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疆军区某部建设“公物仓”服务驻训部队——
高原驻训告别“搬家式”保障
■王松刚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高原驻训再也不用‘搬家式’保障了。如今,部队驻训所需的野战帐篷、伪装网、制氧机等公共物资,都可以到驻训地‘公物仓’领取。”
近日,陆军某旅赴高原驻训。该旅保障部负责人介绍,驻训展开前,他们预先向新疆军区某部申领所需物资;部队抵达后,直接到该部建设的战训器材“公物仓”领取。按照新的保障模式,官兵驻训“轻装上阵”,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节省了安营驻扎时间。
新疆军区某部官兵检查“公物仓”中储存的物资。杨东承摄
过去,部队到高原驻训,普遍面临各类物资器材保障难的问题:每次驻训前,各营连都要提前准备物资,从办公用品到维修工具,从文体器材到生活物资,光是装车就要费很多时间;驻训结束后,不少物资需要运回去,又要消耗官兵大量时间和精力;部分器材运输成本高、重复利用率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为更好地聚焦服务练兵备战、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共享共用,全军在部分单位开展“公物仓”服务保障机制试点建设。作为试点单位之一,新疆军区某部探索建设的“公物仓”,自运行以来持续为驻训部队提供物资保障,有效解决了驻训部队的保障难题。
该部保障处处长介绍,“公物仓”里每件器材都有“电子身份证”,驻训部队从申领到回收全程“数字化记录”;“公物仓”信息系统平台还能实时分析驻训点物资存储情况,方便上级动态调整物资储备,有效发挥了减负担、控成本、增效益作用。
正在高原驻训的陆军某部某营马营长告诉记者,通过“公物仓”领取物资,连队高原驻训物资运输量减少60%;过去需要运输车队保障的非作战物资,如今基本实现“零携带”;从“公物仓”申领的“集装箱房”等模块化设施,使驻训营区构筑时间压缩大半,大幅提高了驻训效率。
驻训“公物仓”建成后,“弥散式制氧机”“高原暖风机”等物资利用率明显提升,帐篷、伪装网等器材周转率提升70%,有效杜绝了重复采购情况,加速了物资循环利用。这种“部队轮转、物资不动”的保障模式,让驻训部队真正实现了“放下行囊,即上训练场”。
驻训物资“一键调拨”
■陆军某部“公物仓”管理员 许雨生
清晨,我走进“公物仓”,打开管理信息系统,屏幕上跳出数十条物资请领信息:某旅需20顶野战帐篷、某边防营申请30套便携式桌椅……
这又是忙碌的一天。担任“公物仓”管理员以来,我每天承担的任务比以往成倍增加。但对请领物资的驻训部队而言,“公物仓”给他们带来的却是全新的“减负”体验。
前期,为切实减轻驻训部队保障负担,在上级指导下,单位在驻训场附近搭建了“公物仓”,申请了专项采购经费,不断充实物资储备。现在,驻训部队只需携带核心装备前来,其余物资均可按需申领。
库房内,货架按物资类别分区排列,我们查找、取用都很方便。文体器材区里,摆放着篮球、吉他等文体用品;维修工具区内,不同规格的扳手、电钻等整齐排列;野营器材区里,摆放着便携桌椅、野战发电机等大件物品……不仅如此,我们还不断扩大物资种类,将模拟训练系统、智能靶标等训练器材纳入共享范围。
为确保高效管理这些物资,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一套具备申请受理、物资查询、在线审批等功能的“公物仓”管理信息系统,将所有物资“打码贴标”,形成“一物一码”数字化管理模式;引入穿梭式货架系统,实现从人工搬运到机械化作业的转变,大大缩短了物资出入库时间;建立“物资使用信用评价体系”,对按时归还、维护得当的部队给予优先调配权,对损坏或超期不还的单位进行通报,形成“共享—维护—共享”的良性循环保障模式。
单位还组织了多轮操作业务培训,让我和战友们更快适应新的保障模式。如今,驻训部队只需在系统中提交需求,值班管理员就能实时查看库存状态并精准调配,实现驻训物资“一键调拨”。
夜幕降临,我一边清点部队刚归还的物资,一边将这些物资录入系统。明天还有部队要来领取物资,我得确保万无一失。
(陈剑整理)
做好“减法” 轻装上阵
■陈小菁
高原驻训告别“搬家式”保障、驻训物资实现“一键调拨”……全军“公物仓”建设试点运行以来,驻训保障呈现越来越多新景观。
过去,不少部队存在“求人不如求己”“宁可不用,不可不带”等想法,驻训时携带过多物资器材。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物资准备、运输、撤收上,就难以将全部心思精力投入练兵备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2022年开始,为加快构建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聚焦服务练兵备战、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共享共用,全军在部分单位开展“公物仓”服务保障机制试点建设。按照这一机制,驻训部队只需携带足量的核心装备即可,野战营具等公共物资均可按需预定、就地领取,驻训物资携带量大幅减少,真正实现轻装上阵。如今,“公物仓”已成为闲置资产的“增效仓”、部队驻训的“减负仓”、一库多用的“共享仓”、支撑备战的“补给仓”。
实践证明,“公物仓”服务保障机制是科学管理资产的一种好方法,是弘扬勤俭建军传统、减少重复购置和浪费、挖掘资产保障潜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充分利用好这一服务保障机制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建仓方式、规范管理形式、完善运维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公物仓”减负担、控成本、增效益作用,为练兵备战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