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兵专家”走上业界学术论坛
■周熙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一名部队修理工,修车竟然修成了业界专家。”第77集团军某旅一级上士段利操没想到,自己修车修出了名。前不久,段利操以“部队专家”身份,应邀前往北京参加车辆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论坛,与业界众多专家同台交流经验。
返回部队后,段利操及时将参加这次论坛收获的新理念新知识分享给战友。在该旅,谈起段利操,战友们赞叹不已:“把车辆交给段班长,就像给车辆上了一道保险,再复杂的故障也难不住他。”
2023年,他到某军队院校参加汽车维修专业技师等级职业技能鉴定。起初,段利操作为考生,在台下进行考核。没过一会儿,他的身边围满了考官和教员,仔细观摩他的操作。考核结束后,段利操受到教员们的一致肯定,被特聘为“部队专家”。
自那以后,由段利操主讲的“轮式装备故障主动预防”一课在该校网上教学平台上线,成为汽车维修专业学员的选修课。
第77集团军某旅一级上士段利操给战友们传授修理经验。禹翔超摄
“高手在民间,他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看似寂寂无闻,但一出手,就知道其功力深厚。”谈起段利操,一名教员连连称赞,“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段利操修车有绝活。”他举例说,拆卸一套车辆油路管线,熟练的修理工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而段利操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下来,用时不到8分钟;判断刹车片磨损程度,他上手一摸就能报出数值,误差非常小;修复汽车减震器,常人需要数件专业工具,可他用便捷工具就能快速完成。
有人评价“段利操有天赋”。他坦言,就好比拧螺丝,螺纹松紧程度都能具化为触觉,拧多少圈、用多大力,自己一上手便知。接着,他话锋一转说:“仅为练就拧螺丝这项技能,我就练习了上万次。”
曾几何时,段利操为分配到修理工岗位而苦恼,认为当修理工“不精彩,没前途”。随后,单位搭建起展示修理才能的平台,让他有机会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小有名气的“兵专家”。
段利操口中的“平台”,正是该旅连续举办9届的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从登台参赛,到成为评委,再到后来作为赛事筹备组副组长参与赛制规程设计……段利操直言:“这项赛事如同成长的阶梯,帮助我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现在的成绩。”
“一次次登台亮相,一次次受到表彰奖励,让我感到修车和驾驶坦克、开飞机一样,都是有意义的工作。干出彩了,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段利操说,我要继续努力,把修车这项技能练到极致。
汽车修理技师的“夺冠心路”
■李佳沅 蔡从润 禹翔超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春日,一场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在第77集团军某旅举行,30余名来自基层的修理技师齐聚一堂,一决高下。“自2017年首次办赛以来,赛事举办了9届,如今已成为修理专业群众性练兵比武的重点内容。”该旅领导介绍,“作为一支‘车轮子上的部队’,车辆装备性能直接关系到战斗力建设质效。”
在战友的注视下,一级上士、该旅汽车修理专业首席教练员段利操坐上评委席——8年前,他从这个赛场脱颖而出,如今成长为“兵专家”。他感慨地说:“从选手到考官,坐到台上成为裁判,我倍感光荣。”
“赛事规则与往届一样:每名选手面前有一辆汽车,车上各有5处故障,选手们需要自行找到故障原因并排除,用时最短者获胜。”随着段利操一声令下,参赛选手纷纷冲向修理工间。
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计时员报出成绩:“28分16秒”——新晋冠军诞生。现场掌声雷动,三级军士长钟林峰身披红色绶带,戴上冠军奖牌。
“这是属于我们汽车修理技师的‘竞技大赛’,更是我们这群幕后英雄的‘荣耀时刻’。”看着个人照片张贴在旅军事训练“龙虎榜”上,钟林峰心情激动不已。
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开赛了——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修理技师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2008年,在那个中国人难忘的“奥运年”,18岁的段利操报名参军。起初,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特种兵。可3个月的新训结束后,段利操未能如愿。
由于体能素质并不突出,他最后去了兵种单位的保障岗位。段利操回忆说:“就这样,我成了一名修车工。”
来到修理所,指导员给新兵们上教育课,“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岗位没有高低贵贱。”话虽然这样讲,段利操内心依然感到失落。
“按照建制序列,我们修理所排在最后,集会最后一个入场……”段利操回忆说,那时候,单位每年都会举行比武竞赛、评选岗位标兵,可很少设置修理专业相关项目,“说实话,来当兵谁不渴望身披红色绶带,登上领奖台?”
