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颜鹏飞
1948年9月,罗荣桓同志在一份有关开展政治工作的文件上批示:“政治工作是支援战争的工作,太多了反而不好。搞政治工作的同志积极工作是好的,但不能过了头,要不然这种积极就是有害的。”罗荣桓当年的这一批示,对当下政治工作如何坚持战斗力标准仍有指导意义。
习主席深刻指出:“对我军来说,政治工作本身对战斗力形成和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探索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战斗力建设的作用机理,把政治工作贯穿到战斗力建设各个环节,融入到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备战打仗是我军的根本职能,是政治工作根本价值所在。对政治干部来说,坚持战斗力标准开展政治工作,既是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立起形象威信的重要途径。政治干部聚焦向战为战,强化战斗队思想、生命线意识,紧紧围绕中心履职尽责,政治工作就能提高服务备战打仗的贡献率,就能打好服务练兵备战的主动仗。
“人总是要有积极性的,当领导的为官一任振兴一方,得有积极性。”然而,凡事都有度,加法不一定能加强,减法也不一定会减弱。拿开展政治工作来说,如果先用战斗力标准量一量,减去“刷存在感”的工作,减去干扰主责主业的工作,减去官兵都反感的工作,反而能激发官兵集中精力投入练兵备战的积极性。这样看似做“减法”的“消极”,其实是做“加法”的“积极”。这样的“减法”做得越好,“加法”效应越明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古田会议决议指出,政治机关、政治训练与军事分离是“一个重大的错误”。长征中的政治工作为什么有威力?周恩来同志给出的答案是:“一切政治工作,要服从整个作战计划,一切政治工作,都要为着前线上的胜利。”1944年4月,《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强调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正是广大政治干部服务作战开展政治工作,才凝聚了军心士气,激发了战斗精神,使我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战斗力上。当前,备战打仗任务艰巨繁重,对政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确保广大官兵练兵热情不减、备战意志不松、打仗导向不偏,需要政治工作助威提气、全面发力。广大政治干部只有跳出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怪圈,努力提高政治工作的“质”,合理控制政治工作的“量”,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备战打仗主责主业上,才能推动战斗力标准在军队建设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真正立起来、落下去。
“改变一个人的行动,不改变他的思想认识,那最终就是徒劳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经验告诉我们,思想深处战斗力标准立得不牢,工作上难免出现“有害积极性”。习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战斗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开展政治工作的思想指南,也是政治干部立起形象威信的实践指导。政治干部是抓教育管思想的,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管思想的要先树牢打仗思想。认真学习习主席重要论述,彻底清理与备战打仗不相符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做法,必将确保战斗力标准、战斗队思想内化于心、见之于行。
战场是最公平的“点将台”,战争是最无情的“评判官”。在冰冷的铁血规则面前,政治工作的成效只能用战斗力标准来检验和衡量。不论是在指挥链上,还是处在建设链、管理链、监督链上,都应把服务备战打仗作为根本职责。应积极探索与练兵备战相适应的工作模式、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通过融入战斗力建设来推动战斗力标准落实。应消除“物理距离”“职能距离”“心理距离”,发挥政治工作“助推器”作用、“融合剂”作用、“校正仪”作用,为练兵备战“实战味”“硝烟味”“火药味”更加浓厚助威发力。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决不搞背离战斗力标准的有害积极性,需要增强制度规定的刚性。哪些政治工作是有害积极性,有关文件规定已列出“负面清单”。当前,政治工作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备战打仗的氛围日益浓厚,进一步推动战斗力标准落地见效,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狠抓落实。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应加大检查力度,畅通民主渠道,强化监督问责,对搞有害积极性的政治干部及时批评教育,进一步增强新体制下政治工作与其他工作聚焦备战打仗的合力,推动政治工作回归本真、重拾威信、发挥威力。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