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箭军某旅"黎明工作室":模拟仿真训练装备助力战斗力提升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火箭军某旅"黎明工作室":模拟仿真训练装备助力战斗力提升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6-11 14:11

火箭军某旅搭建革新平台破解训练难题——

“黎明工作室”汇聚创新星火

  ■曹四春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陈 涵

  夏日,火箭军某旅一场火力突击训练紧张进行。导弹发射车不远处,一辆模拟仿真发射车同步展开发射作业。

  “3、2、1,点火!”随着一声令下,“导弹”成功“发射”。“虽然训练是依托模拟仿真发射车开展的,但发射流程、操作规程与实装训练完全一致。”训练结束后,一名战士告诉记者,通过实景式、沉浸式模拟训练,大家对某型装备的重难点训练环节有了更深刻认识。

  据介绍,这辆模拟仿真发射车是该旅“黎明工作室”自主革新的成果,能够帮助官兵在训练中进一步掌握该型装备的操作技能,为后续实装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该型装备列装后,旅队作战运用模式发生变化。为了推动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旅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创新工作室,为基层官兵开展技术革新搭桥铺路,鼓励大家为提升新装备练用水平贡献智慧力量。他们还为工作室配置了电脑、图书资料、辅助工具等,为官兵开展技术革新提供相关支持和便利。

  一级军士长王黎明是该旅公认的技术骨干,参与研制的某仿真训练装备曾获国家专利。得知旅队成立创新工作室的消息后,王黎明主动申请加入。在他的带动下,创新工作室骨干队伍不断壮大,官兵创新革新热情更加高涨。大家一致提议:创新工作室以王黎明的名字命名。

  那段时间,该旅正紧锣密鼓展开某型装备实装训练。由于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官兵训练进入瓶颈期。“大家反映训练难度大,主要原因还是不熟悉装备。如果能设计一款模拟仿真训练装备,不仅能解决训练器材少的问题,还能帮助大家掌握装备操作流程和动作要领。”一次讨论会上,工作室一位成员结合调研提出建议。

  事关战斗力建设的事,一刻也等不得。王黎明立即带领工作室骨干展开可行性论证。“可借助三维建模技术创建‘孪生模型’”“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实体模拟装备”……历经几轮“头脑风暴”,模拟仿真训练装备的设计思路初步成型。

  王黎明趁热打铁,挑选革新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业务骨干组成攻关小组。攻关小组结合装备技术特点先后召开多次“诸葛亮会”,最终决定将研究方向聚焦到武器系统编组协同作业和性能边界探索上。与此同时,他们积极收集来自训练一线的“金点子”,确保革新成果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那段时间,王黎明带领团队白天铆在训练场熟悉装备操作技能,晚上扎在工作室梳理研究装备训练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研究、试制、试用和改进,“黎明工作室”最终研制出模拟仿真训练装备并应用于训练场。在上级协调支持下,工作室还主动对接军队科研院所,经过反复对比数据和多次技术改进,模拟仿真训练装备的仿真度及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数据统计显示,模拟仿真训练装备投入应用以来,该旅新装备练用水平稳步提升。

  夜间定位辅助照明装置,大幅提升夜训时战车出动效率;某型革新装备,有效破解战场隐蔽伪装难题……据悉,自“黎明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员们聚焦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展开集智攻关,取得的多项革新成果被应用到练兵备战一线,并通过实践检验。

  前不久,捷报再次传来:某型特种装备车夜训驾驶存在倒车盲区,王黎明带领团队反复研究,利用激光测距技术研发出一款风险报警装置,实践表明,该装置实用管用,有效提高该型特种装备车训练中的安全系数。

  记者手记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

  ■陈典宏

  习主席指出:“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基层官兵身处练兵备战一线,对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矛盾症结、堵点卡点最清楚,对创新也最有发言权。近年来,从各级“创客工作室”建成到“兵专家”活跃演训一线,基层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实践证明:基层官兵拥有创新智慧,打赢需要群策群力。

  创新无大小,管用就是“宝”。火箭军某旅“黎明工作室”革新攻关为战赋能,引发可喜的“群蜂智慧效应”,让很多创新“金点子”结出“金果子”。这一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各级要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鼓励官兵立足本职岗位,紧盯备战急需、训练急用,在装备操作、战法运用、保障模式等方面大胆尝试,让创新成果真正服务部队建设,将基层官兵的智慧火花,汇聚成战斗力提升的燎原之火。

  创新犹如果实,基层官兵才是根本,根深叶茂才能硕果累累。对于军队来说,科技创新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要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找准实用练兵招法,就必须把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基层开展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中去,激发官兵创新动能,汇聚基层创新星火。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 坐着高铁吃烤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