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南省永州军分区探索建设“红星学园”纪事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湖南省永州军分区探索建设“红星学园”纪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5-31 11:21

  成长路上“红星”相伴

  ——湖南省永州军分区探索建设“红星学园”纪事

  ■王四海 付忠胜 徐红

  “解放军,最光荣,青年志愿当了兵”“军爱民,民爱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六一”前夕,在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上下村“红星学园”,30多名儿童在“兵教师”带领下,打起快板,唱出心声。

  蓝山县人武部工作人员介绍,“红星学园”是一项由永州军分区与所属人武部主导建设的公益教育项目,主要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学园旨在通过整合军地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集国防教育、专业培训、健身锻炼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我们这边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基数比较大。”蓝山县人武部工作人员说,2022年,永州军分区组建工作组深入乡村调研,面对面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心声,发现乡村儿童教育管理问题被反复提及。

  “有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内向,容易沉迷手机或沾染不良习惯。”调研中,楠市镇一位老师说,“孩子们崇拜英雄、向往军营,你们能不能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给这些孩子做个榜样?”

  老师无心的一问,触动了调研人员的心弦。“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我们能做些什么?”2022年5月,军分区领导经过调研,决定在上下村开办第一所“乡村少年军校”——“红星学园”,探索国防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他们改造空置的原乡村小学校舍,将村里40多名留守儿童聚集了起来。

  “这个地方好呀!”上下村小学生郑晶怡的奶奶告诉笔者,自从有了“红星学园”,郑晶怡放学后有了好去处,周末还在学园学习唱歌、跳舞,“孩子本来有些内向,现在已经跟着学园的表演队,在市里的舞台上表演节目了!”

  试点第一年,蓝山县“红星学园”便交出亮眼答卷:开展国防教育、兴趣培训110余次,联合多部门举办“童心同行”“利剑护蕾”等活动20余场。

  试点成功后,军分区决定在全市11个县市区推广“红星学园”。面对各地差异,军分区制定“五有”建设标准,即要求学园有组织领导、有硬件场所、有教学力量、有管理制度、有考核办法。他们明确由“武常委”任荣誉园长,退役军人、基干民兵等担任执行园长,通过盘活现有资源解决场地难题。2023年8月,全市11所“红星学园”同步落成,400多名留守儿童走进崭新课堂。

  “学园周一至周五放学后一小时都有文化知识辅导,周六会开展国防、红色、传统等教育活动,寒暑假还有专门课程。师资队伍以退役军人、基干民兵和优秀教师为主体,确保学园教育与乡村需求相匹配。”军分区领导介绍,学园活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江永县“红星学园”执行园长唐军是一名退役军人。节假日,他带学生们进行队列和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还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赴外地研学:“他们增长了见识,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

  祁阳市“红星学园”辅导员汪雪梅则将自己收集的红色故事讲给学生们。她说:“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

  同时,永州各地“红星学园”还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江华瑶族自治县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东安县开展“插秧育苗”农事体验,让孩子们亲近土地。“在这里,我们不仅教知识,更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担当,成为乡村未来的建设者。”汪雪梅说。

  截至目前,“红星学园”累计开展12000课时培训,举办20余场大型活动。散落在潇湘大地的座座学园,正如颗颗红星,是陪伴,也是指引,照亮着乡村少年儿童前行的道路。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