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07 10:40

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守护和平 续写荣光

 

  ■解放军报记者 杜 娟

  一份份按下红手印的出征申请书、一张张官兵援助非洲民众的暖心照片、一枚枚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走进第78集团军某旅三营荣誉室,名为“蓝盔”的展板映入记者眼帘。这一板块生动讲述了该营两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的经历,以及官兵为守护世界和平作出的积极贡献。

  这支经历过抗日战场烽火洗礼的英雄部队,新征程上建功维和战场,守卫世界和平——一面签满维和勇士名字的战旗上,“百战百胜第三营”7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面英雄战旗,为这支部队注入了“除了胜利无所求,为了胜利无所惜”的精神魂魄。

  1942年11月,佃湖阻击战中,该营前身部队依托现设阵地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寇一次次疯狂进攻。营长郑本炎受伤仍然坚持战斗,教导员韩明曾组织部队奋勇反击。

  凶残的日军调集炮火向该营阵地猛轰,并施放毒气弹。该营官兵顽强战斗,一直坚持到主力到达。经过一天的激战,我军击毙日伪军100余人,并缴获敌“扫荡”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作战计划和地图,为反“扫荡”斗争提供了重要情报。战后,该营被新四军3师授予“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

  昔日烽火虽已远去,但在伟大抗战中锻造出的精神,早已融入这支英雄部队的血脉。从步兵营到合成营,从机械化到信息化……高举这面英雄的战旗,新时代的三营官兵传承先辈精神,在非洲大地续写传奇,为护卫世界和平再立新功。

  26和134,是该营郝营长经常说起的两个数字——2019年,全营遴选26名官兵首次赴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3年后,该营134名官兵又一次踏上维和征程。

  马里被联合国评价为“环境最恶劣、危险系数最高的任务区”。郝营长记得,第一次维和任务期间,他们仅担负营区周边巡逻任务。第二次出征,他们成为防卫步兵分队,巡逻半径扩大了8公里。

  这一变化,带来的风险急剧上升,对官兵能力素质提出了更严峻考验。郝营长一直记得那个火光冲天、流弹横飞的现场:“2023年9月的一天清晨,在距离我们哨位不到1公里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当地政府军营区遭到武装组织的自杀式袭击。”

  “迅速进入战位!”不到200米的冲锋路上,接连发生多次爆炸,官兵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哨位。他们在战机轰鸣声中坚守阵地近9个小时,始终不曾后退一步,直至险情解除,为千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事后,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东战区一名指挥员说:“有中国军人在,我们很安心!”

  百战百胜的背后,是听令而行、护卫和平的责任担当。“为和平出征,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传递友谊、播撒希望,这是我们维和官兵的职责和使命。”张连长说。

  因为中国维和官兵的到来,当地恩丹戈小学的师生们从随时可能倒塌的土坯房,搬进了钢架结构的板房教室。官兵们冒着高温,仅用7天就建起2间教室,将学校的文体设施及围栏修缮一新。

  “这么多年,有许多人从这里路过,只有中国军人给予我们帮助。我们真诚地向你们表达感谢。”当地民众萨勒玛·瓦莱·阿卡丽诚挚地说。

  部署任务区以来,官兵们积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当地学校、医院进行援助,捐赠太阳能发电设备一套、文体生活用品和食物5100余件、医疗物资1000余件,展现了中国军人守卫和平、胸怀大爱的担当。

  “虽然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但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巡逻路上,看到当地百姓热情向我们打招呼,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一级上士康健果说,“我们不仅要把和平希望带给非洲人民,更要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守护正义的理念传递给全世界。”

  从抗日战场到维和一线,“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跨越时空、跨越国界,依然熠熠生辉。2023年8月,营队官兵收到维和任务延期的命令,大家表示:“坚决听从命令,手握钢枪坚守岗位,直至圆满完成党赋予的神圣使命!”

  维和期间,他们累计武装护卫上百次、安全巡逻700余次、哨位执勤上万小时,全体维和官兵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彰显中国军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良好形象。近年来,该营党委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先进一线战斗堡垒”“先进营级党委”,营队被集团军评为“四铁”先进单位。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