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谈心交心是我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家宝,是知兵爱兵的有效抓手,更是带兵人的必备基本功。要让谈心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防止事与愿违。本期“特别关注”,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有关谈心频次与时机的故事,希望能够给一线带兵人带来启示。
贵在经常,不搞“心血来潮”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陶 磊
谢 岩绘
“怎么突然找我谈心,不会是因为那件事吧……”这天,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战士刘英建一边走出连部,一边内心忐忑地嘀咕。
前两天,因为对组训方式持不同意见,刘英建与班长王浩然在训练场上拌了几句嘴。虽然是出于好心,但当面顶撞骨干总归有些不妥。事后,他原本想向王浩然道歉,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就等来了指导员的谈心。
“对连队的氛围怎么看”“对密切内部关系有什么意见”……指导员的问题一个个抛出,刘英建强装镇定,心里早已不是滋味:“早不谈晚不谈,偏偏这个时候谈这个话题,肯定是班长气不过,跑去‘告状’了。”
谈心结束后,刘英建径直找到王浩然:“班长,我这人心直口快,上次是我不对,我道歉,但这点事情,没必要闹到指导员那里吧?”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王浩然一头雾水。了解始末后,他急忙解释自己从未和指导员说过此事:“当时就是话赶话,你也是为了改进训练,我怎么可能向指导员‘告状’呢?”
“那这事是谁说的?”眼看刘英建还是半信半疑,王浩然索性拉着他一起去找指导员问个明白。
然而,事情的真相让三人都感到啼笑皆非——指导员正在准备一堂以“巩固和发展良好内部关系”为主题的教育课,因为刘英建为人耿直、知无不言,就想从他那里摸摸情况、找找灵感,没承想刚巧引发了这场误会。
无独有偶。此前,该旅组织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要求带兵人随机找官兵了解思想动态。然而,原本阳光开朗的列兵王小龙,在与排长谈心后便陷入不安之中,原因是下连这么久,排长还是第一次正式找他谈心。
“为什么突然和我谈?连队不会把我当作‘重点关注人员’了吧?是我做错了什么吗……”一连串问号涌上心头,自此王小龙背上了“思想包袱”,直到得知此次谈心是旅里统一要求,自己只是被随机选中,他才放下心来。
“谈心本是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为什么会让一些战士感到突然和不安?”这两起因谈心引发的负面效应,被知情者带到旅政工会上。大家交流讨论认为,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是因为部分带兵人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不经常”,往往等到重要时间节点、遇到特殊情况或是出现问题时才“心血来潮”,搞“突然袭击式”谈心,导致官兵对谈心产生误解,认为“谈心必有事”,甚至因此出现抵触情绪和畏惧心理。
“谈心交心重在结合日常工作需要随机开展,决不能当作任务、流于形式。”会后,针对部分带兵人疏于谈心的问题,该旅党委明确要求常态化落实谈心工作,将定期谈心与随机谈心相结合、单独谈心与集体谈心相结合、专题谈心与闲聊谈心相结合,着力推动谈心交心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在此基础上,他们组织经验丰富的一线带兵人传经送宝,让大家切实掌握行之有效的谈心交心招法。
“我想留队,可她让我退伍……”前不久,某连战士小李因进退走留问题与未婚妻发生矛盾,影响了训练工作。小李在谈心中主动汇报情况,连队干部积极进行调解,向小李未婚妻讲清各类拥军优属暖心政策,打消她的后顾之忧,二人很快和好如初。
选准时机,切莫“无的放矢”
■第78集团军某旅干部 刘越川
谢 岩绘
今年年初,我来到连队任职。为尽快了解战士、融入集体,我将谈心工作作为获得大家信任的“敲门砖”,一有空闲就找人聊天,休息时间也不忘摸排官兵思想情况。然而,一段时间过去,战士们不仅没有对我敞开心扉,有些同志甚至开始躲着我,这让我既尴尬又不解。
也许是察觉到了我的烦恼,一天晚饭后,班长毛鹏与我聊了起来:“这几天看您总是闷闷不乐的,有啥烦恼跟我说说?”乍一听到这话,我感到有些惊讶:自上任以来,都是我去找别人谈心,类似的话说过无数次,还是头一次“被谈心”。
毛鹏是老班长,带兵经验丰富,平时话不多,可每次开口都能说到重点。他既然找上门来,我自然要好好取经:“毛班长,谈心交心有没有什么技巧?为什么我尽力想和大家多聊聊,大家却不领情呢?”毛鹏嘿嘿一笑:“您的问题,就在于‘用力过猛’了。”
见我面露不解,毛鹏继续说道:“还记得上周您找小林谈话吗?”
当然记得。当时,体能训练结束,我看小林一个人往宿舍走,便拉住他询问近况,直到晚饭前才结束谈话。
“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一脸疑惑地问道。
“小林原本是想利用那段时间洗澡的。”原来,一般情况下,大家会利用晚点名后到熄灯前的一段时间洗漱,但小林那天晚上要出公差,担心自己回来得太晚,便想在体能训练结束后提前洗澡,没承想被我打乱了计划。
“还有那次,您找小李谈心……”随后,毛鹏又告诉我,上个月,我在体能训练前的空闲时间找小李谈心,导致他没时间热身就上杠训练,造成手腕扭伤,休息了一周伤势才好转。
听毛鹏道出原委,我愣在了原地。我原以为抓住一切机会谈心是尽职尽责的表现,却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见缝插针”竟给大家带来了额外负担!
见状,毛鹏话锋一转,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刚担任班长时,他为了提振士气,在野外驻训期间,利用午休时间开班务会进行动员。下午展开训练时,班里不少战士反而状态不佳。他起初认为这些同志故意和他作对,直到连长提醒他不要过多占用战士休息时间时,他这才反应过来,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
“谈心谈什么很重要,何时谈同样重要,太过急躁、不分时机场合,容易适得其反。”毛鹏指了指远处的战友,开始细细梳理:三班副班长每次跑完五公里武装越野后都喜欢坐在单杠下休息,总结班里同志的表现,这时很适合找他了解大家的训练状态;四班的小陈喜欢在晚饭后绕着器械场散步,这时候找他聊,他能说上半个钟头……
“这些都是你总结出来的吗?”我好奇地追问。
“不需要刻意总结。大家整天生活在一起,只要你留心观察、真心关注,自然就会发现。”毛鹏的话,让我找到了工作方向。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努力做个“有心人”,对身边人身边事格外关注,确保谈心交心有的放矢。一次体能考核结束,我发现战士小王没与大家一起休息,而是独自在单杠上加练,于是上前搭话:“这么努力?”
小王翻身下杠,抹了把汗,眼里闪着光:“我想参加旅里的比武,您看我行吗?”
我听出他声音里略带不自信与纠结,便鼓励道:“就冲着你主动加练的劲头,肯定没问题!”
接着,我和小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开了,听到了很多他此前不愿说的心里话。
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谈心交心有时真的不需要郑重其事、拉开架式,不失时机地随便攀谈几句,反而能打开战士心扉。
(王麒淞、赵莹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