这是修理工的共同心声。钟林峰感慨地说:“我们一年四季都铆在修理工间,和‘铁疙瘩’打交道……我们也渴望自己的辛勤付出,能被更多战友看到。”
钟林峰的愿望,在不久后变为现实——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他所在单位的大多数主战武器,陆续由牵引式改装为自行式,车辆平台的可靠性成为决定武器效能的重要因素,汽车修理岗位在战斗力链条上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最直观的变化,是我们的称谓从‘修理工’变成‘修理技师’,‘修理所’改编为‘修理连’。”钟林峰回忆说,“自那以后,我们修理专业的小比武、小练兵逐渐多了起来……渐渐地,一场全旅范围内的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拉开帷幕。”
2017年,该旅举办首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回忆首次参赛经历,二级上士季钟轩至今记忆犹新——虽然最初赛事只有区区4个小项,但吸引了全旅所有汽车修理技师的热切目光,“就好比苦练了一身本领,有朝一日终于能参加‘华山论剑’,你难道不想一展身手吗?”
最终,在那场他们期待已久的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上,季钟轩一举夺冠,并于当年底获评旅“练兵备战十大先锋”。谈及此事,他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属于我们汽车修理技师的‘奥林匹克’,由此开赛了。”
后续赛制不断升级,贴近实战、战味更足——
过去比的是排除故障速度,现在比的是实战维修技能
回想起首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几名曾登台参赛的老兵直言“略显单薄”。季钟轩说,初期,赛事的几个项目大同小异——无非是看谁拆装零件更快。
“操作速度固然是业务能力素养的一方面,但绝非汽车维修的重点。”季钟轩举例说,“修汽车和当医生是同样道理,有些症状看似相同,但发病原理不同,想要对症下药,关键是要找到病根。因此,修车最重要的是准确判定故障原因。”
就这样,季钟轩和10余名修理技师共同提出申请,建议修改后续赛制:由过去比拼排除故障速度,改为由机关随机设置故障,参赛选手自行排查并处置,并按排除故障的成功率与操作用时“加权”,综合计算比赛成绩。
赛制改变,源于修理技师们的一段特殊经历。那年,旅里组织实装训练,一台车辆突发故障。一名曾在首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中取得名次的修理技师前出排除故障,可耗时许久都无法判定故障原因,延误了行动时间。这次失利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此前赛事的短板。段利操深有感触地说:“有什么样的赛制,就立起什么样的导向。赛场必须对接未来战场,才能提升作战保障能力。”
就这样,第二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改变了赛制。段利操说:“这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比拼,既考验官兵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检验排除故障的本领。只有做到这些,才算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技师。”
此外,这项比赛中还有许多细节引人瞩目:参赛选手全程战斗着装,头盔、战斗携行具一样不落;设置的故障以零件损毁为主,模拟的多是车辆遭遇炮击、地雷爆炸等战场损伤;故障是否排除则以能否完成作战任务为评判依据……段利操说:“简而言之,就是要想方设法让故障车辆重新跑起来、投入战场。”
在这样战味十足的赛制主导下,修理技师的日常训练更贴近实战。也正因如此,包括段利操在内的许多官兵,相继练成了“机械故障快速判别”“利用简易工具维修”等技能。
2022年,该旅参加一次演习活动。在战场保障能力检验环节,修理技师受命前出修复“战损”车辆。
接到命令后,兄弟单位的修理技师推着野战电源车,拿着数十件专业工具前出作业。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段利操仅用一把电钻和一个简易工具箱便完成抢修任务。
这一战,让段利操名声大振。在与兄弟单位战友交流时,段利操发出邀请:“明年我们举办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邀请你们来观摩。”
从单一专业比武发展为多领域融合联赛——
比赛“含金量”逐渐超出了奖牌本身
2020年,该旅举办第四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10余名兄弟单位的官兵受邀前来观摩。目睹比赛全过程,某旅一级上士陈全鑫坦言:“这是属于修理技师的竞技盛会。”
