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日本防卫省发布首份《宇宙领域防卫指针》(以下简称《指针》),大肆渲染太空威胁,要求强化太空防卫能力以应对所谓“杀手卫星”。分析人士认为,日本以所谓“太空威胁”为借口,极力推行太空军事化举措,将进一步冲击地区安全与稳定。
剥开其“防御性”外衣,《指针》字里行间充斥着日本突破“专守防卫”原则、构建太空领域进攻性战力的图谋与野心。在装备方面,日本宣称要开发可拦截攻击他国轨道目标的“保镖卫星”,计划2029年前完成实证试验。这种卫星不仅具备侦察、干扰能力,还可直接碰撞他国卫星,可谓名副其实的太空进攻性武器。在与盟友合作方面,《指针》强调要加强与盟友在卫星防护领域的合作,推进卫星系统互联互通,积极参与联合太空作战倡议等多国间框架,为提高太空体系化作战能力提供助力。日方同步推出的《下一代情报通信战略》,剑指卫星间、卫星与司令部间的数据传输能力,为未来太空作战搭建神经网络。此外,日本防卫相中谷元不久前在视察“宇宙作战群”时鼓励吸收民间技术,发展太空战力。
《指针》更深层的战略布局潜藏在所谓的防区外防卫能力中。日本明确提及利用太空来增强这一能力。根据《指针》,日本将建设由大量小型卫星组成的低轨“卫星星座”项目,加强对周边监控。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已同步推进远程导弹部署,计划在2025年末于九州地区熊本市的军事基地部署改进型12式导弹,未来将扩展部署至大分县和冲绳县。同时,日本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高超音速滑翔弹以及配备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研发部署工作。这些武器未来将与卫星力量相配合,共同推动日本进攻性战力的成型。
《指针》被国际社会视为日本太空战略转型的最新体现。在2018年将太空列为“事关生死存亡”的战略领域后,近年来日本太空军事化的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日本成立首支太空专门部队“宇宙作战队”,2022年又扩编为“宇宙作战群”,如今再向“宇宙作战团”跃进。2027年,航空自卫队还将更名为航空宇宙自卫队。编制的膨胀与调整折射出其争夺太空优势地位的紧迫感。此外,日本不断扩大财政投入,2025财年防卫预算飙升至8.7万亿日元,其中太空作战领域投入2832亿日元,用于建设低轨“卫星星座”项目。
日本太空扩张路径始终与美西方深度交织。去年年底,美国在日本新设驻日美军太空司令部,以加强两国在太空监控和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前不久,日本参加了由美国、澳大利亚主导的“护身军刀”联合军演框架下的太空防卫演习。特朗普政府推出新一代天基反导系统“金穹”,日本也试图参与其中。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正将太空领域视作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新阵地,借此进一步实现军事松绑。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高调渲染太空威胁,自身却在发展反卫星武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今年5月,日本防卫省在招标文件中首次提到“航宙母舰”“航宙机”的概念,表面宣称用于清理太空垃圾,实则暗藏军事目的,战时可用于摧毁他国卫星,引发外界高度警惕。世人不会忘记,日本曾以“自卫”之名在亚太点燃战火,如今也绝不容忍它再次将火药桶布设到太空。(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