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和二爷一起下葬的是三样东西:旧军帽、一根拐棍、挑水的扁担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文化 > 正文

和二爷一起下葬的是三样东西:旧军帽、一根拐棍、挑水的扁担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12 08:47

二 爷

 

  ■邹 冰

  一

  太爷将一页耐火瓦盖在炭火上面,炉子上的明火慢悠悠收敛起红光。原本太爷的脸在炉火的映照下红红的,随着炉膛的火光渐渐暗淡,蹲在窑洞里抽旱烟的太爷也隐没在一片黑沉的烟雾中。

  在那兵荒马乱的日子里,阳婆(晋语区方言,指太阳)落下山后,太爷就会搬动铁砧子挡在窑门后,防贼、防土匪。太爷老了,今年割罢黍麦后,他就把每晚堵门的任务交给了我二爷。

  二爷不紧不慢地站起来,拿着布条走向铁砧子。只见他用布条在铁砧子上横竖绑两道,把铁砧子绑得像个粽子。然后他双手伸展开,大呼一口气,再猛吸一口气,猫腰、撅腚、伸脖子,百十来斤重的铁砧子竟被他叼在半空中。二爷一步一步往前走,走了14步,“咚”的一声,那铁砧子便稳稳当当堵在了窑门后。

  太爷在一旁看着,张大了嘴。看着儿子的背影,他明白,自己精心喂养的“野牛犊”,已经不属于窑院了。

  那一年,二爷14岁。

  14岁的二爷长得像个黑铁塔,也许是从小抡铁锤的缘故,他胳膊上的腱子肉一坨一坨的。

  二爷说他要去当兵,太爷不同意。二爷瞪起铜铃似的一双眼说:“您给我起名叫‘将军’,不去战场,有啥用?”

  太爷一筷子打在他头上:“那年从白马山上下来的那个救了你妈一命的红军,人家才是将军。”

  二爷不服气,嘴里嘟囔:“难道我要当一辈子打铁的将军吗?”

  太爷再次举起筷子敲在他头上——二爷吃了9个玉茭饼子后,手还想往笸篮子里伸。可家里有4口人,太奶奶后晌只烙了十几个饼子。

  那天,天已黑透,北坡上下来一伙土匪。那帮土匪显然得到了消息,狗蛋爸刚从口外回来,身上背的褡裢里装满了银圆。

  狗蛋爸被绑在门前的槐树上,土匪手中的火把映红了半个村子。

  狗蛋爸梗着脖子,宁舍命不舍财。

  匪首生气了,举起大刀挥舞。只听“当啷”一声,一把铁锤飞来,正砸中匪首脑袋。大刀落地,匪首整个人像面条一样软塌下去。

  土匪慌了,以为遇到了高人,仓皇撤离。现场遗落下的铁锤太爷认得,是二爷使得最顺手的那把。

  二爷不能待在村子里了。太爷说,你走吧。

  二爷连夜下西沟,上北沟,往北原上走。他要去太行山找八路军的队伍。

  二

  二爷辗转数日,吃尽苦头,终于找到了八路军队伍。

  队伍里一个叫刘权的干部问他:“你为啥当兵?”

  二爷想也没想,答道:“打土匪。”

  “有点狭隘了。日本人已经到太行山了,我们要土匪、日本鬼子一起打。”

  二爷握紧拳头,点头说:“那就一起打!”

