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天河“行舟”再报捷
——写在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之际
■徐斌如 解放军报记者 刘 丹
晨光熹微,南海碧波万顷。7月15日,文昌航天发射场上,又一次叩问苍穹的太空旅途即将拉开帷幕——
茂密的椰林边,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搭载着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在发射塔架上蓄势待发。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口令下达后,发射塔架回转平台徐徐打开。
“30分钟准备!”口令再次传来,最后一批工作人员开始从发射塔架撤离。
每一次发射,都是对技术精度的极致挑战。在火箭低温推进剂加注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严密监控温度、压力,确保推进剂流动平稳、加注系统安全运行。
“如今,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低温液体火箭零窗口准时发射的技术体系。”文昌航天发射场钟文安告诉记者,天舟货运飞船任务已成为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项常态化发射任务,工作人员全力以赴确保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高稳定、准时发射。
“15分钟准备!”倒计时指令又一次响起。此刻,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准备,静待“天舟”到来。
“1分钟准备!”指控大楼、测控点号、观光平台、海滨沙滩……所有人都在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5、4、3、2、1,点火!”5时34分,伴随着欢呼声,火箭托举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扶摇直上,橘色尾焰划破长空。
约10分钟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8时52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装载着丰富的货物:航天员系统乘员物资、空间站系统平台物资以及空间应用系统、航天医学实验领域、航天技术试验领域实验样品和设备设施等。这些货物将为空间站在轨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太空快递”包括2套全新的飞天舱外服。“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设计寿命由原来的3年15次大幅提升为4年20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尹锐告诉记者。
伴随着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到来,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健身房”设备将再次升级。据悉,这次上行物资中包括一套全新的核心肌肉锻炼装置,有了它可以帮助航天员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避免肌肉萎缩的问题。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还为航天员们送去了更加丰富的航天食品。专家告诉记者,此次新增菜肴类航天食品约30种,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到10天,进一步提升食品的口感,以满足航天员饮食需求。
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为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其中,忙碌的“快递专列”天舟货运飞船功不可没——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入太空,完成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此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证;天舟四号、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助力中国空间站建造;天舟六号至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把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所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天宫”。
本次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为在轨实验提供实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实验耗材、备品备件等上行物资共计776.5千克。这些应用物资上行后,将转运至空间站实验设施内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共计23项科学实验。
(解放军报海南文昌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