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受阅荣光——参阅部队士兵速写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受阅荣光——参阅部队士兵速写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9-10 09:04

【人物名片】任晓敏,空军某旅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一次。肖玉孟摄

  号手“铁娘子”

  ■曹 建 石雪峰

  9月3日清晨,联合军乐团官兵正在为当日的正式亮相作准备。演奏员任晓敏在队伍里,一遍遍检查乐器,反复擦拭号嘴和按键。乐器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光泽,映照着她专注的神情。

  她手中的乐器叫上低音号,在铜管乐器中不算轻,重量约4公斤。长时间托举上低音号演奏,需要较强的体力和耐力。但这并没有难倒作为特战女兵的任晓敏。

  任晓敏第一次接触上低音号,是在10年前。那年,她刚入伍不久就参加了基层业余军乐队。挑选乐器时,任晓敏选择了上低音号。她笑着告诉我们:“当时看那个乐器没有人选,我就去试了试,结果一下就吹响了,于是就选择了它。”

  在后续演奏训练中,任晓敏十分投入。她逐渐爱上这个乐器,也喜欢用它演奏那首耳熟能详、旋律优美的曲子——《我爱祖国的蓝天》。

  “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演奏时,任晓敏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名飞行员,驾驶战鹰、翱翔蓝天。那是她曾经的梦想。高中时,她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但在选拔考核中遗憾落了榜。

  入伍后第4年,任晓敏等来了另一种“翱翔蓝天”的机会。她看到选拔专职跳伞员的通知,第一时间报了名。她说:“那次选择,我是认真考虑过的。”

  都说跳伞是勇敢者的运动,任晓敏对此深有体会。在离地千余米的空中,风像刀片一样刮得她脸颊生疼。那是她第一次跳伞。盯着下方翻滚的云层,她的心跳骤然提速。深吸一口气后,她勇敢地向前跃出。

  穿过一层薄云,大地的容貌在她眼中逐渐清晰。她来不及欣赏,到了一定高度,顺利打开了降落伞,瞬间感到如释重负。她望向远处,连绵的山脉和蜿蜒的河流,交织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那一刻,她难掩激动。没能当上飞行员,这也算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

  “每一次爬坡过坎,都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次年,上级组建女子特战小组,任晓敏又主动报了名。经过几年锤炼,在攀爬、格斗、潜水、射击等项目上,她逐渐崭露头角,并在空军组织的一次狙击手集训考核中获得第二名。

  今年,任晓敏来到联合军乐团集训点,再次拿起熟悉的“老朋友”——上低音号。由于长时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老朋友”也不像以前那样熟悉了。肌肉记忆里仅存的那一点熟悉感,还被老师判定为指法错误,任晓敏几乎从零开始学。

  这位在特战队被战友们称为“铁娘子”的女兵,把一首首曲目当作训练场上的高墙,一次爬不过就爬两次,咬住那些不熟练的地方反复练习。看她每天拼命的样子,联合军乐团里的战友们也开始叫她“铁娘子”。

  在所有演奏曲目中,任晓敏最喜欢的依旧是那首《我爱祖国的蓝天》。当乐曲旋律响起,她脑海里浮现的不再是梦想中的画面,而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绽放伞花、拥抱蓝天。

  阅兵当日,伴着联合军乐团演奏的这首乐曲,一架架战机飞过天安门。任晓敏不敢抬头看,只专注于演奏。那隆隆的飞机轰鸣声,不禁让她热泪盈眶。这旋律,伴随着人民空军的加速发展,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蜕变。

  眼前,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一座座移动的“钢铁长城”气势如虹,观礼台上的人们热情欢呼。她说:“这是我在成长路上见过的最美风景。”

【人物名片】陈卓,第八十二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一次,三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王焕斌摄

  排头兵之争

  ■解放军报记者 李庆桐 特约通讯员 刘小云

  “势如破竹!”“到!”“出列!”战旗方队组织训练时,教练员点名让陈卓给大家示范跑步登车、敬礼摆头等动作。集训期间,战旗方队官兵相互以战旗名字相称,以此鼓励大家拿出最佳状态,努力为战旗添彩。

  “是!”这个来自湖北的年轻人,高擎“势如破竹”战旗阔步上前,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

