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战略预见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战略预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12 08:46

  ■汪红伟

  引 言

  习主席指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正确的战略策略离不开正确的战略预见。战略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是“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是一种超前认识、前瞻思维。在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预见战争走势,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1年日本蓄意挑起九一八事变,并相继侵占中国东三省。1937年日本悍然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将大部分兵力投入中国战场,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当时,国内一部分人被敌人的汹汹气势吓丢了魂,满心悲观,一头扎进“亡国论”的泥沼中,觉得中国毫无胜算,败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当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以5万余人伤亡为代价,迎来正面战场的胜利后,“速胜论”又开始弥散开来。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在“亡国论”悲观情绪和“速胜论”乐观倾向中,抗日战争究竟会如何发展?毛泽东同志以其敏锐洞察力和高超预见力,将中日两国的国情、军事力量以及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强调“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科学预见“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结局。一方面,回答了为什么“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个基本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矛盾分析方法,动态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全部矛盾情况,科学准确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走向最后的胜利。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这个重大课题。《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4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能速胜,只有经过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作出的正确判断超越时空、气势磅礴,使中华民族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前途,指导抗日战争一步步走向胜利,才在世界东方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1931年,日本对华不宣而战,侵占我国东北。之后又频繁挑起事端,图谋侵占全中国。当时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一味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而英、法、美统治集团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所谓“不干涉”的绥靖政策,隔岸观火,以图坐收渔翁之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当时国际形势?如何洞悉帝国主义法西斯侵略本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抗日战争和世界大战的不可避免性:一是洞察日本的野心,严厉批驳了英、法、美的损人利己的政策,把战略预见的重心放在战争趋势、形态、进程、结局等未来大势上,对大略、要点进行超前认识和判断。二是判断日本的野心是巨大的,侵占中国,只是其野心的一部分,其更大的野心是要独占西南太平洋,必然要侵略南太平洋各国。三是认为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德意日法西斯集团,为转嫁国内矛盾,先后在世界各地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同志准确预见到德意日的侵略行径必然导致与其他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冲突,指出“目前的战争发展到世界大战之间,是不会间断的,人类的战争灾难不可避免”。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际形势的精准预见,是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帝国主义法西斯侵略本质的深刻分析,不是片面地分析日本军国主义的某一次侵略行为,而是把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形及其相互关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牢牢抓住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规模之巨大、伤亡之惨重、影响之深远,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沉痛的记忆和极其重要的一页。当时的各交战国情况很不相同,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以什么标准来联合或反对一切国内外势力?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在诸多矛盾中着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原理,提出要以是否反对法西斯作为标准,从而积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狂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进而征服亚太地区,争霸世界。因此,在强大敌人的入侵面前,必须充分发挥正义战争的政治优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巩固国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和参与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倡议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党内指示中明确指出,“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为着反法西斯而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率先建立,使日本法西斯一开始就遇到了联合起来的、强大的、反法西斯力量的有力抵抗。这对于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展及其统一战线的形成,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战初期就预见性地指出,“中国的抗战不但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尽了它的伟大责任”“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积极号召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和战胜法西斯,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强力推动者。

  在思考如何发挥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中作用问题中,中国人民率先举起反法西斯的正义旗帜,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并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对于团结动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战胜共同的敌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31年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唯有中国一直在坚持并独立同日本法西斯进行生死较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日本法西斯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赢得二战最终胜利、捍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这期间开辟东方主战场的超前部署,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中国的抗战打乱了德日夹击苏联,会师中东的计划,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二是由于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着日军的主力,日本法西斯的北进始终未能实现;三是中国的抗战迟滞了日军的南进,为美国经济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宝贵时间,客观上支援了美国的备战;四是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主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军队的压力,配合了盟军作战;五是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的西进,使德意日会师的计划破产;六是中国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企图,配合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打乱了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部署和战略实施,密切配合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作战,远远超出了民族自卫战争的范畴,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