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伏探哨丨“数智”守望:哨兵挺立大风口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三伏探哨丨“数智”守望:哨兵挺立大风口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11 10:29

记者探访新疆军区某团阿拉山口哨所——

“数智”守望:哨兵挺立大风口

 

  ■王昀玉 田芷齐 解放军报记者 李 蕾

  三伏时节,新疆阿拉山口的戈壁滩被晒得发烫。实时天气软件显示,该地气温达40摄氏度,地表温度超50摄氏度,瞬间最大风力达7级。

  记者从乌鲁木齐一路向西,探访这个闻名遐迩的西北“大风口”。一下车,狂风裹挟着热浪迎面袭来,令记者喘不过气,踉踉跄跄几乎站不住。

  新疆军区某团阿拉山口边防连高高的哨楼前,两名执勤哨兵迎风挺立,不远处国门上的五星红旗猎猎飘扬。

哨兵在哨楼前警戒执勤。冯 添摄

  走进哨所指挥室,记者眼前一亮:三维电子沙盘铺展在主屏幕上,防区地形地貌尽收眼底;侧方大屏幕上,多路高清画面实时呈现。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辆通关卡车刚驶入特定区域,车身轮廓便被醒目的红色“电子围栏”框定、标注、追踪。

  “这是哨所管边控边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指着眼前的大屏幕,排长袁兵的语气里充满自豪,“过去掌握防区态势,需要汇总大量零散信息,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错漏。如今,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防区风吹草动尽在‘方寸之间’。”

  阿拉山口地处狭长谷地,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160天,“风吹石头跑,鸟都飞不了”是这里的生动写照。三伏时节,烈日炎炎,这里的气温超过大部分南方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给官兵执勤带来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多年来,背包绳、护目镜等随身器材是执勤官兵的标配,一代代官兵在“与风共舞”中,赢得了“国门卫士”的美誉。

  “戍边精神要接续传承,管边控边手段也要与时俱进。”该团领导介绍,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阿拉山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公路、铁路、航空、原油管道四位一体的“黄金口岸”。随着驻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口岸日益繁忙,哨所官兵的执勤压力不断增加,传统管边控边方式亟待升级。

  几年前,一场旨在突破边防管控瓶颈的“突围战”,在阿拉山口哨所悄然打响。该团经过多轮技术论证、方案对比和实地测试,成功将“智慧周界”综合管控平台引入阿拉山口哨所。

  “这套系统强在智能和集成。”该连赵连长告诉记者,“系统将哨所监控点、地方共享摄像头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具备大数据识别、远程可视对讲、红外预警等功能,哨所官兵管边控边不再只靠‘肉眼盯、双脚量’。”赵连长点击系统大屏幕,一张覆盖边境线和防区重点区域的“科技管控网”清晰呈现在记者眼前。

  “风口哨所”插上“科技之翼”,让官兵管边控边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如今,我们既有巡逻分队‘线下踏访’,又有值班员‘线上巡查’,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实现‘1+1>2’的效果。”该连一级上士岳宇高兴地说。作为哨所管边控边方式升级换代的亲历者,他对此体会颇深。

  “刚来哨所那会儿,巡逻就靠‘一杆枪、两条腿’,大家戏称‘通信靠吼、观察靠瞅’。每到三伏天,顶着发烫的大风巡逻,挪步都费劲。执勤归队,一洗脸就感到火辣辣地疼,稍微一使劲,就能搓下一层皮。如今,有了‘千里眼、顺风耳’,风再大,路再远,我们都看得清、联得上、控得牢。”岳宇介绍,前阵子驻地持续高温,官兵利用这套系统,成功预警并辅助处置了几起可疑人员异常靠近边境线的情况。

  “‘智慧周界’综合管控平台有效提升哨所管边控边效率,但这并不意味官兵彻底告别巡逻执勤这一传统管边控边方式。”赵连长接过话茬,“科技手段丰富了哨所执勤方式,这些年,官兵在练强‘铁脚板’的基础上,依托系统探索出多种‘人防+技防’综合执勤方式,应急响应速度越来越快。”