  “听到战旗的名字,瞬间就来了精神,胸脯会下意识地往上挺。”陈卓说,战旗上写满了先辈们用生命铸就的铁血荣光,每一名擎旗手都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一个光荣的集体。

  今年,当得到自己被确定为战旗擎旗手消息时,陈卓虽有喜悦,但感到更多的是压力。动身前往阅兵集训点前,他从荣誉室里郑重地取出战旗,仔细叠好后装入行囊。出发后,战友们殷切的嘱托和期盼一直萦绕在他心里。

  “绝对不能给战旗抹黑,绝对不能愧对革命先烈,绝对不能辜负战友期待,必须全力以赴!”这是陈卓下定的决心,也是战旗方队每个人的心声。

  站在战旗方队,陈卓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他经常觉得,盯着自己队列动作的不仅仅是教练员,还有身边几十双眼睛。阅兵式训练,所有擎旗手站成一排。每个人都在暗自较劲,谁的位置向排头方向挪一步,被超越的人眉头立马拧成一个“川”字。

  经过训练,在竞争激烈的队伍里,陈卓从最初排面的中间位置移到了排头。

  一开始,陈卓的队列动作并不算最标准,被教练员指出过不少细节问题。“‘势如破竹’,把你精气神拿出来,学学你旁边的人。”陈卓至今记得教练员说的这句话。那时,他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拿不出势如破竹的气势,算什么战旗传人!”陈卓胸中燃起一团火。休息时间,陈卓经常对着军容镜站军姿,练习仪表神态。每次训练,他都会把教练员指出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用心改正自己的缺点。

  仅仅是队列动作标准,是站不了战旗方队排头的。陈卓能当排头兵,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纵队跑步转场时,排头兵的步幅步频控制是关键。若控制不好,后面长长的队伍容易出现混乱。陈卓在这方面颇有心得:“跑步时,大家通过脚步声来统一节奏。因此,排头兵的每一次脚步落地,必须准确无误且铿锵有力,这就需要较强的核心和腿部力量。”

  训练之余,陈卓经常给自己加训。主动加训的不止他一人,还有许多擎旗手。“排头兵之争”依旧激烈。

  “不到最后亮相时刻,这场竞争不会停止。”陈卓在心里暗自打响了“排头保卫战”,生怕被别人替代。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大家的训练热情日益高涨。

  “苦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先辈!”集训的日子里,这句充满热血的口号经常响彻在训练场。对战旗方队官兵来说,这句口号带来的心灵冲击是巨大的。每次喊口号时,他们仿佛浑身都在使劲儿,喊得震天动地。那一刻,他们想起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想起战旗背后的故事。

  阅兵当天,战旗猎猎,气势如虹。在迎风飘展的战旗下,是一个个富有朝气的脸庞。先辈们的热血依然流淌在这些年轻官兵的血脉里。

  英雄的传人,继续书写胜利!

【人物名片】孙东升,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一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张葆鄂摄

  空中护旗者

  ■曹佃玲 解放军报记者 李攀奇

  烈日当头,“战鹰”轰鸣。8月的阅兵训练场,犹如蒸笼一般。当轰鸣声渐歇,孙东升顶着从机身向外涌出的层层热浪,弓着腰仔细检查受阅直升机起落架系统。

  “前些天下了雨,战机检查更要细致,尤其是这些吊挂旗帜装置。”他蹲下身子,指着直升机底部对身边战友们叮嘱道。

  孙东升是一名空中机械师。入伍25年来,他累计飞行超过6000小时。也许是经常仰头检查机身的缘故,他额头的抬头纹比同龄人更深一些。记者初见孙东升时,一种踏实稳重之感扑面而来。那是一个人经过数不清的任务锤炼后,沉淀出来的气质。

  那年,一场特情处置训练在华中某机场展开。当刺耳的“右发停车”警报骤然响起,直升机随之震颤。孙东升没有慌乱,眼手协同,逐项排查,经过数据分析迅速锁定故障点。一连串动作下来,直升机最终平稳落地。

  2019年国庆阅兵,孙东升登上首次亮相阅兵场的直-20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当记者问起参阅感受时,他开始认真回忆,片刻后只回答“激动、光荣”,并没有过多表达。

