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军探索形成军事训练保障新模式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我军探索形成军事训练保障新模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7-21 09:49

适应现代化练兵和战斗力生成需要

我军探索形成军事训练保障新模式

 

  编者按

  习主席强调,要强化训练保障,优化布局、完善要素、创新方式,构设逼真练兵环境,加快构建高水平训练保障体系。近年来,我军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加速构建,全军实战化训练难度强度不断增加,对训练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全军各级积极转变保障理念、创新保障模式,加快构建高水平训练保障体系,以保障模式变革支撑部队练兵备战,驱动训练转型升级。

  解放军报讯记者李琳、特约记者吴旭报道:日前,记者走进多个部队训练场发现,我军训练保障模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陆军某合成训练场依托“公物仓”保障部队训练,实现一次采购、多次使用,一家购置、多家共用;空军某训练中心联动7个省市10余个场地,统筹调动各类数据模型和算法,实现联合作战力量在多维空间进行对抗训练……官兵告诉记者,新的训练保障模式在部队加速推开,“一点用、体系动、全域保”的理念正深入人心,训练保障效益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军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加速构建,全军实战化训练难度强度不断增加,对训练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全军各级积极转变保障理念、创新保障模式,着力破解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构设不真、综合质效不高等矛盾问题,以保障模式变革支撑部队练兵备战,驱动训练转型升级。

  记者从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获悉,为构建与“基础—合成—联合”军事训练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训练保障新格局,他们以驻京部队训练场地建设为样板,全面整合共同基础、兵种专业、战术行动和实弹训练场,探索走开“体系建、共享用、精细管”方法路子,打造新型训练场地体系。按照全军“一盘棋”标准,构建形成五级训练基地场地体系,推出覆盖建、用、管各环节的“三级保障运行模式”——

  基础训练按标准就近就便保障,聚焦“集约专修”,在全面规范旅团级以下部队训练条件建设基础上,根据全军营区及训练场分布位置、疏密程度等,划设若干保障圈,统合好就近资源,实现在营区或周边就能完成基础训练。

  合成训练跨军兵种区域共建共享保障,聚焦“编组对抗”,厘清建制内和跨军兵种供需对接的职责权限、方法路径,指定军级以上单位牵头、分方向建立跨军兵种协作区,推动重要资源跨域共享、零散资源区域共享、稀缺资源军地共享,实现训练资源合理分配、高效利用。

  联合训练虚实结合全域体系保障,聚焦“体系聚优”,通过一体构建训练网信架构,推动训练场地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多级实时、异构互联、虚实结合的统一训练空间,构设大场景、多维度、跨领域训练环境,支撑部队开展一体化联合训练。

  前不久,记者在全军训练场地建设观摩交流活动现场看到,多个单位深入交流训练场地区域统建、数智赋能、开放共享等经验做法,集中展示驻京部队10余个训练场地环境构设运用的典型案例,演示全军多个典型练兵环境、对抗训练条件、检验评估手段。现场观摩的官兵普遍反映,这次活动让大家既看到了“样板”,也学到了“门道”,对打破建制壁垒推动统建共用、构实训练环境支撑练兵备战,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近年来建设发展,全军训练条件有了根本变化,‘科技+’‘网络+’训练手段越来越丰富。”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训练局领导告诉记者,如今,与新的训练保障运行模式相配套的法规标准体系已基本构建形成。下一步,他们将抓好试点成果向全军推广转化,尽快实现训练条件由条块分割自建自用向集约高效统建共用转变、由传统实装实弹和实体建设保障为主向虚实结合为主转变、由单一条件设置向构设复杂逼真战场环境转变、由跟进服务保障向牵引驱动训练创新转变,加快构建我军高水平训练保障体系。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