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驻训 “黄金期” 如何练就打赢硬功?他们的经历给出答案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驻训 “黄金期” 如何练就打赢硬功?他们的经历给出答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8-04 10:35

空军某部坚持“训保一体”锤炼打仗本领——

跨地域远程机动边走边练

  ■解放军报记者 王 越 特约记者 胡勇华

  战车列阵,引擎轰鸣。盛夏时节,空军某部结合运输保障任务开展一场跨地域远程机动训练,数十台车辆集结后,沿川藏线向高原某驻训地挺进。

  川藏线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完成跨地域远程机动训练,对官兵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车队行至海拔4000多米的一处垭口,道路变得十分狭窄,只能容一车通过。下士黄文旭双手紧握方向盘,小心翼翼地驾车驶过一个又一个险弯。

空军某部组织跨地域远程机动训练。邓世宁摄

  “我们将驾驶训练嵌入任务全程,把每次物资转运都当作实战行动来组织。”该部领导告诉记者,此次训练,单车行驶距离超过3000公里,他们将训练分队与运输分队融合编组,全程嵌入战术背景,设置应急物资运输训练、多种特情处置等环节,将“运”的需求与“训”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为实现军事训练与保障任务同频共振,该部引入运输无人机,积极探索陆空协同保障方法路子。行进途中,车队突然接到指令:前方“道路阻断”,立即展开模拟物资投送。无人机操作手王飞依令操控无人机升空,将物资精准投送至指定区域。车队遭遇大雾天气,无人机又化身空中“千里眼”,实时回传路况信息,引导车队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平稳行进。

  运中训,保中打。该部领导介绍,此次训练紧贴实战需求,将重载驾驶、抗疲劳驾驶等实战化课目与运输保障任务紧密结合,推动练兵实践与战场需求精准对接。

  夜幕降临,“战斗”还在继续。“‘敌’无人机抵近侦察!”接到特情通报,车队立即熄灭车灯,转入夜间闭灯行驶状态。参训驾驶员凭借过硬技术和心理素质,在黑暗中悄然突破一道道防线。

  一路与车队同行,记者看到,特情接踵而至,官兵灵活应对、见招拆招,部队快速反应和应急应战能力得到有效锤炼。

  新疆军区某团携手空军某部展开对抗训练——

  跨军种协同攻防见招拆招

  ■阿合卓勒·努尔兰别克 解放军报记者 李攀奇

  烈日当空,黄沙漫卷。大漠深处某驻训场上,新疆军区某团携手空军某部组织的一场陆空对抗训练激战正酣。

  模拟防空阵地上,各分队快速架设侦察预警网,依托多渠道平台实时共享空情信息。火力单元根据友邻部队通报的“敌”机动态,迅速构建防空火力网。

新疆军区某团地空导弹分队进行实弹射击。张鹤 摄

  “此次训练不搞预案推演,不设固定流程。”该团领导介绍,他们注重引导官兵强化“练即战”思想,实打实提升战场打赢能力,做到“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此次跨军种协同对抗训练,就是要在深化战训耦合中锤炼专业技能和应急应变能力。

  训练现场,地导分队雷达率先捕获“敌”机踪迹。分队正准备拦截时,“敌”机突然释放强电磁干扰,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目标信号瞬间消失。分队指挥员果断下令,采用“隐真示假”方式,用模拟目标吸引对方火力,同时迅速组织抗干扰反制。不多时,目标信号重新出现在雷达屏幕上。待“敌”机进入火力打击范围后,分队指挥员下达作战指令,导弹呼啸而出,精准打击。

  “参训双方互不通报战术意图,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全时戒备状态。”分队指挥员告诉记者。

  “东北方向发现目标,注意搜索!”首轮对抗刚结束,“敌”机再次来袭,借助地形掩护实施超低空突防,防空分队通过多雷达交叉定位进行补盲。双方围绕抗干扰、反突袭、阵地转移等课目轮番展开攻防对抗,充分检验装备技战术性能。

  “以往驻训,我们都是依托靶机自设特情,参数、航线等信息都在掌握中。”该团领导介绍,此次打破军种界限,与空军部队开展互为对手的陆空对抗训练,并现场临时嵌入特情,目的就是使训练最大限度贴近实战。

  该团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立足野外驻训实际,继续探索防空作战特点规律,细化作战单元协同规范,不断提升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

  问需于实战 问计于战场

  ■范恩达

  军事训练是实战的预演,训战一致是开展军事训练必须遵循的法则。今年野外驻训,官兵“练即战”的思想树得更牢了,“时刻准备上战场”的意识更强了,大家全力以赴投入训练,砥砺胜战之能。

  “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军事训练离实战越近,离打赢就越近。然而,采取哪种训练形式、选择怎样的训练环境才能最大限度贴近实战,仍是需要研究的课题。划定训练时间、划分训练场地、预设固定流程的组训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容易将训练场与战场割裂开来,让官兵只熟悉训练、不适应实战。新时代军事训练必须打破训练场与战场之间的壁垒,用战场的坐标系去校准训练“准星”。

  野外驻训,是部队锤炼实战能力、提高打赢本领的“黄金期”。各部队只有坚持问需于实战、问计于战场,让训练中的每个环节都经得起硝烟检验、每道考题都融入实战背景,才能把这一实战化训练的“黄金期”变成战斗力增长的“跃升期”。

  这才是打仗该有的样子

  ■陆军某旅干部 呼翰威

  子夜时分,驻训场上,一场红蓝对抗训练拉开战幕。

  作为红方指挥员,我派出侦察小组,借助夜色掩护展开渗透。然而,侦察小组刚摸清“敌”哨探照规律,就被蓝方移动观察哨发现。接到“位置暴露”的报告,我利用电子沙盘立即调整部署,侦察小组迅速收拢撤离。

  这样的攻防转换,对我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如今,战术考核全程自主对抗是驻训场上的常态,也让练兵备战的硝烟味更浓、逼真度更高。

  但在几年前,情形还并非如此。当时组织战术考核,进攻就是进攻,防御就是防御。从战备等级转换到战斗结束,官兵角色和作战流程都相对固定。一次对抗训练,考核组突然下令转攻为守,全营顿时乱了阵脚:防御阵地选择仓促,分队官兵协同脱节,火力支援行动迟缓……

  “战场哪有‘剧本’给你演?”复盘总结时,一位旅领导说的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今年野外驻训,旅里取消所有预设条件:没有固定地域,没有既定流程,情况处置由指挥员临机决策。实装、实弹、实景成为训练标配,“背靠背”自主对抗与临机导调对抗成为训练的重点内容。

  拂晓时分,红方集中力量发起攻击,蓝方反坦克小组藏在隐蔽处,直扑红方装甲目标。遭到高强度电磁压制,红方指挥通信几乎瘫痪,蓝方侧翼部队抓住时机,直插红方攻击队形。危急关头,一线分队迅速依托残存工事和有利地形建立起环形防御,用密集火力压制蓝方攻击。后方火力单元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对蓝方目标实施火力打击。电光石火间,攻防态势逆转。

  硝烟散去,对抗落幕。看着电子沙盘,我不禁感慨万千:进攻时想着退路,防守时准备反击,这才是打仗该有的样子。

  (解放军报记者 危乔巧整理)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启动联调联试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好莱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