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言出必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鲜明风格。习主席近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事情说了,得听到落地的回响,看看落实得到底怎么样。”“得听到落地的回响”,蕴含着如何落实的方法论,体现了实干笃行的担当精神,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和事业成功的根本路径,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所在。“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抓而不紧、落而不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部队是要打仗的,更要在落实上较真碰硬、不打折扣。1957年,彭德怀同志在批评某部党委工作落实不力时严肃指出:“光安排工作,不挽起袖子一个个抓到位,比不安排还坏……这样的党委战士咋能服气,是不能带着部队打仗的。”
“落地的回响”是“挥锤敲钉”的叮当声。习主席曾在《之江新语》中鲜明提出“抓落实如敲钉子”的重要观点: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这生动而形象地告诉我们,小到推进具体一项工作,大到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都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锚定目标、真抓实干,稳扎稳打、有板有眼,深入而持续地抓好落实。
“落地的回响”是“滴水穿石”的嘀嗒声。习主席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多积尺寸之功,才能收到滴水穿石之效。抓落实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少些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空想,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见成效不撒手,不获全胜不收兵。
“落地的回响”是“马上就办”的承诺声。30多年前,习主席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良弓在手,贵在速发。“马上就办”,重在“马上”,贵在“办实”。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容不得我们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上下功夫,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落地的回响”是“群众满意”的欢笑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我军来说,上级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官兵感受最深。落实得好、落实得快,官兵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官兵就会有反映。习主席对各级带兵人反复叮嘱:“要坚持士兵至上、基层第一,真正关心关爱官兵,始终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军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常看官兵“脸色”,多听官兵呼声,“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党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