该旅领导介绍,从那届比赛开始,夺得冠军的选手除了参加表彰仪式、入选旅军事训练“龙虎榜”外,还会被委以重任——牵头负责本年度车辆维修保障任务。
“这相当于通过比赛实现‘揭榜挂帅’,谁有能力就由谁来挑大梁,而非过去的论资排辈、轮流坐庄。”段利操回忆说,有一届比赛,下士李天宇成为“黑马”,一举夺冠,“后来的年度大项演习任务,他作为负责人带领一群高级军士执行维修保障任务,没有人不服,‘靠技术说话、凭能力立身’已成为鲜明导向。”
“就这样,高手为了守住冠军宝座,新手为了争夺荣誉,都在不断苦练本领、精进技能。”李天宇以更换重型车辆轮胎为例介绍说,过去更换轮胎耗时很长,自打有了这项比赛,用时纪录被接连打破,这也推动了保障能力提升。
“精彩的比赛,吸引着更多选手参赛。”李天宇回忆说,从第五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开始,这项赛事开始有了外单位选手——他们或自发报名参加,或是兄弟单位推荐前来打擂,“总之,这项比赛知名度越来越高。”
“我已经与4家兄弟单位30多名高手同台竞技过,很受启发。”接过李天宇的话茬,第六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亚军、下士潘易鑫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开门办赛,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进而找到自身不足。”
从这项比赛中,有的人看到差距,也有的人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毫不讳言,我当初定岗时主动申请到汽车修理岗位,很大程度是受到这项比赛的影响。”前不久,通过竞争选岗来到修理连的上等兵龙俊宇说,刚入伍时,他作为观众目睹了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选手操作行云流水,观众加油声如潮,领奖台上众人瞩目……这些都让我心潮澎湃。”
“有作为自然就有地位。”谈起这个群体,龙俊宇如数家珍,这些年,汽车修理技师队伍中,有的被陆军表彰为“装备保障先进个人”,有的像段利操一样被军队院校特聘为“部队专家”……如今,修理技师在该旅成为热门岗位。
“此话不假。”谈及这个赛事带来的人才聚集效应,该旅领导欣喜不已,“不仅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越办越好,‘钳工岗位比武’‘焊工业务挑战’‘火炮修理专业比赛’也相继展开,群众性练兵比武正形成多领域融合联赛的新局面。”
比赛“含金量”逐渐超出了奖牌本身。如今,“焊接工匠”“车床冠军”等专家型人才相继涌现,向各自专业的冠军发起冲击,部队战斗力建设也迎来了水涨船高的可喜变化。
亲历者说
要练就练打仗需要的
■二级上士 季钟轩
我的军旅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当属获得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冠军。
2017年部队调整改革,单位主战装备更新换代,作为车辆保障的中坚力量,修理专业士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应运而生。
走上赛场,在与高手的比拼竞技中,我凭借多年积累的修理经验,如愿登上领奖台。
然而,还没来得及回味夺冠的喜悦,我就在随后的一次实装训练中“掉链子”。一台车辆在任务行进过程中突发故障,我紧急前出,但还是未能按时完成抢修任务。
过去单位装备大多采用“车拉炮”模式,车辆损坏,换一辆备用牵引车照样能拉着火炮去打仗,如今车是炮、炮是车,车一旦出现故障,炮也在原地趴窝了。这次失利,让我清醒地意识到:“装备变了,对于汽车修理技师的能力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
随后,我向上级建议升级赛制。得知我在训练场上的失利经历,战友们也一致认为:要练就练战场需要的,要比就比打仗用得上的。
从那以后,无论是修理专业岗位的新兵还是老兵,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场边观众,只要提出的意见对办赛有益,机关都会认真采纳,赛事手册越编越厚。
从日常修理本领较量,到比拼战场保障能力,比赛的战味越来越浓,难度也越来越大,想要再次登上领奖台,要付出更大努力。
为了再次赢得冠军奖牌,我一头扎进修理工间。从车辆常见的战损问题处置,到零部件快速修复……我和战友们将一个个修理难题相继攻克。
在第四届汽车修理专业技能比赛上,我率先修好那台因“炮击受损”的装备车辆。
将冠军奖牌捧回连队,战友们纷纷为我点赞。然而我知道,比赛夺冠绝非终点,从赛场走向战场才是真正目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根据参赛经验,提出更加贴近实战的意见建议。没过多久,机关采纳意见建议,并修改赛制。经此一役,我深刻感受到,只有不断提高比赛的“含战量”,冠军奖牌才更有分量。
(樊一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