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兵龚新平的抗战记忆:"不惜一切代价"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老兵龚新平的抗战记忆:"不惜一切代价"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7-10 10:54

八路军一一五师老兵龚新平深情讲述鲁南抗战往事——

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吴杰 宫鲁迅

  夏日枣庄,京杭运河水波荡漾,两岸石榴花鲜红似火。

  鲁南抱犊崮山区中,抗日故事在百姓中流传——八路军115师的将士们依托石榴林,保卫印刷厂阻击日军,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护理伤病战士,孩童把情报藏进石榴枝丫……硝烟虽散,那漫山红透的石榴花,仍在风中低语着当年的热血与战斗。

  早上9点,笔者从枣庄军分区驱车来到枣庄市医养康复中心。98岁的老兵龚新平早早在儿子的帮助下穿戴整齐,等候笔者到来。

图①:青年时的龚新平。图②:老年时的龚新平。(图片由宫鲁迅提供)

  龚新平,山东枣庄台儿庄人,17岁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阿坝州飞机场、成渝铁路建设,荣立过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身上的道道疤痕,见证了这位老兵的传奇。

  “那场战斗,是我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80年过去了,1945年4月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至今仍在这位老兵的心中激荡。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胜利的曙光已在眼前。日寇不甘心失败,发起了疯狂的大扫荡。八路军115师印刷厂承担着宣传抗日思想、传播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枪械修理所是部队武器装备保障的关键所在。面对敌人的扫荡,龚新平所在的警卫连肩负起阻击敌人、掩护转移的任务。

  “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保护好印刷厂和枪械修理所。”龚新平说,战斗打响的那一刻,整个天地仿佛都被战火点燃。敌人的枪炮声震耳欲聋,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来。他和战友们没有丝毫畏惧,拼命守护着阵地。

  战斗持续了整整3天。在这漫长的几十个小时里,他们几乎没有合过眼,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凉水。每一次敌人的冲锋,都伴随激烈的交火。龚新平和战友们没有退缩,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这场战斗中,龚新平经历生死考验,许多战友牺牲在他身边。他的三哥龚新田,也是牺牲者之一。

  战斗第二天,敌人发动一次猛烈进攻,龚新田带领一个排的战士顽强抵抗。突然,一枚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龚新田躲避不及,被弹片击中。龚新平赶到时,只见三哥面色苍白,鲜血染红了衣服。由于伤势过重,失血过多,龚新田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微弱,在运往医务所的半路,永远闭上了眼睛。

  “三哥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战斗到底。”说到这里,龚新平老人哽咽了。

  战斗第三天,敌人的进攻更加疯狂,他们集中大量兵力和火力,向印刷厂发起最后猛攻。在激烈的交火中,龚新平被敌人的子弹击中,3根肋骨被打断。他强忍剧烈的疼痛,继续战斗。

  这场战斗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它深深刻在龚新平的心中。在战斗中,龚新平看到战友们的英勇无畏,看到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也铸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战斗结束后,朴实善良的老乡收留了受伤的战士们。在老乡家的日子里,龚新平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天都有人帮他熬制草药,替他换药,送来可口的饭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乡们冒着生命危险收留和照顾他们,这份恩情,龚新平始终记在心里。

  如今,每当回忆起那段烽火岁月,龚新平心中便充满感慨。他常常想,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怎么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怎么可能迎来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

  “要感谢共产党,让我们有机会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希望年轻一代能够铭记历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不懈奋斗。”临别前,老人握着笔者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新闻发布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的汪程远副研究员,携手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中玄武岩岩屑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该研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为解释其他无大气、小型天体的火山活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定量评价了地震后河床沙这类粗颗粒沉积物通量及其长期变化,揭示了地震对河床沙的影响远比预期更大更久。
2025-08-25 10:08
23日,在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2025-08-25 10:00
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项目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顺利完成。
2025-08-25 09:58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成功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
2025-08-25 09:57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孔令让研究团队首次组装了小麦远缘杂交常用物种中间偃麦草和鹅观草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
2025-08-25 09:54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已完成了数百万次微创手术。
2025-08-22 10:10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