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乍得陆军中校 伊 萨
尽管我的家乡在非洲,但我对中国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十分亲切。2024年9月,我第3次来到中国,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留学。相较于前两次,这次来华我尤为惊喜。来中国留学前,我刚刚完成了在马里任务区的维和工作。在那里,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国的维和官兵。没想到很快又能与中国军人打交道。
我在马里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主要负责收集各个任务营区的后勤保障需求,协调相关物资。每次与中方官兵沟通,我都能迅速得到反馈。“和中方沟通最顺畅、最省心”,成为我们工作小组的共识。随着我与中国军人接触得越来越多,中国爱好和平、亲和友善的形象也愈加清晰。我经常看到工作电脑上的提示信息——中国维和分队正在某个社区执行任务。除了完成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外,中国维和分队还经常主动与联合国机构和当地政府联系,前往周边村镇开展疾病防治知识普及、捐赠生活学习物资等人道主义活动,给当地民众送去健康与温暖。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行动,与一些西方国家“国强必霸”的逻辑完全不一样。老师告诉我,和合共生、美美与共是中华文明一直传承的理念。如今的中国,更是秉持真实亲诚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积极履行大国担当。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有35年,目前不仅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在中国生活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越来越发现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已经深深体现在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之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17日,学院组织我们留学生参观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听到讲解员讲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时,我和很多同学都感到愤怒。同时,我们也被中国人民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精神所震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仅有17岁的号手吹响军号向大部队传递敌人偷袭的信号时,不幸牺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中国建立的许多纪念馆,可以让现在的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珍爱和平。
在中国的帮助下,非洲在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高度契合非洲关切,为非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年5月,中国援助乍得的恩贾梅纳体育场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我们国家第一座可以承办非洲杯赛事的综合性体育场馆,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通过承办体育赛事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相信,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军队的和平足迹越走越远,和平的阳光也会照亮世界上更多地方。
(孟浩、解放军报记者程安琪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