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机动转场,官兵住进车载营盘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机动转场,官兵住进车载营盘

来源:中国军网2025-07-03 14:58

火箭军某旅优化宿营模式提升机动效率——

机动转场,官兵住进车载营盘

岳小林 本报特约记者 王兴来

  高原入夜,火箭军某旅官兵闻令而动,快速登车赶赴预定驻训地域。抵达后,官兵没有像往常一样平整场地搭设帐篷,而是在某型运输车车厢内“安营扎寨”。

  “新的宿营模式,大幅提高了部队行动效率。”该旅一级上士张海涛介绍,利用电气化控制和框架拼接技术,短时间内便可快速展开“车载营盘”,实现“停车即宿营”。

  车厢展开后,官兵立即搭设伪装网。不多时,车载营盘与周边地形地貌融为一体。

  记者随张海涛走进车厢看到,内部空间布局精细合理,有武器柜、保密柜、野战办公桌等设备,行军背囊、战术背包等整齐叠放,既能保障工作需要,又能满足生活需求,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快打快撤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他们聚焦快速部署转换目标要求,集智攻关破解野营部署转换慢、物资器材携带多、作战征候易暴露等问题,让“车轮上的部队”动得更快、藏得更好。

  为此,该旅成立专项工作组,充分考察论证后,协同厂家合力改装“移动式”宿营厢体,并多次优化改进。应用“移动式”宿营厢体开展驻训以来,官兵机动转场时省了帐篷搭设撤收、物资装卸载等步骤,机动准备时间大幅缩短。

  “不怕野外驻训苦,就怕部队转场难。”某营资料员何洋对此感触颇深。以前转场,看着营指挥所帐篷里的各类物资,他经常急得直挠头。如今,机动准备工作快捷高效,无论上级命令何时传来,只要车厢一关闭,部队随时能出发。

  训练间隙,该旅领导告诉记者,野外驻训是提升部队陌生环境下实战能力的重要“窗口期”。近年来,旅队强化实战实训,将“野外驻训”向“野战驻训”聚焦,进驻即打、打完就撤,让官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不断增强敌情意识、提升实战能力。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