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歼-20首席发布人:洛阳日报带我走上新闻报国之路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歼-20首席发布人:洛阳日报带我走上新闻报国之路

来源:洛阳日报2025-08-11 10:26

  8月9日、10日,申进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连发多条信息,回顾自己在8月间的洛阳之行,其中7条标题同为“感恩洛阳日报”。

  申进科,河南郑州人,中国空军历史上首任新闻发言人,解放军战机巡航东海、南海、台海首席发布人,大国重器歼-20、运-20、歼-10C和轰-6K战机航迹首席发布人。

  申进科与洛阳日报有着何种不解之缘,他为何对洛阳日报念念不忘?10日,他在接受洛报融媒记者专访时说:“是洛阳日报带我走上新闻报国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810201130.jpg

  “洛阳日报带我走上新闻报国之路”

  8月8日上午,洛阳市伊川县举办“国家安全与祖国统一”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现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国防教育专家的申进科应邀授课。

  当天下午,申进科便来到洛阳日报原社会部主任梁良家中。“梁主任是我的恩师。”申进科说,时至今日,他与梁良已经35年没有见面,心中十分惦念。在梁良家中,他与恩师促膝长谈,汇报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1989年至1992年间,申进科曾在解放军驻洛某部服役。酷爱“爬格子”的他,时常把部队发生的故事写成新闻稿件,投向洛阳日报编辑部。三年多时间里,从“豆腐块”到“大块头”,近百篇稿件被洛阳日报采用,这些稿件大多是由梁良编发的。

  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洛阳日报上,对于申进科来说是件十分高兴的事。为此,他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趣事。

  当年,申进科所在部队驻地的汽车站,是每天最早收到洛阳日报的地方。他习惯每天去汽车站“第一时间看报纸”,如果看到有自己的文章发表,他就会请求对方赠送一份报纸。久而久之,他与车站“管报纸的人”熟悉了,对方也知道了他的请求,每天都会浏览报纸,如果发现有申进科的名字,就会主动留下一份报纸送给他。

  “这些年,我的身份经常发生变化,但有一个身份我一直很珍惜,那就是‘洛阳日报通讯员’。我是洛阳日报培养出来的,是洛阳日报带我走上了新闻报国之路。”申进科说。

微信图片_20250810201135.jpg

  “军事新闻发言人的岗位在战位”

  “我在洛阳当兵时,一有空就趴在石头板上‘爬格子’写报道,所写新闻稿件大部分都被洛阳日报采用了,这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和力量,也由此改变了我的命运!”申进科说。

  从当战士报道员起,申进科就坚持工作之余“爬格子”,在35年军旅生涯中,他始终与“新闻”二字相伴。看新闻、读新闻、学新闻、评新闻,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每天看新闻、写感想,学习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

  2013年,中国军队首次在海军、空军等7个大单位设立8名新闻发言人,主要职责包括发布权威信息、回应舆情及解答媒体提问。时任空军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申进科上校成为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是8名新闻发言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2013年至2022年,申进科担任中国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整整10年。从东海破晓的巡航,到南海深处的守护,再到台海上空的战巡,作为空军权威发布的“首席执剑者”,申进科多次向世界宣告中国战鹰的壮美航迹。歼-20的隐形锋芒、运-20的鲲鹏之翼、歼-10C的雷霆锐气、轰-6K的长空利剑,都在他的诠释中化作新时代人民空军的铿锵宣言。

  有媒体评论,履职10年间,申进科是穿迷彩服公开亮相最多的军事新闻发言人。特别是在警巡东海、战巡南海、砺兵台海、演兵公海新闻发布工作中,申进科多在一线机场发布信息,把握了国际话语权和舆论主动权。

  “军事新闻发言人的岗位应该在战位,要多站在军事行动一线发布新闻!”申进科说。

  申进科在担任中国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期间,创立“战位发布、事实发布、主动发布、关联发布”军事新闻发布机制,创下“解放军巡航台湾岛”舆论工作六个首次;主持多场由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多国空军领导人参加的跨国新闻发布活动,亲历和见证了很多强军大事、要事、好事,其中由他发布的3件事入选《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2023年1月,51岁的申进科退休,之后投身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2025年6月,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有关部门组织的“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研讨会”上,申进科主讲国防教育示范课《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新时代大学生》,受到广泛好评。目前,他持续宣传新时代强军思想,接续投身新时代强军事业,在打好空战认知战中不断探索研究。

  “曾经身为空军人,永葆蓝天大情怀,若有战,召必回。”申进科说。 

微信图片_20250810221653.jpg

  “我会永远铭记洛阳日报的培养之恩”

  “我在洛阳服役三年多,对这片热土有着深厚感情。尤其是,洛阳日报对我有培养之恩,我会永远铭记。”8月8日,申进科来到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参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形成了“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新格局,综合覆盖受众超过6000万。在这里,申进科先后参访了洛阳日报、洛阳晚报编辑部,并与编辑、记者深入交谈。同时,他还到洛阳国际传播中心、洛阳网、掌上洛阳客户端、视觉梦工坊、中央厨房、洛阳日报社史馆参观学习。他直言:“深受教益,感慨万千;报业可期,报人可敬!”

  在担任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的10年间,申进科坚持利用“空军发布”等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民众互动。他说,运用好新媒体是一件必做的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关于如何确保新媒体安全生产传播这一话题,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申进科写的一篇文章指出,“网上好评如潮”的信息,不一定都是正能量。要科学界定和看待“好评如潮”,特别是重要军事信息的披露,要有序、有度、有节,不能单纯看受点赞的多少,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军事行动的顺利和武器装备的安全,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申进科在接受洛报融媒记者采访时说:新媒体的出现,给新闻发布和舆论攻防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要重视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要重视用好新媒体和社交媒体;要重视用好中央新闻媒体,也要重视用好地方新闻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各自所长、各自作用。

  申进科表示,“我们要重视传统媒体,这是一个主渠道;当然也要特别重视新媒体,这是一个新渠道、新平台。可以通过新媒体和更多的青少年、更多的老百姓去沟通。当下,主流媒体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我为洛报集团在变革中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绩而高兴!”

  在洛阳日报编辑部参观时,申进科注意到社会部的标牌上写着一行字:“社”情民意,“会”懂洛阳。这句话,让他感触颇深。

  “我想用一句话,与洛报集团的同志们共勉:‘社’情民意,‘会’懂洛阳,我们一直在路上。”申进科说。

 

  洛报融媒·掌上洛阳客户端记者 李三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