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访武警贵阳支队某哨位——走近“中国数谷”巡逻兵
首页 > 军事频道> 滚动大图 > 正文
[责编:董大正]

探访武警贵阳支队某哨位——走近“中国数谷”巡逻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15 09:44

24小时热图
  • 香港举行国庆烟花汇演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 新疆国际大巴扎游人如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

843a9cd5ae0ca93f35c5b85982bdedbe.jpg

  官兵正在徒步巡逻,身后跟随一辆无人车。蒋林岫摄

  记者探访武警贵阳支队某哨位——

  走近“中国数谷”巡逻兵

  ■刘红任 王冠程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三伏时节,记者探访武警贵阳支队贵阳北站某哨位。一路行来,山峦起伏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幅“山水与科技共生、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都市画卷铺陈眼前。

  谈起科技带来的变化,同行的该支队干部蒋林岫介绍:“贵阳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被誉为‘中国数谷’。搭乘科技发展的快车,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落户’营区,官兵执勤手段越来越丰富。”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雨后初晴的贵阳格外闷热。推开车门,一股黏糊糊的热浪扑面而来,站在宽阔的站前广场,记者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走进哨位备勤室,只见一块巨大的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壁。大屏幕上,各点位监控画面密集排列,实时显示现场情况。“贵阳北站是贵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哨位官兵担负全天候巡查工作,任务多、责任重。”蒋林岫告诉记者,尤其暑期往来旅客多、人流量大,哨兵仅靠徒步巡逻很难全面掌握车站情况。

  这几年,该支队携手地方有关部门研发了一款信息系统,将贵阳北站的各路监控画面接入哨位备勤室。利用这款系统,哨兵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各点位情况。不仅如此,他们引进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一款集在线巡查、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AI执勤助手。“AI执勤助手就像一个智能‘哨兵’,不仅能自主统计站内客流、周边交通的实时数据,还能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蒋林岫说。

  工作席前,值班哨兵李乾坤口述唤醒密钥后,向AI执勤助手下达指令:“调取西进站口及周边监控画面。”话音刚落,对应点位监控画面就出现在大屏幕上。“以前,快速调取监控画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李乾坤介绍,贵阳北站监控点位众多,AI执勤助手“上岗”前,需由一名值班哨兵专门负责监控画面的调取工作,有时遇到紧急情况,还得增派人手。“如今,在AI执勤助手帮助下,值班哨兵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能够腾出更多时间为巡逻组提供线路规划、情况预警等支持。”李乾坤说。

  说话间,巡逻时间到了。经过批准,记者随队参加巡逻。巡逻组官兵精神抖擞、身姿挺拔,目光警惕地巡视沿途情况。烈日暴晒,闷热难耐。出发不到10分钟,记者的衣服就湿透了。

  巡逻路上,一个场景令记者十分好奇:巡逻组身后始终跟着一辆无人车,我们走到哪,它就跟到哪,一路灵活避开行人和障碍物。

  “跟AI执勤助手一样,它是我们的另一位智能‘哨兵’。”李乾坤介绍,这辆无人车,是支队自主研发的一款执勤保障装备,可自动感应官兵佩戴的定位传感器,跟随巡逻组一起执勤。

  李乾坤打开车盖,记者看到,车内井然有序地摆放着防暴盾牌、防爆毯、移动警戒桩等多种装备器材,俨然一个“移动装备库”,能够满足官兵多种执勤保障需求。

  “过去,一些不便随身携带的大中型执勤装备通常存放在备勤室,遇有突发情况,只能派人返回备勤室取。”李乾坤说,“有了这个‘移动装备库’,常用装备器材随用随取,特情处置效率大大提升。”

  “西进站口方向发现‘犯罪嫌疑人’,注意‘爆炸物’危险!”巡逻途中,李乾坤的对讲机里传来特情通报,巡逻组火速赶往西进站口,按计划展开一场实案化训练。

  训练现场,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建筑物掩护,连续变换逃窜方向,很快从官兵视线中消失。

  见状,李乾坤立即打开无人车搭载的AI执勤助手终端,连接备勤室信息系统,调取相应点位监控,判明“犯罪嫌疑人”逃窜方向。在备勤室战友协助下,巡逻组重新规划搜捕路线,向目标方向跑去。

  正当官兵成功将“犯罪嫌疑人”包围,准备将其控制住时,对讲机里传来新特情:“‘犯罪嫌疑人’引爆‘爆炸物’!”

