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捍卫英烈,以法律之名 ——安徽军地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开展英烈保护工作一瞥
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前夕,安徽省肥东县石塘镇一所小学师生来到该县王铁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缅怀祭奠活动。
“曾经,纪念碑风化严重,年久失修,后来,军地检察机关督促职能部门进行修葺整治,如今面貌一新。”带队老师介绍。
这是安徽军地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用公益诉讼形式开展英烈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合肥军事检察院联合安徽省三级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灵活运用诉前磋商、公开听证、检察建议等多种方式,形成英烈保护工作合力。
迁一处坟,让英烈忠魂安归净土
【典型案例】安徽省濉溪县,曾经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许多革命先烈长眠于此。在濉溪县铁佛镇梁楼村的一处田野间立着3座孤坟,埋葬的是淮海战役中牺牲的3名无名烈士,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籍贯、生平。
数十年来,每逢清明、春节,当地村民都会自发前来祭奠、清扫。但寒来暑往、风侵雨蚀,碑体受损严重。
2024年5月,接到线索后,濉溪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军地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通报合肥军事检察院,军地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启动调查程序,并召集职能部门展开磋商,督促将3名烈士遗骸尽早迁入烈士陵园集中安葬。
“如何确认3名墓主的革命烈士身份,是迁坟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办案检察官介绍,为此,军地检察机关会同职能部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广泛走访村民,制作20余份询问笔录,并邀请党史专家召开论证会,形成了100多页的证据材料,最终确定墓主的烈士身份。
2024年10月28日,在当地村民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的见证下,3名烈士的遗骸正式迁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安葬,集中统一保护。
【新闻延伸】岂曰无声、河山即名,魂归净土、山川同念。近年来,推动零散烈士墓集中安葬、让无名烈士“归队”,安徽军地检察机关一直在行动,他们已办理相关案件10余起,推动200余处散葬、无名烈士墓集中安葬或就地修缮维护。
护一处遗址,让英烈事迹历久弥新
【典型案例】蜈蚣山,坐落于安徽省泾县云岭镇汀潭村,距离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仅6公里。1940年,这里发生了惨烈的汀潭阻击战,新四军以牺牲600余人的代价粉碎了日军“扫荡”企图,保护汀潭村免遭敌人屠戮,也在蜈蚣山留下了由70个单兵掩体、2个双兵掩体和10处战壕组成的,总长度近600米的战场遗址。经专家认定,该遗址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
80多年的风雨侵蚀,遗址中的部分战壕及掩体被山土、杂草掩盖,难以辨认,存在毁损、灭失的风险。2024年初,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新四军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急需抢救性保护的建议和提案。
接到线索后,军地检察机关立即介入调查,多次赴现地察看走访。他们了解到,汀潭阻击战在当地百姓中口口相传,村里的一些老人提到这场战斗仍不禁泪目,村民们上山劳作时,会自发清理战壕内杂草,部分参加当年战斗的新四军的后代也多次赴蜈蚣山缅怀先人,大家都对战场遗址保护问题十分关心。
2024年5月8日,军地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村民代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听证会,检察官围绕文物保护法以及遗址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释法说理,最终,与会各方达成一致共识,军地检察机关联合向有关单位制发了检察建议书,督促职能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加强战场遗址保护。
检察建议发出后,军地检察机关积极跟进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打出了一套“抢救性修复+常态化维护+保护性开发”的组合拳,战场遗址焕发新颜。
截至发稿前,好消息再次传来,“汀潭阻击战战场遗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征求意见建议阶段,若申请成功,遗址就有了专项保护资金。
【新闻延伸】每一段英雄事迹都不应该被忘却,每一位烈士名字都值得被传扬。2021年以来,在安徽军地检察机关的携手努力下,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英烈事迹被充分挖掘并广泛传播。在长丰,检察机关通过府检联动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开展红色资源认定工作,重现“淮西独立团”的英勇事迹;在铜陵,检察机关督促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宣讲新四军第三支队老五团的光辉历史,擦亮“永不磨灭的番号”……
修一座墓,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
【典型案例】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海口小学内的一座烈士墓,牵出一段70余年前的鱼水情深故事。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为了引开敌机掩护主力部队顺利渡江,解放军某连连长和4名战士在海口镇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百姓们自发收集烈士们的遗物遗骸,将他们就地安葬,立下渡江战役烈士墓碑。海口小学筹建时,为缅怀先烈,将校址选在了烈士墓旁。
军地检察机关现场勘察时发现,渡江烈士墓墓冢因长期遭雨水侵蚀,红砖裸露在外,墓碑文字模糊褪色……
“渡江烈士墓凝结着当地百姓深深的爱军拥军情怀,是特殊的红色地标,是开展党史军史教育的鲜活教材,必须尽快修缮。”办案检察官表示。
为凝聚保护合力,军地检察机关组织职能部门、学校代表、村民代表召开听证会,会上,海口小学校长动情地讲述这些年来,他多方奔走呼吁修缮烈士墓的经历,令与会人员动容。
“在开学前把烈士墓修缮好”“让孩子们上好新学期第一堂红色教育课”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会后,一系列保护利用措施接踵出台,半个月后,职能部门筹集修缮资金,对烈士墓进行了抢救性维护;半年后,当地政府拨付专项资金整体修缮,将其打造成安庆市革命文物纪念活动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原本沉寂在校园一隅的渡江烈士墓已成为安庆市的著名红色地标,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缅怀先烈。
9月上旬,海口小学校长给合肥军事检察院检察官发来了一组图片:修葺一新的渡江烈士墓前,小学生们胸戴鲜艳的红领巾,祭奠英雄、重温入队誓词……
【新闻延伸】安徽军地检察机关在办理相关案件时,注重挖掘英烈精神内涵,发挥英烈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案件办理为抓手,锲而不舍跟进整改,多方聚力深挖潜能,向社会传递了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鲜明导向。(何南杰、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