  今年的阅兵,孙东升仍保障熟悉的直-20战机。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他乘坐的战机作为空中护旗梯队,悬挂旗帜飞过天安门。他和战友们既要保证飞行稳定,还要确保悬挂的旗帜在飞行过程中保持舒展状态。他感到责任更重、挑战更大。

  夜色笼罩,机库灯火通明。孙东升和战友们围绕“如何提高悬挂旗帜的稳定性”展开讨论。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飞行训练视频。他们一帧帧回看,通过反复分析气流、高度等数据,最终计算出展开旗帜的最佳时机,并完善了挂旗方法。

  讨论期间,一本飞行记录本几乎没离开过孙东升的手。本子上记录的是飞行数据、训练问题、任务经验以及他的战位感悟。25年间,这样的本子他写满了好几本。

  记者在记录本上看到前不久他刚写下的感悟。不善言辞的他,在本子上写下长长的一段话:“记得第一次参加阅兵时激动得难以入眠,第二次走进阅兵训练场,内心沉稳了许多。这不是源于经验的丰富,而是因为对阅兵有了新的感悟。对军人而言,每天的练兵备战都在接受着党和人民的检阅。守护‘战鹰’平稳起落,不分任何场合,每一次都要做到万无一失……”

  受阅当天,孙东升如往常一样,早早出现在机库。他围着直升机查看了一圈又一圈,默念着注意事项。他一直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但在这一特殊的日子,他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空中护旗梯队拉开阅兵分列式帷幕。鲜艳的党旗、国旗、军旗,在空中顺利展开、迎风飘扬。

【人物名片】卫星,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二级上士,两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吴子康摄

  在天空作画

  ■陈恺泽 解放军报记者 朱柏妍

  9月3日,华北某机场上空,数架尾拖彩烟的歼-10表演机刚刚接受检阅。在它们身后,彩烟尚未散尽,天空被涂抹得绚烂夺目。

  降落跑道旁,身着机务服的官兵已经做好迎接战友们凯旋的准备。任务圆满完成的喜悦与激动,洋溢在整座机场,很多人忍不住向飞机挥手欢呼。人群中,一个身材健硕的年轻人没有太多肢体表达,但从他的神情中不难看出那份藏不住的骄傲。

  他叫卫星,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名军械员。在今年阅兵任务中,他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保障表演机能够拉出漂亮的彩烟。

  对于经常担负国家空中礼仪护航、国内外巡回飞行表演等任务的这支“蓝天仪仗队”来说,拉烟表演自然是家常便饭。但卫星始终觉得,每一次拉烟表演都凝聚着众人的期待,必须拿出最优效果来回馈这份关注。

  “拉烟就像在天空作画,要想呈现出最好效果,无论是‘颜料’还是‘画笔’,都要格外精心准备。”在闷热的机库里,卫星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展示与他朝夕相伴的工具和零件,语气中满是自豪。

  尽管保障经验已然很丰富,但在今年阅兵任务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为了能呈现同时拉出14道彩烟的效果,他们在发烟方式上作出了新尝试。

  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想到这些,卫星和战友们更是铆足了劲,自受领任务起,便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发烟方式的改变,使所有细节都需要配合变动。”卫星说。单个发烟器装几枚发烟弹最合适,发烟孔的数量选用多少更适中……数月间,他们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不断寻找最优解。

  “国家大礼,万无一失。”这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官兵一直坚守的荣誉与信念。在卫星心中,为了守护好这份使命与荣光,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

  阅兵当天,7架歼-10表演机压轴出场,为这场盛大的活动增添了浓厚的仪式感和氛围感。那些由彩烟点缀的画卷,定格在一帧帧影像里。卫星最喜欢的是一张记录表演机飞过一座古建筑时的照片。一静一动、一古一新,这一刻的同框,彰显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依旧生机勃勃的美好寓意。

  就在前几天,卫星入伍满10年。回望10年军旅历程,他跟随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接受过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也多次在异国天空代表中国空军一展风采。聊起那些令他骄傲的时刻,那些彩烟在天空留下的一幅幅画卷在他脑海里浮现。他满含深情地说:“那些彩烟与画卷,就是我们向祖国和人民作出的精彩汇报!”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