吉林长春,与人民空军共赴一场“蓝天之约”。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现场,战机威武列阵,《我爱祖国的蓝天》旋律响彻云天。

  时隔多年,空军某部飞行员吴浩然,再次回到这片托举他飞行梦想启航的土地。驾驶国产新型战机翱翔蓝天,他用云端英姿践行“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铿锵誓言。

  起飞,拉升,盘旋,俯冲……座舱里的吴浩然早已和战鹰融为一体。操纵中,他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脏正与战鹰之心一起搏动。

  战机的巨大轰鸣声,淹没了观礼台上的欢呼雀跃。隔着座舱玻璃临空一瞥,虽然看不清密密麻麻人群中具体的面孔,吴浩然却清晰感受到那排山倒海的热浪——那是人民托举的澎湃力量。

  此时此刻,不仅是吴浩然劲舞苍穹,祖国广袤的领空之上,有许许多多“吴浩然”正翱翔蓝天、卫我长空。

  他们锐利的目光穿透风挡,超越经纬,瞭望着无垠空疆。他们深沉的热爱,不常挂于嘴边,却倾注于每一次坚定的起飞、精准的操作、凌厉的搏杀之中。

  大地丰收,国安家好。座舱之中,蓝天骄子将赤子之情化作“硬核”守护,用万里长空的和平安宁,祝福祖国母亲!

  “我替你们飞过天安门,替你们看看这大好河山”

  时光无言,见证伟大;天空无痕,铭记荣光。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空中梯队29型、百余架国产新型战机大机群密集编队,以模块化、体系化编成飞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气势如虹,震撼苍穹。

  这是新时代强军事业伟大建设成就的集中体现,更是人民军队慑阻强敌、制胜空天的强大底气。

  然而,历史并不遥远。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当时的人民空军还未组建,东拼西凑组成17架飞机的受阅阵容。周恩来同志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一句真实又无奈的“飞两遍”,道出当年刚刚起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窘境。

  当年,用重飞弥补差距;如今,用实力守护誓言。

  运油-20机长谭红梅驾驶“鲲鹏”呼啸而来,飞过天安门广场。直播镜头里,座舱中的谭红梅神情专注,目光坚定,而她的内心早已热血沸腾。

  “我想对先辈们说,您看到了吗?今天,我们战机足够多、足够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我替你们飞过天安门,替你们看看这大好河山!”

  飞过天安门那短短十几秒,身处座舱的谭红梅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卢沟桥上的枪声,南京街头的哀嚎,黄河的怒吼,胜利的欢笑……

  “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锤炼打赢能力,确保一声令下,顶得上、打得赢!”完成受阅任务,谭红梅与战友回到部队后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准备下一阶段的演习演练任务;见缝插针地讲好阅兵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召更多有志青年加入蓝天方阵。

  “这盛世,如你所愿。”这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缅怀,而是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承诺。

  “在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打得赢,沿着英雄的足迹,不断冲锋!”空降兵某部受阅官兵归队后,连队召集全体官兵整齐列队,在孙占元烈士铜像前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孙占元铜像前的托盘上,放着一双崭新的皮鞋。

  这双与受阅官兵一起光荣接受检阅的皮鞋,承载着一份跨越73年的热切渴望。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一场恶仗之前,战壕里的志愿军排长孙占元与战友畅想胜利后的情形:“我啊,等胜利了,就买双皮鞋,到天安门照个相。”

  残酷的战斗中,被炸断双腿的孙占元忍着剧痛,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今年,该部26名受阅官兵喊响“替老排长圆梦、为老排长争光”的口号,斗志昂扬,踏上阅兵场。

  9月3日上午,这双承载着孙占元未了心愿的皮鞋,被静静放在空降突击方队的战车里,和官兵一起光荣受阅。

  面对孙占元的铜像,受阅队员于凤林报告:“老排长,您看看这双新皮鞋,我们带着它走过了天安门,请您安心!”

  聆听英雄的故事,高喊铿锵的誓言……连队官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灵共振。

  国庆前夕,该连全体官兵安全顺利完成年度跳伞课目,实战能力有效提升。

  伞兵列队登机,随战鹰腾空而起。伞花朵朵,凌空绽放。这图景,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夜航下的万家灯火,是心尖最暖的光”

  苍穹之上,云海之下,有些风景只存在于俯瞰的视角中。

  当人间灯火如星辰般在暮色中亮起,点连成线,线连成片,串联起一片璀璨……那样的壮阔与震撼,没有人比飞行员感受更真切,也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守护这份温暖与安宁的付出。

  有些守护,是时刻准备——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95后飞行员田静驾驶战鹰光荣受阅。她那一句“如果敢来挑衅,那你就来试试”的霸气喊话,迅速走红网络,引得广大网友点赞: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巾帼不让须眉,安全感满满……

