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疤痕就是我们的勋章!” 三尺灶台见证一名炊事员的蜕变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疤痕就是我们的勋章!” 三尺灶台见证一名炊事员的蜕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08 10:05

三尺灶台,梦想开花

 

  ■张鑫磊 张华建

  上个月的一天清晨,北部战区海军某部某中队新兵王枭宇走进炊事班操作间时,一级上士、班长赵文军正用大铲搅动锅里翻滚的米粥,蒸腾的白雾笼罩着他上半身。

  赵文军瞥了王枭宇一眼,说:“赶紧剥蒜,要开早饭了。”

  王枭宇摘下作训帽,沉默地坐在小马扎上。几个月前战术场上震耳的喊杀声,此刻被白粥沸腾的“咕噜”声取代。

  “我想去一线岗位,不想待在厨房里……”王枭宇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

  早饭过后,赵文军匆匆走进中队长刘浩然房间,说起下连以来王枭宇的状态。听完之后,刘浩然沉思片刻,说道:“刚下连的新兵,往往对军营无比憧憬,恐怕很少有人想在三尺灶台上安放梦想……”

  隔天是教育日,刘浩然组织了一场关于岗位价值的讨论辨析。甫一开始,刘浩然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淮海战役期间,炊事员崔良元挑着一筐热腾腾的肉包子误闯敌人阵地,壕沟里的敌军本就又冷又饿,崔良元凭着一筐包子和那句“缴枪不杀”,击溃敌军的心理防线,还带回了一整连的俘虏。

  故事讲完,刘浩然见王枭宇陷入沉思,便紧跟着说了一句:“赵班长,把你的袖子卷起来!”在一阵袖管摩擦声中,赵文军解开作训服袖扣,他手臂上零零点点的褐色疤痕映入大家眼帘。

  “这都是做饭时被油星子烫的……”赵班长声音粗哑,“说实话,当新兵时,我也一心只想着找机会换个岗位,毕竟入伍时是奔着当特种兵来的嘛!但日子长了,随着做饭技术越来越好,看着战友们训练结束充满期待地走进饭堂,尤其是吃起我做的饭来美滋滋的,我心里也甜滋滋的。有一天,当看到带我的老班长胳膊上也有这样的疤痕,我一下子深受震撼……我觉得,这些疤痕就是我们炊事员的勋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后勤保障都是打胜仗的基础。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刘浩然最后总结道。

  讨论辨析结束了,王枭宇慢慢有了改观。除了跟着班长学炒菜煮饭之外,他还经常加班研究菜谱,炊事笔记记了厚厚的一本。一天,他主动对赵文军说:“班长,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老家有一道解暑饮品——海南清补凉,我想做给大家尝尝。”那天,看着大家就餐时满意的笑容,王枭宇成就感满满。

  在随后组织的新兵炊事比武中,王枭宇勇夺“厨艺最佳进步奖”。领奖台上,他发表了一段“滋味十足”的获奖感言:“现在我知道了面团醒发多久做出来的馒头最松软,土豆丝炒多久出锅最合适……我们对练兵备战的贡献,就在于让战友们吃好、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