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坚决顽强”铸就铮铮铁骨
■郭 妍
图为颁发给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奖章,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陈列着一枚铜质奖章,上面铸有“坚决顽强”4个字,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熠熠生辉。这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颁发给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奖章,不仅是对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壮举的表彰,更是对英雄们精神品质的总结。
1941年秋,日军发动“铁壁合围”,以3500余人的兵力扑向河北易县狼牙山,妄图对晋察冀根据地实施“清剿”。为掩护数千名干部、群众转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带领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完成阻击后主动暴露,死死牵制500多名日伪军,把他们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从拂晓时分到日头偏西,他们凭借险要地形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敌90余人,弹尽之际,他们宁死不屈,砸毁枪支,纵身跃下悬崖。这一壮举为部队与群众赢得了宝贵的转移时间,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战斗志。为了表彰他们的英勇事迹,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壮烈牺牲的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模范荣誉战士”称号,给幸存的宋学义和葛振林颁发了“坚决顽强”奖章。
坚决,就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考验都不迟疑、不犹豫,彰显勇赴国难、誓死不渝的民族大义。当敌人在山下喊话,只要投降就会被优待,五壮士丝毫不为所动,始终坚守骨子里的民族大义,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毅然选择舍生取义。生命固然珍贵,但若要以背叛民族、丧失气节为代价来换取,则毫无意义。五壮士砸枪跳崖的举动,是对侵略者最决绝的抗争,是对民族大义最坚决的捍卫。
顽强,就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险境都不屈服、不放弃,彰显百折不挠、血战到底的战斗意志。狼牙山的这场战斗是一场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消耗战。从主动诱敌开始,到棋盘陀的殊死阻击,再到跳崖前的最后一搏,五壮士时时面临生死较量,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强敌,他们依托险要地形,顽强阻击,在手榴弹用完、子弹打光的情况下,抱定誓死不当俘虏的坚定决心,毅然砸枪跳崖,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战利品。狼牙山五壮士这种顽强的战斗意志,气壮山河。战斗中,他们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变换射击位置,制造“主力在此”的假象;在弹药将尽时就搬起石块往下砸,让敌人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这种顽强品质,正是当时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有力武器,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英勇抗争。
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坚决顽强”的精神依然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芒。在强国强军的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坚决顽强”的精神,让它融入自己的血脉,铸就绝对忠诚、矢志打赢的钢铁长城;让它激励整个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无惧任何风浪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我们缅怀英烈,就要学习他们身上闪耀的品格。要常怀民族大义,自觉把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强军的时代洪流之中。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时,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不惧艰难险阻、抛弃一己私利,英勇投身到艰巨任务中去,用许党报国的实际行动传承英雄品格。要强化战斗意志,敢于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过程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咬紧牙关、全力冲刺,在攻坚克难中为强国强军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