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决不能“基层不说我不问、基层不提我不管”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决不能“基层不说我不问、基层不提我不管”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7-21 09:51

  ■苗健 马子斌

  “基层至上、士兵第一”,从来就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习主席曾多次强调,“要满腔热情关爱官兵,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不断增强官兵的获得感”。对于领导干部和机关来说,就要主动为官兵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决不能“基层不说我不问、基层不提我不管”。

  “将之求胜者,先致爱于兵。”关心基层官兵,就是关心部队战斗力;把基层官兵放在心上,就是把强军兴军放在心上。习主席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指出:“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事情虽小,却关系官兵切身利益。“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能否设身处地、用心用情地办好基层官兵“天大的小事”,看似是工作方法、领导艺术问题,实际上是工作作风、群众立场问题。

  “不爱征戎儿,岂可执帅印。”满怀热忱为官兵排忧解难,其意义有时不仅仅在于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更在于能够催生“可与之赴深溪、可与之俱死”的热血情怀,能够激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心勇气,能够形成“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战斗合力。朱德同志曾说:“给战士站岗、盖被子,这些不起眼的事情包含着中国革命的成功。”相反,滑铁卢大败后的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南部的一个小岛上。在反思自己为何打败仗时,他发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叹息:“好久没有和前线的战士一起喝汤了!”

  基层官兵不说不代表没有问题,基层官兵不提不代表没有需求。然而,个别领导干部脱离基层、脱离官兵,不关心基层官兵的冷暖疾苦,有的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身在兵中不知兵;有的“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就是事难办”;还有的面对官兵的急难愁盼不热心、不用心、不尽心,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这种态度、作风和做派,伤害的是官兵关系和军心士气,影响的是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变“心上事”为“上心事”。领导干部和机关要想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就必须始终把基层官兵的冷暖放在心上,不因事烦而畏难、不因事小而不为,让基层官兵的“心上事”成为领导干部的“上心事”。应强化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从思想根子上解决好为谁服务、为何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应带着感情和温度做工作,真诚倾听官兵呼声、真实反映官兵愿望、真情关心官兵疾苦,积极主动为官兵着想,想方设法为官兵分忧。借鉴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沉到一线“解剖麻雀”,真正走近官兵、融入官兵、读懂官兵,全面深入了解官兵真实需求和现实困难,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画好破解难题的“同心圆”。

  变“解释好”为“解决好”。面对基层的难题,领导干部和机关当然需要解释清楚,但更需要雷厉风行地解决到位。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解释好”有利于让官兵了解情况,打开“心结”,消除怨气。尤其对于那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耐心解释赢得理解十分必要。但是,“解释好”不等于“解决好”,“解决好”才是治本之策、务实之举。说一千道一万,解决问题是关键。光说不干,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对于基层官兵来说,再合理的解释,都不如一次认真的解决。领导干部和机关应拿出“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撒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的劲头,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努力把官兵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解决到位。

  变“一事一办”为“一办一类”。“凡事有其要,执其要者事成。”制度能起到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解决好官兵的急难愁盼,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既要立足眼前,解决好官兵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善于抓住典型案例,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努力做到“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特别应打通政策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改革效能和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进一步增强官兵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内蒙古达拉特旗:沙海变“蓝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