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5日下午,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福建舰是否即将交接入列,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表示,福建舰试验训练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张晓刚说,近日歼-15T、歼-35和空警-600舰载机在福建舰上成功实施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在我国航母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外,有分析认为,福建舰入列后打击范围覆盖第二岛链,必然改变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美国一些人认为福建舰将威胁美军在第一岛链的部署,以及美台军事战略部署。对此,张晓刚回应说,我们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发展武器装备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军事专家张军社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型舰载机弹射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在远离本土的海域,更持久、更高效地实施制空和制海作战,从而完成更远距离的防御作战任务,更是整个作战体系的革新,使航母编队真正实现看得远、打得准、打得狠的综合作战能力。
同时,外媒开始关注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对此,张晓刚表示,不掌握具体情况。但他强调,“我们始终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和装备技术发展,推进航母建设。”
张军社表示,根据航母作战运用规律,就一般情况而言,三艘航母是基本的配置模式,即一艘负责战备执勤,一艘开展训练,另一艘进行维修保养。“然而,考虑到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以及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应该确保在各个战略方向都能有一艘航母执行任务,使航母运用更加灵活高效。”张军社表示。
此外,张军社认为,按照航母大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未来弹射型与核动力应该是发展方向。
张军社进一步分析说,航母作战模式也将不断创新,未来无人机与有人作战飞机协同作战是一个重要方向,以便进一步提升航母编队的作战效能与战场适应性,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与海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