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锋刃-2025”见闻之三:智能裁评辨毫芒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锋刃-2025”见闻之三:智能裁评辨毫芒

来源:光明网2025-07-18 10:23

智能裁评辨毫芒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见闻之三

 

  作者:邢晨 廖彬华 张永清

  天山北麓,空气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竞赛的“百步穿杨”课目现场,骤然响起的枪声如密集鼓点,打破了戈壁的沉寂。12名狙击手凝神屏息,几乎同时射向近百米外的目标——印有4枚直径仅4.5厘米、中心方孔边长1.5厘米的铜钱靶。

“锋刃-2025”见闻之三:智能裁评辨毫芒

  7月15日下午,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参加“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各国参赛队员在“百步穿杨”课目竞赛中。(侯崇慧 摄)

  最后一发子弹的余音还在戈壁滩上空回荡,白俄罗斯选手安德烈·卡夏纽克目光没有投向远处的靶纸,而是径直走向赛道裁判。一台轻薄的手持平板递到他眼前,上面清晰展示出他的半身照、专属二维码信息以及四发子弹弹着点的高清放大图。

  每一个弹孔都被智能系统精准框定、标记:命中内边线、外边线、不擦内外边线、不擦外边线,对应的分数自动生成、累加,最终成绩为60分。“命中区域判定清晰无误。你无法质疑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安德烈·卡夏纽克快速滑动确认,指尖在最终成绩栏下方郑重签下电子签名。评分、核实、登记,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

“锋刃-2025”见闻之三:智能裁评辨毫芒

7月16日上午,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中,参赛队员签字确认成绩。(侯崇慧 摄)

  “不仅狙击需要精准,裁评也需要精度。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挤干成绩的水分,才能确保竞赛公平公正公开。”武警部队参谋部主办局领导介绍,他们在前一届竞赛的基础上,迭代升级智能裁评系统,通过人脸识别与二维码双重验证检录,实现命中效果远程可视、成绩评定系统生成、排名打分现场公布、比赛成绩实时显示,让每名参赛选手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射击情况、得分情况。如果参赛选手对成绩有异议可以及时申请复核,保证第一时间能够发现问题,做出公平公正的裁评。

  精度,在这里被丈量到毫厘。记者看到,身着橙色背心、手持移动裁评终端的赛道裁判遍布各个射击阵位,120多个靶位高清摄像机覆盖了暗箭刀锋、百步穿杨、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远距离挑战狙击等7个竞赛场地。

  “这套系统主要包含显控单元和裁评软件,通过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靶标画面的实时显示,竞赛成绩系统汇总。”现场赛道裁判梁晨晨介绍,每轮比赛结束后,系统会依据靶标命中情况、命中环数、比赛用时、违规扣分等信息,自动生成单课目个人排行榜、单课目团体排行榜、个人综合排行榜、团队综合排行榜等数据,能满足裁评数据系统汇总、按需抽取和视频流实时推送等需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隐蔽、跃进、匍匐……中国陆军选手杨健山在“综合战斗狙击”课目中身手敏捷,干脆利落。课目主裁判张浩手持移动终端,调取靶标段、射手端以及空中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将这些动作细节尽收眼底。

  只见他和队友迅速占领2号射击阵地,调整呼吸,推弹上膛。“叮!”子弹精准命中钢板半身靶的脆响,甚至都能通过系统清晰传回。

  “综合战斗狙击”课目,选手需要依次跃进至丛林、巷道、屋顶等5个射击阵地,运动距离1100米,各类射击目标24个,执裁难度很大。张浩告诉记者:“如果靠裁判员两条腿追着选手跑,既危险又难免疏漏。现在无影的‘电子裁判’的覆盖,让执裁的盲区与风险消弭于无形。”

  靶标感应器、高清摄像头、无人机航拍,多角度视频流实时汇聚于终端,让选手的每一个战术腾挪、每一次冷静击发、每一颗子弹的精准落点,都同步“刻录”在案。

  这份“刻录”的力量,不仅服务于裁判,更延伸至场外。今年,武警部队还创新配备了赛事直播导播系统,涵盖视频采集分系统、导播切换制作分系统、现场呈现分系统、音频制作系统及扩声分系统和通信传输系统,能够实时直播比赛情况。

  在观礼台前和各个赛场的茶歇区,巨大的主屏幕上,画面在导播的精准调度下流畅流转:忽而是选手第一人称视角,让观众沉浸于瞄准镜中的心跳时刻;忽而切到无人机俯瞰,展现复杂课目如棋盘般的赛场全貌;忽而给出靶标特写慢放,子弹撕裂空气、精准靶标的瞬间被定格……

  场上的翻译有时会结合实时跳动的选手信息,对竞赛课目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分析,将这场高精尖的军事竞技,解构为一场可感可知的巅峰对决。“多角度的画面切换和专业讲解,带来了更具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的全新体验!”一位观众感慨,将曾经封闭专业的军事较量,以直观、动态、充满张力的方式推送至台前,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而所有这些画面、数据、成绩,赛场上的每一秒光影与每一次心跳,都被信息存储回放系统如同永不消失的“数字底片”完整封存。“从选手刷脸检录那一刻起,到最终电子签名确认成绩,全程音视频、操作数据、靶标反馈,多重备份,云端存储,随时都可调取、回放。”通信传输员刘琛套指尖轻点,系统界面流转,参赛选手的多项数据跃然屏上。他介绍,这不仅是为可能出现的争议提供铁证,更是赛后复盘、战术研究、教学精进的宝贵“金矿”,让每一次枪响的价值得以延续。

  在那张布满弹痕的铜钱靶纸前,百步穿杨课目副裁判修国璐向在场记者介绍这个课目的评分标准:完全命中铜钱中心方孔且不擦内边线计25分,命中铜钱内边线计20分……他一边介绍一边指着弹着点散布的靶纸,“如果靠人眼分辨子弹是否‘压线’,则可能存在争议。”如今,争议被算法平息。“我们提前将铜钱的精确尺寸、判定区域的毫厘标准,都‘编码’进系统。”他拿起一旁的平板电脑作对比。

  “规则转化为算法,为裁判装上了‘透视眼’和‘稳定器’,让肉眼难以捕捉的毫厘之差,在像素和数据的‘刻度尺’前被清晰衡量。”修国璐说。古巴选手奥马尔·加西亚·苏萨对此竖起了大拇指:“一切比赛都在阳光下,你的每一枪,都在无数‘眼睛’的公正注视下被精确捕捉。”

  科技赋能托举公平与效率。武警部队参谋部主办局领导说:“利用技术手段打造公平的竞赛环境,目的是让狙击手们关乎技艺、意志与勇气的巅峰对话,回归最纯粹的竞技本质,让这里的每一份成绩更快更精准更公平地反映射手真正的实力。”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