  官兵闻令而动,迅速取出随车携带的防爆围栏和防爆毯,干净利落地完成防爆处置。

  一路奔袭,巡逻组组员们个个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不断滚落。李乾坤介绍,暑期是旅客出行高峰期,尤其是7月以来,贵州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贵阳北站迎来客流高峰。巡逻组不定期组织实案化训练,就是要确保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高效处置。

  训练结束,巡逻继续。巡逻组行进到车站西广场时,看到一名旅客身体晃晃悠悠,眼看就要摔倒。巡逻组成员申鹏程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将其扶住。经过询问得知,由于烈日暴晒,加之旅途劳顿,这名旅客有些中暑。随后,官兵从无人车中取出防暑药品,让这名旅客服用,很快他的脸色好转。

  申鹏程告诉记者,三伏天高温湿热,旅客中暑现象屡见不鲜,所以他们在无人车中放置了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不远处,一列列高铁列车沿着铁轨往来穿梭。站前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橄榄绿铸起的安全盾牌,成为一道令人心安的风景线。

  守山河无恙护岁月静好

  ■安普忠

  信息系统“网聚”各路监控画面,AI执勤助手提供智能数据支持,无人车伴随式全程保障……探访武警贵阳支队某哨位,记者看到,科技执勤已经成为官兵日常工作的寻常一幕,借助科技手段,橄榄绿铸起的安全盾牌愈发坚固可靠。

  一名名旅客从执勤官兵身边匆匆走过时,他们或许不会想到,是执勤官兵及其身后庞大的数字网络,为大家筑就了幸福生活的“防波堤”。而对官兵来说,旅客的安宁,恰恰就是他们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哨位就是战位。守山河无恙,护岁月静好,是武警哨兵的神圣职责。身处任务一线,新时代的一个个哨位、一名名哨兵,积极适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发挥新装备效能,练就巡逻执勤、履行使命的过硬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幸福安宁的生活筑起一道道钢铁屏障。

  能力要与装备同步升级

  ■武警贵阳支队某中队二级上士 符祖鑫

  我是第一批入驻贵阳北站执勤点的哨兵。哨位设立之初,执勤条件不完善,我们巡逻主要靠“眼看、手提、脚走”。

  以往巡逻执勤,巡逻组每人都要携带15公斤左右的装设备,站内站外巡查一趟下来,经常是浑身湿透。遇到突发情况时,大家的应急处置速度也受到较大影响。

  高清监控系统、人脸识别模块、AI执勤助手……如今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随着一件件科技设备配发巡逻一线,我们的巡逻手段越来越多,执勤效率越来越高。

  一次,中队长休假归队,途经车站时,临时决定查看巡逻分队执勤状况。不一会儿,我的耳机中就传来备勤室的通报:“一名陌生男子尾随观察你们很长时间,AI执勤助手已将他标记为‘可疑人员’,立即前出查证!”接到通报,我们按照预案兵分多路接近“可疑人员”。走近一看,原来是中队长。

  装备升级,能力更要升级。这几年,我们中队广泛开展“学用科技装备、争当精武标兵”活动。为了熟练使用新装备,不少战友主动自学软件编程、大数据模型等知识。不仅如此,我和战友们在任务实践中积极探索人装结合新途径,总结出多条行之有效的执勤手段。

  (刘红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