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警钟长鸣心间
——沈阳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见闻
■解放军报记者 毕笑天 特约记者 荣俊运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
秋日的阳光穿过薄云,洒在残历碑广场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石碑上的时间凝固在1931年9月18日,碑面上的弹痕无声诉说着94年前的那段屈辱史。
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摄
8时左右,社会各界群众陆续来到残历碑前。胸前挂着勋章的参战老兵、身着戎装的现役官兵、系着红领巾的学生等整齐列队,站在广场中央。队伍南侧,“警世钟”巍然高悬,其上“勿忘国耻”4个大字格外醒目。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炮轰沈阳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硝烟散尽,国殇难忘。
9时许,仪式开始,全体人员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9时18分,14名社会各界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回荡在空中,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声声入心。
倾听着钟声,96岁高龄的老战士程茂友脑海中不断闪现与战友并肩战斗的情景。这些天,他先后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阅兵观礼、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等。“九一八事变过去94年了,我们不能忘记这惨痛的历史教训,一定要居安思危。要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要团结起来,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程茂友说。
警报声划破天际,鸣响3分钟。街道上的汽车纷纷停下,鸣笛示警,行人驻足肃立。自1995年以来,每年9月18日准时响起的警报声,已成为沈阳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白山黑水齐出动,复兴我中华……”残历碑广场上,80名青年学生铿锵有力的朗诵声,让《送战友编歌壮行保国家》《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滨江抒怀》三首分别由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当年写下的诗词,响彻博物馆上空。
仪式结束后,很多群众走进博物馆参观。他们中有开展现地教育的官兵,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有结伴而来的大学生,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大家透过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了解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看着博物馆内的展陈,“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政治指导员栗新朝感慨不已。“不忘历史,才能书写新的历史。我和战友一定从英雄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扎根岗位强本领,为强国强军事业贡献力量。”栗新朝表示。
(解放军报沈阳9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