  午后,记者跟随巡逻分队前往国门执勤点位。烈日暴晒,黄沙扑面,飞舞的沙粒打得护目镜噼里啪啦作响。巍峨国门前,满载货物的卡车川流不息,中欧班列不时呼啸而过,整个口岸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到达执勤点位后,记者发现,过去哨兵用以记录车辆通行数量的手动计数器不见了。

  “以往赶上通关高峰期,手动记录车辆信息耗时费力,加上高温天气,哨兵容易疲劳,统计精度难免受到影响。如今,系统可自动完成车辆信息抓取、分类统计,又快又准!”一名值勤哨兵站在监控屏前,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这套系统不仅能快速识别不同车型,还能将相关数据自动分类入库。“今年初,执勤点单日通关车辆和火车列数创下新高,借助这套系统,我们精准无误地完成了统计任务,效率远超传统人工计数。”他高兴地说。

  站在国门前,回望哨所,该连荣誉室里的一组老照片浮现在记者脑海:第一代铁皮哨亭在狂风中瑟瑟飘摇,第二代砖混哨楼在风沙中顽强挺立。如今,第三代现代化哨楼,在口岸的繁华与喧嚣前岿然矗立。三代哨楼,见证了阿拉山口的沧桑巨变。

  烈日当空,山口狂风依旧,但守护国门的哨所已插上科技翅膀,飞进“数智化”管边控边的新时代。

在戈壁滩站稳脚跟

  ■李 蕾

  备边足戎,国之重事。边防的安宁,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探访阿拉山口“风口第一哨”,记者最深刻的感受是边防执勤中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手段。从背包绳、护目镜到智能监控大屏,从手动计数器到自动识别系统,从“肉眼盯、双脚量”到“一屏感知全域”,科技让“国门卫士”管边控边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不变”的是精神。1962年8月,第一任站长吴光胜带领17名官兵,带着1张地图、拉着3匹骆驼、背着1口行军锅,跋涉3天2夜抵达阿拉山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扎根创业,结束了阿拉山口地区“有边无防”的历史。6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抱定“山口有风、我心无风”的信念,保持“大风吹不动、诱惑打不动、强敌撼不动”的坚韧,传承“边关有我,祖国请放心”的担当,始终挺立大风口,唱响忠诚之歌。

  进入新时代,“国门卫士”勇立科技潮头唱大风。“数智化”转型,是哨所打破管控瓶颈的破局之举,为传承戍边精神插上科技翅膀,让“国门卫士”在这片“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上站得更稳、看得更远、守得更牢。“新哨所、新视野”的背后,是他们守护祖国“西大门”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

  ■新疆军区某团阿拉山口边防连一级上士 上官玺尉

  阿拉山口的夏天,那句“风吹石头跑,鸟都飞不了”的顺口溜依旧应验,只是风里裹挟的不再是刺骨的寒冷,而是戈壁滩上蒸腾的热浪。

  今天轮到我值哨,暑气蒸腾,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泛起一层盐霜。我深吸一口气,勒紧外腰带,顶着能将人掀翻的大风,面朝国门肃然挺立。

  抬头望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旗杆上迎风招展。护旗是我们连的一个传统,由于旗杆立在国门顶端,在大风中维护国旗极其不易。每次执勤,我总忍不住多看它几眼。

  突然,国旗限位器失灵了!跟战友做好交接后,我立即拎起工具箱,逆风奔向国门。高处风势更猛,我咬紧牙关,奋力攀上国门顶端,紧紧搂着旗杆,顶着狂风维修限位器。当最后一颗螺丝被牢牢拧紧,那一刻,我心中充满自豪。

  新兵下连时,指导员带我们走进连队荣誉室参观。他一边抚摸那些国旗,一边深情地跟我们说:“这里的每一面国旗,都记录了阿拉山口暴烈的风,也见证了我们守望国门的青春。”

  山口大风,四季不息;三伏烈日,炽热如火。用生命守护国门、国旗,我们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凝望、每一天坚守,都关乎国家尊严、国土安全。对于我和战友们来说,“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是誓言,更是行动。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焕新升级

  • 三名科学家获得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