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唐淮源:誓与中条山共存亡的抗日英烈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唐淮源:誓与中条山共存亡的抗日英烈

来源:新华网2025-08-21 09:20

  新华社昆明8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赵珮然

  “各位请看,这尊戎装半身像还原了唐淮源将军当年的英姿。”在云南江川唐淮源纪念馆序厅,讲解员曹静对参观者介绍,在中条山战役打响前,刚刚瞭望过前线地形的唐淮源将军手持望远镜,眼睛直视前方,正在思索如何摆布兵力。跟随解说,观众的思绪一同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这是唐淮源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唐淮源,字佛川,1886年生于云南江川。1909年,唐淮源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成为同学,一起组织五华社,参加同盟会的秘密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投身“重九起义”,并凭出色的军事才能一路升任排长、营长、旅长。1930年任第12师副师长兼第35旅旅长,1932年任第12师师长,1936年10月任第3军副军长。

  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唐淮源奉命北上,在冀西一带及晋东、晋南一带与日军作战。唐淮源后晋升为第3军军长,奉命率部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此后,唐淮源指挥的第3军与朱德领导的八路军在中条山互通敌情,多次联合作战,屡挫日军。

  1939年4月,唐淮源的母亲姚氏在江川病逝。此时中条山战事吃紧,听到消息后的唐淮源对着故乡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随后又投入了战斗。半年后,战事稍缓,他才返乡奔丧,并在母亲墓前搭帐篷守孝3天。在返回中条山的誓师大会上,唐淮源对将士们说:“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1941年5月,中条山飞机轰鸣,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日军调集兵力10余万,分三路进犯中条山。5月9日,当其他部队已经突围撤退时,唐淮源仍在指挥第3军将士以死相拼,以寸土必争的精神,沉着果敢指挥所部官兵,反复冲杀,直至粮尽援绝。

  身陷绝境时,唐淮源写下遗书:“余身受国恩,委于三军重任,当今战士伤亡殆尽,环境险恶,总军两部失去联系。余死后,望余之总司令及参谋长收拾本军残局,继续抗战,余死瞑目矣!”

  “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5月12日,为了不被日军俘虏,唐淮源举枪自戕,壮烈殉国,时年55岁。1942年,唐淮源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在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唐淮源位列其中。

  如今,唐淮源纪念馆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暑假已经有七八百人次来参观,带孩子来的年轻群体特别多。”曹静说,当地学校和纪念馆共建了校外实践基地,不少学生志愿成为纪念馆的“小讲解员”,每一次参观、每一句讲解,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烈士精神在这样的讲述中薪火相传。

  曹静感慨道:“‘小讲解员’亲身讲述唐淮源将军的故事不仅打动游客,也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