  初见田静,她那刚毅的眼神和阳光的笑容,令记者印象深刻。她携带的军绿色包袋上,贴满了历次重大演训任务的纪念标识。在记者的追问下,她饶有兴致地回顾起自己的战斗航迹。

  “我喜欢有挑战的生活,希望成为一个冲到前面去的战斗角色。我知道,这有很大风险,但总有些人要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我可以是这些人。”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铿锵。耿直的四川妹子田静,把“去发光而不是被照亮”设为微信签名,满腔热忱地把如山重任主动挑在肩头。

  谈到飞行,田静说她最爱的是夜航:“脚下的万家灯火给我一种特别祥和宁静的感觉。”

  最触动人心的,还有那份超越生死的坦然。“哪怕我现在牺牲了,没办法再去看这万家灯火了,也会有其他飞行员替我去看。”记者从她朴素而真挚的话语中,听到了勇敢。

  请相信,当暮色降临,在九天之上,总有一双双年轻而锐利的眼睛,正警惕地穿透云层,时刻准备战斗,守护长空安宁。

  有些守护,是挺身而出——

  20041,本是一串普通的数字。当这串数字成为空军某部列装的运-20飞机编号时,便显得与众不同。

  2020年初,人民空军一天之内出动11架运输机,将医护人员和物资运抵武汉,编号20041的飞机就在其列。

  空中机械师孔舰钊至今仍保存着一张宝贵的机票。对这张特殊机票上的各种元素,他如数家珍:“日期,是启程日到抗疫胜利日;乘机人,是白衣天使的姓名;航程,是家到疫区。这是一张往返机票,寓意是我们终将胜利,平安回家!”

  孔舰钊的妻子是一名医务人员,当时也在武汉抗疫。机长得知情况后,特意安排他进行机内广播。

  望着机舱里的白衣卫士们,孔舰钊铿锵有力地说道:“我深深地感到,此刻我和她、和你们在一起并肩战斗。当那一天来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随后,机舱内响起《当那一天来临》的歌声:“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所有人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

  “我最喜欢看机翼下的万家灯火,每家都有一盏温暖的灯亮着。”孔舰钊感慨地说,“那天,我们飞了3个架次,落地时已经是凌晨。透过舷窗看到机翼下密密麻麻的光点,像撒在黑丝绒上的星星。我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有些守护,是舍生忘死——

  “‘跨江50’,‘凯旋’四机长空列阵,奉命为您护航,向英烈致敬!”

  “‘跨江50’收到,‘凯旋’四机护卫同行!”

  “先烈拼尽热血、保家卫国。今天,请您听一听我们的‘威龙’呼啸,看一看咱们的锦绣山河!”

  “此刻,我们与英雄同在,担当使命、护我中华!”

  9月12日,辽宁沈阳。在4架歼-20战机的护卫下,运-20飞机接运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长空浩荡,英魂永存。进入国境,飞行员们饱含深情的对话通过直播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

  去时丹心一片,归来映照汗青。接运烈士遗骸的运输机和战斗机分别使用“跨江50”与“凯旋”呼号,纪念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历史。

  特殊的呼号,蕴含着人民空军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更是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

  从当年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先辈,到新时代守卫祖国的万千将士,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的赤胆忠诚代代传承!

  “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到过的区域”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你已进入中国防空识别区,通报你的国际识别码和飞行目的。”

  这天,不明身份的外军飞机闯入我东海防空识别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队”飞行员紧急升空应对。

  “身后是祖国领空,我们决不后退。”面对外军飞机的不断挑衅,飞行员杨俊成和战友们凭着过硬技战术水平,始终占据有利态势,与其展开激烈较量,最终将其逼退。

  “过去,我们的战机航程短、雷达弱。”某部空情指挥员王鹏讲起一段往事:一架轰-6K在远洋训练时曾遭遇外机抵近侦察。当时,战机没有护航,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与外机周旋。

  随着人民空军换羽升级,以歼-20、运-20为代表的新机新装批量入列,以无人作战、特种力量为代表的新质能力加速生成,人民空军“拳更硬”“翼更长”“剑更利”。

  战机座舱外,陌生的风景越来越多,新时代的人民空军飞行员“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到过的区域”。

  祖国为我佩利剑,利剑因我显锋芒。武器装备的换代升级并不能带来战斗力水平的自然提升。要想发挥装备最大效能,必须“思维升级”“人才迭代”。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陈思麒作为所在部队首批改装运-20飞机的年轻飞行员,驾驶“鲲鹏”飞过大江南北、飞越远海大洋,航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航迹不断延伸,陈思麒愈发认识到,大型战略运输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必须进一步释放装备的战略能力。”完成改装、成为机长后,陈思麒感到,装备性能的提升需要伴随思维理念的变革,换装的同时更要“换脑”。

