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落幕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落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7-20 09:47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邢晨廖彬华)7月19日上午,“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落下帷幕。7月15日开幕以来,20余个国家50余个狙击小组展开了激烈角逐。

7月19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闭幕,各国参赛代表在现场列队。侯崇慧/摄

  此次竞赛以务实合作为主旨,以“锻造特战精英、务实合作交流”为主题,按照“继承经典课目彰显品牌性、借鉴真实战例增强实战性、增设远距狙击提高挑战性、融入中国元素突出原创性”的思路,区分精准基础狙击、典型场景狙击、综合战斗狙击、极限挑战狙击4个类别设计12个竞赛课目,按照同课目同场竞技、多课目同步展开、多场地交叉轮换的方法组织实施。

  “融入实战背景的竞赛课目设置,实现了赛场与战场的无缝对接。”在“解救人质精准狙击”课目竞赛现场,中国武警参赛选手朱家红调整好姿势,目光透过瞄准镜不停地在几个车窗口游动,等待“歹徒”现身。突然,目标在左侧车窗闪现!肌肉记忆驱动他的食指完成微调、预压、击发!凭借默契配合,朱家红和队友在这个课目的比拼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朱家红深有感触地说,聚焦实战背景瞄准未来战场、强化专攻精练,才能让每一颗子弹穿透战场的迷雾直击制胜的“靶标”。

  7月1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参赛队员正在进行“远距离挑战狙击”课目竞赛。侯崇慧/摄

  “借鉴实战案例增强实战性是此次竞赛的一大特色。”武警部队参谋部主办局领导告诉记者,本次竞赛狙击距离更远,挑战狙击课目,最远射击距离可达2000米;人装结合更多,将无人机空中侦察、突击车陆上掩护、冲锋舟水上渗透等人装协同与狙击作战紧密结合;技战协同更紧,小组狙击课目全程贯穿精确指挥、精密协同、精准打击;实战氛围更浓,按照靶标外形相近、地形选择相似、条件构设相当的思路布设竞赛场地,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战斗场景;文化融入更深,在课目名称、靶标设计、狙击阵位上融入了更多中国文化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锋刃”竞赛课目体系。

  科技赋能,让竞赛全程可视、公正透明。他们在前一届竞赛的基础上,迭代升级智能裁评系统,通过人脸识别与二维码双重验证检录,实现命中效果远程可视、成绩评定系统生成、排名打分现场公布、比赛成绩实时显示,让每名参赛选手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射击情况、得分情况。如果参赛选手对成绩有异议可以及时申请复核,保证第一时间能够发现问题,做出公平公正的裁评。

7月1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中,翻译为外方队员答疑解惑。侯崇慧/摄

  “一切比赛都在阳光下,你的每一枪,都在无数‘眼睛’的公正注视下被精确捕捉。”古巴选手奥马尔·加西亚·苏萨对中国采用的智能裁评系统赞不绝口,这套系统具备信息录入、智能评分、录像监控等功能,120多个靶位高清摄像机覆盖了暗箭刀锋、百步穿杨、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远距离挑战狙击等7个竞赛场地,让竞赛裁评更快、更准、更公平公正。奥马尔·加西亚·苏萨告诉记者,“竞赛参与国家多,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举办多个课目,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参赛选手普遍认可,除主办方组织严密外,科技创新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锋刃”搭建的,不仅仅是一个比拼技艺、一较高下的擂台,更是一个取长补短、互学互鉴的平台。世界各国顶尖狙击手在这里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分享的实战智慧,最终都将融入到各自军队实战化训练当中,转化为更强大的制胜能力,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守护人类共同的和谐安宁。赛场休息区旁边的空旷场地上,柬埔寨选手陈·索菲普用手比划着,介绍他们小组狙击时高效、隐蔽的专用手语沟通系统,陈·索菲普通过翻译告诉记者,尽管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在每一个课目的比拼中,与世界各国狙击精英切磋技艺、交流情感,情谊得到迅速升温。“这是一次学习之旅、交流之旅、友谊之旅!”

  7月1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各国队员在参加完“渗透狙击”课目竞赛后合影留念。侯崇慧/摄

  据悉,“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是武警部队主场承办的多边军事交流项目,是武警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和国际军事合作的重要品牌,以两年一届为组赛周期,旨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厚植感情友谊,持续推进战斗力建设,与世界各国军警宪部队一道,共同完成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任务。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