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82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某连激励官兵用拼搏奋斗书写崭新连史——
荣誉之光照亮转型之路
■屈凯明 于浩楠
初秋,太行腹地,第82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某连组织一场“荣誉进连史”仪式。中士欧海华胸戴红花,向战友们讲述自己在集团军比武中夺冠的经历。随后,在官兵的注视下,他将自己的姓名和成绩郑重地写进连队荣誉簿。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作为一支新调整组建连队,我们充分发挥荣誉激励作用,培塑官兵崇尚荣誉、争创荣誉的精气神。”谈及连队组建以来的奋斗历程,该连指导员李昭赫感触良多。
调整改革中,该连官兵从3个不同兵种单位抽调重组。涉及专业多,骨干人才匮乏;装备新、技术含量高,组训施教无经验借鉴;官兵彼此不熟悉,归属感不强……组建之初,一道道难题摆在连队党支部面前。“官兵普遍缺乏信心,干事创业热情不足。”该连时任指导员李军回忆说,那段时间支部一班人感到压力很大。
面对转型路上的挑战,连队党支部达成共识:官兵是连队主体,更是连史书写者,要想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就必须用荣誉之光照亮连队转型之路,最大限度调动官兵精武强能积极性。为此,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凡在旅级以上单位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名次,或是对连队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官兵,都可以在连队专门组织的“荣誉进连史”仪式上,亲手将自己的姓名和成绩写进连队荣誉簿。
前不久,该连组织战备拉动。图为官兵奔赴战位。陈天锦摄
“在荣誉簿上写下姓名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觉得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该连干部封紫宇是将姓名写进连队荣誉簿的第一个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激动不已。
当时,新装备列装连队不久,由于技术含量高、操作比较复杂,新装备迟迟没有生成战斗力。为打破局面,时任班长封紫宇主动申请前往厂家跟训。跟训期间,他白天顶着烈日上装学操作、练技能,晚上加班加点背理论、编教案。老茧子磨出战斗力,汗珠子摔出真功夫。归队后,封紫宇将学到的技术倾囊相授,带领班组成功破解新装备多个训练难题。
封紫宇主动请缨、奋力攻坚,帮助连队打开了工作局面。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为他专门组织一次“荣誉进连史”仪式。
鲜红的连旗、热烈的掌声……仪式当天,封紫宇昂首挺胸上台,在空白的连队荣誉簿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名字。封紫宇的光荣时刻,让二级上士张坤龙深受触动。
从原单位转隶到该连后,张坤龙从原来的防空专业调整为通信对抗专业。走上新岗位,厚厚的专业书籍和陌生的装备,让这个曾在专业比武中摘金夺银的训练尖子,一度打起“退堂鼓”。在封紫宇的激励下,他重新给自己定目标、作计划,对照训练大纲逐条逐项找短板,不仅很快掌握了新装备操作技能,还摸索出一整套训练方法。凭借出色表现,张坤龙也将自己的名字写进连队荣誉簿。
“一个标兵能影响一个班排,一个班排却不一定能辐射一个连队。”李军回忆,随着封紫宇、张坤龙等精武标兵不断出现,标兵所在班的训练成绩明显提升,但连队整体建设水平却不见大的起色。原来,连队官兵来自不同单位,大家的训练方式、思维模式等不尽相同,集体荣誉感、单位归属感也不强,平时训练中时常出现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情况。
为强化官兵“以连为家”的集体意识,该连聚焦个人与连队的关系,组织官兵开展群众性大讨论。
“作为一支新调整组建连队的成员,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也是连队创业史的书写者。”讨论中,李军的发言引发官兵反思。讨论活动结束后,该连配套开展“集体荣誉怎么看”“我为连队建设献一计”等活动,官兵主动建言献策,为连队发展提出数十条建议。
道理越辩越明,干劲越来越足。从那以后,连队创先争优的氛围逐渐浓厚,官兵投身训练的热情愈发高涨。不久,连队接到参加上级组织的建制连比武的通知。“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机遇。”现任连长赵乐天回忆,“当时,大家铆足了劲,渴望为连队夺得第一块集体奖牌。”
营房前立起“荣誉争夺战”倒计时牌,每天更新距离比武开始的天数;楼道里挂起“英雄榜”,每周评出的训练标兵的照片被张贴到宣传栏;岗哨桌上摆放连队荣誉簿,激励大家把奋斗故事写入连史……
那段时间,连队官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连续展开专业技能强化训练。
比武如期而至。训练场上,连队官兵克服多种不利因素,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与多个连队展开激烈比拼,一举夺得建制连和最小作战单元总评“双第一”,顺利捧回连队第一块集体奖牌,创造了崭新连史。
“连队每项成绩、每份荣誉,都是官兵拼搏奋斗获得的。”谈起连队转型攻坚的经历,李昭赫深有感触地说,虽然连队基础相对薄弱,但大家团结一致、携手向前,不断创造新荣誉。
据了解,该连自调整组建以来,连续多年取得专业比武建制连总评第一,还被集团军表彰为“练兵备战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随着连队建设越来越好,荣誉簿上的名字和故事也越来越多。”李昭赫介绍,他们将连队荣誉簿作为新兵、新干部“下连第一课”的鲜活教材,激励大家崇尚荣誉、珍惜荣誉、创造荣誉。
2024年,新战士张亚康来到该连。“下连第一课”上,张亚康被连队荣誉簿上的故事深深吸引。战区陆军“专业尖兵”张德洋、集团军“百名优秀班长”鞠平安、个人二等功获得者杨壤志……阅读他们的事迹后,张亚康暗下决心:“我也要成为连史书写者!”
心中有榜样,奋斗有方向。在战友们的帮带下,张亚康苦练精训,训练成绩进步明显。日前,他参加集团军专业技能比武,一举打破纪录。
短 评
崇尚荣誉才能创造荣誉
■赵治国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在我军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血染的战旗、金色的勋章,如繁星般闪耀着璀璨光辉。在荣誉与使命的召唤下,一代代官兵把对梦想的执着、对信仰的追求与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融为一体,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忠诚与担当的强军答卷。
崇尚荣誉才能创造荣誉。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中,一批新调整组建连队应运而生,加入人民军队的战斗序列。这些连队没有悠久辉煌的连史,也缺少厚重闪耀的“荣誉家底”,空白的连队历史只能靠官兵去书写。第82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某连以连队荣誉簿为抓手,激发官兵“我能行、我要拼”的旺盛斗志,加速连队转型步伐,在连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前,我军正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奋进,练强战斗力的每节“链条”是题中应有之义。各级应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广大官兵精武强能的行动自觉,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