  演训中,陈思麒带领运投小组实现需求提报标准化、任务规划流程化,同时梳理出更加高效的实时指控网络。凭借优异表现,他所在团队被空军授予“首创奖”。

  从一线飞行员到指挥筹划者,从驾驶战机远航到指挥机群机动……以陈思麒为代表的年轻飞行员紧跟人民空军战略转型步伐,不断升级能力、开拓创新,勇当改革转型先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开幕式上,空军军乐团指挥马铭指挥乐队配合千余名空军飞行学员,演唱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蓝天金曲”。

  指挥台上,马铭目光如炬,黝黑的脸庞挂满细密的汗珠。旋律响起,朝气蓬勃的“雏鹰”们齐声唱响蓝天梦想,展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

  对马铭来说,对国与家的情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乐曲演奏中不断积累升华的。不久前,他刚刚带领乐团成员圆满完成阅兵演奏任务。

  提及当时的盛况,马铭兴奋不已:“虽然经历了多次彩排,但受阅当天,当移动的钢铁长城从我们面前通过,雄壮的歌声从我们身后传来,现场观众的欢呼此起彼伏,我还是难以抑制地激动落泪。”

  在马铭的演出生涯中,这样的感动还有很多。那年珠海航展,一场“快闪”活动中,马铭带领乐团奏响《歌唱祖国》。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现场观众纷纷驻足哼唱,人群越聚越多,声浪越来越大,歌声越来越雄壮。一曲歌罢,“祖国万岁”“人民军队万岁”的欢呼声,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一起跟唱的,有穿着迷彩服的小娃娃、系着红领巾的学生、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当五湖四海的口音汇聚在一起,集合成同一个声浪,家国情、军民情久久激荡。

  当欢歌渐渐融入天际,人们的目光也随之投向更高远的蔚蓝。

  那年,空军派出两架轰-6K战机飞越宫古海峡、过巴士海峡,到达宝岛台湾东面。

  高空万里,山河入怀。从舱内电子航图上,飞行员陈亮看到宝岛紧紧依偎在祖国母亲的身旁;舱外,宝岛中央山脉隐约可见。

  巡航途中,当飞到某一特定区域时,陈亮突然收到报告,距离编队不远处,有两架不明飞机正在靠近。他果断下令“保持好战斗队形”,同时警告对方:“我正在进行例行性训练,不要干扰我的行动!”

  对方来者不善,不断抵近,最近时仅在我右机翼下方30米左右,稍有不慎极可能造成空中擦碰,非常危险。

  对峙状态大约持续了40分钟。陈亮回忆说:“当时我们就想着,高度1米不变、航向1度不偏,继续执行任务,巡航宝岛!”

  任务结束后,国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空军战机“绕岛巡航”表示:任何人、任何势力不要低估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坚强能力。

  听从祖国和人民召唤,越是艰险越向前。不久后,空军再次实现绕岛巡航模式的新突破:多架轰-6K战机分别从宝岛南北两端同时双向飞行,预警机和歼击机前出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区域实施指挥控制和伴随掩护。

  陈亮带队参加了双向绕岛巡航。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从电子航图上看,战机分别从宝岛南北两端同时双向飞行,犹如母亲张开双臂拥抱自己的孩子。

  宝岛在我怀中,祖国在我心中。浓烈的家国情,在陈亮内心升腾。这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硬汉,在机舱中不自觉地吟唱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旋律。

  “我们的翅膀更硬,祖国的腰杆就更直!”此后,每每有飞行员执行绕岛巡航任务,陈亮都会为他们加油打气。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运-20机翼上的航行灯在暗夜中闪烁。透过座舱玻璃,中国空军飞行员的视野中,是一片饱经战乱摧残的土地。

  9月初,空军2架运-20飞机搭载着中国政府向阿富汗提供的首批地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物资,稳稳降落在阿富汗喀布尔国际机场的跑道上。

  从获取灾情信息到完成物资调配,再到运输机编队起飞,整个过程显示出了高效的行动力。这不仅体现出“中国速度”,更彰显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这些年,“鲲鹏”飞过亚非拉,将抗疫物资、人道主义援助送到世界各地。在老挝,它为当地送去疫苗;在尼泊尔,它帮助灾区运送救援物资;在汤加,它为火山灾害后的民众送去希望……

  运-20飞行员袁博告诉记者,他曾多次执行国际援助任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向非洲某国运送药品。

  “飞机落地时,我从机舱里看到,当地民众穿着传统服饰,举着中国国旗,在机场上跳着舞欢迎我们。”那一刻,袁博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名飞行员,更是一名和平使者。

  驭长剑以卫疆土,揽风月而瞰九天。在刚刚结束的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除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外,歼-20四机编队、轰-6双机编队、运油-20A和歼-16双机加油编队低空通场,歼-20单机静态展示震撼全场……

  这不仅仅是一场展示,更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空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放。

  蓝天上的一道道胜利航迹,是一代代空军官兵从心底飞出的“祖国颂”,它唱着先烈的夙愿,唱着人民的期盼,唱着人民军队奔向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壮志豪情,唱着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