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香山视界·高端对话”现场。本报记者 张 雷摄
金秋九月,相约北京,共襄盛会。
9月17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内,嘉宾云集。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代意义”和“联合国80周年:变局中前行”两场高端对话同步展开,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正式启动,共同发出“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的和音。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本届论坛,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回望那段历史,当法西斯的阴霾最先在东方蔓延,是中国率先点燃抗击侵略的烽火。14年浴血奋战,超过3500万人伤亡,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构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砥柱。
在高端对话中,中国二战史学会名誉会长胡德坤表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是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换来的。14年间,中国军民牢牢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极大地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
“中国这次九三阅兵非常重要,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至关重要作用。”出席对话的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哈罗德·拉夫表示,二战后,一些西方国家主导了二战叙事,忽视中国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此次论坛的举行,将帮助人们改善认知,形成客观、公正的二战史观。
作为二战胜利成果的集中体现,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撑起战后世界的稳定与繁荣。在此期间,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到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再到积极在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中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已经成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然而,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逆流与暗礁犹存。歪曲历史、霸权阴霾、冷战回潮……种种挑战侵蚀着信任与合作的堤坝。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表示,当前国际秩序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从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全球市场不再稳固,脱钩断链甚嚣尘上,各种冲突时有发生。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越是要铭记历史真相,守护历史正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当今世界仍存在着局部的冲突和战争,加之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领域的问题,给联合国带来了很大挑战。”埃及前外交部部长穆罕穆德·纳比尔·法赫米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联合国大家庭的每个成员国都更积极、更负责任地参与进来。
执大象,天下往。不久前,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指明前进方向。“此前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分别涉及发展、安全和文明,最后实际上是要落到治理层面上来,通过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实现更多预期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说。
在谈到中国军队的贡献时,军事专家何雷表示,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义务,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海上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作为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后的一场重要外交活动,本届北京香山论坛一定能为全球安全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本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各国参会代表畅所欲言、真诚交流,共同探讨全球安全治理之道,为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王敏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