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时更长却被表扬?伪装网两面同时用体现谋打赢“活思维”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用时更长却被表扬?伪装网两面同时用体现谋打赢“活思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7-16 09:58

隐蔽伪装考核,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5班灵活应变——

一张伪装网,两面同时用

 

  ■刘 含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 轶

  这天,正在野外驻训的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组织了一次隐蔽伪装考核。考核结束,连长李成昊在讲评时对5班车组的表扬,引来一些官兵质疑:“都没有被‘敌’发现,但5班用时比我们长,他们怎么还能受到表扬呢?”

  “5班虽然不是用时最短的,但在规定时限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伪装网,取得了更好的伪装效果,值得表扬。”李成昊解释说。

  时钟回拨到半个多小时前。彼时,该连正在机动,李成昊随机下达指令:“敌”无人机侦察,各车组迅速寻找有利地形,进行隐蔽伪装。

  接到指令后,5班班长王帅过立刻观察周围环境,发现道路左前方地势起伏明显,利于隐蔽伪装,随即向车组下达命令:“加速向左前方机动。”

  到达选定位置后,在王帅过的带领下,车组成员立即着手搭设伪装网。

  该连配发的伪装网有两个面,一面颜色偏绿、一面颜色偏黄,分别适用林地、荒漠等不同地形地貌。5班选择的隐蔽地点靠近道路,附近植被稀少,零星分布着一些低矮灌木丛,地面呈现土黄色。在这种情况下隐蔽伪装,通常将伪装网颜色偏黄的一面朝上,5班最初的选择也是如此。

  拆网、覆盖、撑杆、塑形……5班很快搭好了伪装网。然而,就在王帅过准备向排指挥员报告完成考核时,副班长郭士奎连忙出声制止:“班长,我觉得还有问题!”

  原来,细心的郭士奎在做最后检查时发现,临近灌木丛的土壤呈深褐色,与伪装网色差较大,如果不做处理,有暴露目标的风险。

  “要不,我们把伪装网翻过来,将旁边的灌木丛整个包住?”郭士奎建议。另一名战士接着补充:“再折一些灌木枝插在伪装网上,效果会更好。”

  听着大家的发言,王帅过没有立即决断。他抬眼观察周围环境,又仔细翻看伪装网,陷入了沉思:附近灌木丛分布零散、大小不一,面积不超过半张伪装网。如果把整张伪装网都罩在上面,反而显得突兀,更容易引起“敌”无人机的注意。

  时间所剩不多,如果重新选择隐蔽地点,肯定会超时。情急之下,王帅过脑海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单独使用伪装网的哪一面效果都不理想,能不能同时使用两个面呢?”

  “班长,以前从没这样用过,能行吗?”王帅过话音刚落,质疑声随之而来。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王帅过下定决心。

  随后,5班开始调整伪装网,完全遮住装备车辆后,他们把颜色偏黄一面的一部分翻过来,覆盖灌木丛附近的土壤,使之尽可能与周围环境一致。完成隐蔽伪装没多久,他们就看见一架无人机从远处飞了过来。

  伪装效果究竟如何?王帅过心里有些忐忑。直到复盘讲评,连长提出表扬,他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其实,李成昊早就注意到5班的“异样”——他们本来速度最快,但完成伪装后并没有立刻报告结束考核,而是再次进行了调整。

  “借助无人机高空观察,我发现5班调整后的伪装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突破思维惯性、打破常规做法,同时使用伪装网的两个面。”复盘时,李成昊一边回放考核视频,一边回应质疑,“反观其他一些车组,一味图快,却不注意观察周边环境,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真实战场情况远比平时训练复杂,伪装网使用没有一定之规,应该更加灵活。”

  接着,李成昊带领官兵重温训练大纲对隐蔽伪装的要求:“使用制式和就便器材,采用多种手段,完成人员、掩体、车辆、武器和装备的隐蔽伪装。”随后,他们组织讨论,深挖思维固化问题,反思训练考核中不符合实战的表现。经过思想碰撞,大家达成共识:要进一步树牢战场思维、打仗意识,因时因势灵活运用战术战法。

  这次考核过后,该连制订了针对不同地域、季节、装备的隐蔽伪装方案,并在演练中不断验证完善。此外,他们还打破“自己考自己”的检验模式,与其他连队互为对手、互设条件开展考核,在真抓实备、真打实练中不断锤炼官兵实战能力。

  亲历者说

  野外驻训是“把兵练活”的好机会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干部 李成昊

  表扬5班,不仅因为他们的伪装效果好,更在于他们考核中展现出了灵活应变能力,而这正是我们连一些官兵缺乏的。

  回顾这次考核,受地形地貌限制,各车组面对的挑战基本一样。然而在使用伪装网时,多数车组只用了伪装网的一面,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随机作出调整。复盘时,有人说是因为平时没练过所以没想到,也有人解释是为了更快完成考核以取得好成绩。无论哪种理由,都暴露出一些官兵思维上的局限。

  今年驻训展开后,我发现,一些官兵战场意识不够、实战意识不强。一次演练,几名班长骨干不注意观察战场判断“敌情”,盲目听信导调人员通报的情况,结果打了败仗。

  我们常讲“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但在实践中,还是不可避免受到过往经历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对真实战场的复杂程度设想不够,构设的条件场景与实际作战存在差距,导致一些官兵深陷“操场化模式”和“固定化套路”迟迟走不出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野外驻训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近些年,野外驻训已经成为各部队的“必修课”。驻训点位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带来的考验和挑战也会有所区别。如果说营区训练是“磨剑”,那么驻训就是“淬锋”。我们连党支部一班人研究讨论后认为,野外驻训是“把兵练活”的好机会,要抓住这个“黄金期”,将官兵置于贴近真实战场的环境条件、难以预测的“敌情”特情中,让他们在“出乎意料”的考验挑战里,突破思维局限、强化实战意识,提升应变能力、练就打赢本领。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与一些兄弟连队签订了“互考协议”,在考核演练中轮流扮演“蓝军”。障碍设置、袭击方式等均由“蓝军”自行确定,无需提前告知对方,以最大限度模拟战场上的“不确定性”,倒逼官兵进行“能力突围”。而且,在扮演“蓝军”过程中,由于需要站在“对手”角度设计战斗,官兵们打开了观察战场的视野,拓展了思考战争的维度,平时参加演训活动也更懂得灵活应变了。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