  刚开始训练,斗志昂扬的二爷就遇到了问题——他打枪不行。一闭眼,两只眼睛全闭;一睁眼,眼睛又全部睁开。他垂头丧气,原来当兵也需要天赋。好在他从小打铁,力气不小,投弹又远又准。

  不久后,二爷成了投弹组的主力。刘权说,假以时日,二爷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兵。

  一日,部队接到任务,要从太行山谷里抄近路支援和日军遭遇的另外一支队伍。部队走得急,刘权让二爷帮炊事班背铁锅,走在队伍最后面。

  一晚上,队伍走走停停,在山里打转。忽然一阵枪声传来,队伍停下了。二爷从队尾跑到队前,才发现原来有一队鬼子正在山上朝对面的山坡上射击,一挺重机枪“突突”喷着火舌——队伍前进受阻。

  二爷回到队尾,抄起扁担就从一条山沟里往上摸。等刘权看见半山腰有个大黑铁锅在晃动,心里一惊。

  二爷悄无声息地爬上山,将扁担抽在了鬼子机枪手的头上,又背着铁锅在山上跳跃,一会儿高,一会儿矮,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又出现。

  有战友在山下喊:“快丢手榴弹!”话音未落,两颗手榴弹在日军头顶炸响。

  等队伍从山后面冲上来时,鬼子以为天降神兵,朝山下溃逃。

  战斗结束,战友们发现二爷躲在山洞里,眼睛在流血。原来,有一颗弹片崩进他眼睛里了。

  刘权一把抱住他:“手榴弹丢出去后,人是要卧倒的!”

  二爷嘻嘻笑着说:“我不想给狗日的日本鬼子低头。”

  炊事班长在一旁黑着脸,“大铁锅裂开了一条缝,上面还有两个枪眼。你娃命大,以后可不敢这样莽撞!”

  二爷以为要让他赔锅,低声说:“我二姨家就在山那边,我黑夜里去她家背一口锅回来,赔给你就是了。”

  大家听了都笑,却笑得有点苦涩。

  这一仗,二爷出了名,却瞎了一只眼。有首长来看他,拉着他的手说:“好好的后生,坏了一只眼睛……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啊。”

  二爷却安慰首长:“不妨事,以后打枪不需要闭眼了。”

  后来,二爷重回队伍,在一次战斗中又没了一条腿。

  再后来,全国解放了。有人问二爷今后有什么打算,二爷说,回乾村打铁。

  三

  1951年秋,二爷回村了,当了村里的支书。

  一次,生产队里的机井坏了,县里派不出人来修,一村人一连几日没有水吃。二爷去了县里。他见到县长,二话不说,撩起裤腿露出半截伤腿,又要去抠那只假眼。

  县长忙伸手拦他,说:“是我们做得不到位,我们检讨。”

  第二天,县里来了工作队。机井终于出水了,村民感谢二爷,二爷摇头说,得感谢政府。

  二爷管队里的事,也管村里的大小事。

  每天一大早,二爷从村外坡上的地窑里出来,习惯站在坡上吼一嗓子。他的声音低沉威严,那些聒噪的喜鹊、叽喳的麻雀,还有哭闹的娃娃,听到二爷的吼声,都像被浆糊粘住了一样不再出声。

  二爷走在村道上,身子挺直,扬着头,那条空裤管打着结,在一根拐棍旁晃荡——那根油光发亮的木棍已经成了他的另一条腿。每当听到二爷的脚步声,村民们都会停下手里的活计,扭头朝村口望去。

  村里有了纠纷,大家都愿意找二爷说理。二爷话糙理不糙,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

  村里人都知道二爷一把铁锤砸死土匪头头的事,但不清楚二爷眼瞎了又没了腿的具体经过。有小孩子好奇,天真地问他。他用威严的声音回答:“打仗被炸的。”看着孩子明亮的眼,他又说:“比起有些战友啊,我幸运多了……现在看着你们,一切都值了。”二爷的声音越来越低,语气里竟有着难得的温柔。

  村里人不知道二爷在部队上的职位,有人问他,他从来不说。他在村里当了20年的支书,一生未娶,说不愿意连累别人。

  二爷最后老死在了他的铁匠窑里。

  村里人把他安葬在漠谷河边的公墓里。二爷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和他一起下葬的,只有他生前喜欢戴的一顶有弹孔的旧军帽、平常拄的那一根拐棍和他每日挑水的扁担。

  本版插图:赵建华

  图片制作:陈新阳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