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一刻,我们代表中国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这一刻,我们代表中国

来源:解放军报2025-05-21 10:41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官兵在红场整齐列队,准备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隋 晓摄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官兵在红场整齐列队,准备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隋晓摄

  近段时间,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官兵亮相海外,高擎五星红旗的中国仪仗兵,成为异国阅兵场上耀眼的“星”——

  4月30日,越南胡志明市,中国仪仗方队参加越南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活动,步履铿锵走出了大国的自信与威仪。

  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中国仪仗方队高擎五星红旗亮相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国排面”雄姿英发,举世瞩目。

  仅仅8小时后,相隔670公里外的白俄罗斯明斯克市中心,中国仪仗方队披星戴月、震撼登场。

  中国仪仗兵所到之处,豪迈的足音铿锵有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文明之师的威武形象,让世界听到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响亮誓言。

  用整齐的步伐和嘹亮的歌声,让世界听到正义必胜的强音

  当克里姆林宫的钟声,穿过莫斯科清晨的薄雾,红场石板路上的霜花尚未消融。5月9日,一场跨越80年的致敬在这里上演。

  中国仪仗队正步走过红场,整齐的步伐声与激昂的军乐声合二为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纪念日,仪仗队员张笑濛和战友们踢出的每一步,仿佛都踏着历史的回响。

  从北京出发赴俄罗斯执行任务时,张笑濛特意将太爷爷的一张军装照片带在身上。

  万里之外的中国,在电视上看到儿子和战友们护卫着五星红旗出场,张笑濛的父亲激动地说:“笑濛的太爷爷、太姥爷都是抗战老兵。他能作为中国军人代表,在世界舞台上扬我国威、壮我军威,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走出国门,我就是中国!”10年前,徐泽东作为一名列兵,首次参加红场阅兵,紧张得直冒汗。10年后,当他和战友们再次踏上红场,眼神中闪烁着坚定自信的光芒。

  中国仪仗兵的强大气场,具象化在擎旗手稳如雕塑的臂弯里、在指挥官下达口令时干脆响亮的声浪中、在每名队员敬礼时微微颤动的肩章上。

  这支队伍里,有17名仪仗队员的祖父、曾祖父是参战老兵。他们身上的气质来自血脉的传承:那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用小米步枪打败坦克大炮的顽强;那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冻成冰雕仍保持射击姿势的无畏;那是抗洪抢险、抗击疫情时,解放军官兵用身体筑成生命之堤的担当……

  当00后仪仗兵李明在日记中写下“正步丈量的是祖国尊严”时,这些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烙印,在新时代仪仗队员身上完成了穿越时空的传承。

  一言一行代表国家尊严,一举一动承载人民厚望。在外执行任务期间,仪仗队员们深入协同阅兵演练、高唱中俄革命歌曲、交流传统文化艺术,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人们不禁会问:执行任务的中国仪仗兵,是如何选拔训练出来的?

  如果说,挑选仪仗兵是“万里挑一”,那么确定出国参阅队员更是“优中选优”。这次出国的队员都有执行重大仪仗司礼任务的丰富经验,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拔尖。

  场上展形象,场下育精神。为完成好这次任务,该大队组织队员们系统学习有关历史,排练《中国军魂》《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等歌曲,观看《百团大战》等电影,并邀请抗战老兵来队授课,引导队员们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投身训练任务。

  “接过革命先辈的钢枪,彰显中国军人的风采,这是仪仗兵的光荣职责!”从教育课堂返回训练场,队员们自我加压,决心用最高的标准致敬先烈。

  任务之余,队员们参观了俄罗斯爱国者公园、记忆之路博物馆等场所,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俄罗斯训练期间,队员们高唱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歌曲《游击队之歌》,高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

  这歌声,是对艰苦卓绝伟大胜利的铭记;这喝彩,是两国人民对和平的共同追求和向往;这泪花,彰显了超越肤色和语言的情谊以及携手未来的决心。

  军人的真正力量,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一名俄罗斯观众说:“中国军人用整齐的步伐和嘹亮的歌声,让世界听到正义必胜的强音。”

  展示的不仅是形象,更是中国军人“止戈为武”的理念

  初夏的越南胡志明市闷热潮湿,正午时分,烈日炙烤着大地,蒸腾起阵阵热气。

  越南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当《钢铁洪流进行曲》响彻云霄的那一刻,街头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中国仪仗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出场,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一样。

  突然,一滴汗流进擎旗手杨天天的眼睛里。为了避免身体起伏造成旗帜摇摆,他咬紧牙关,小心翼翼地控制呼吸力度,继续前进……

  当指挥员下达“立定”口令后,杨天天不经意间瞥见刚刚走过的这段路:军靴砸地扬起的阵阵尘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他和战友们洒下的斑驳汗迹,在地面上格外显眼。

  4月30日那天,自己究竟是怎么走过阅兵场的,杨天天很难用言语形容。但他清楚记得,方队离场时,满头白发的华侨步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路边的华人高唱国歌,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奋力挥舞着中国国旗……

  路边的越南民众争相和中国军人合影留念。一名越南女大学生激动地说,中国军人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让人移不开眼睛。越南民众热情洋溢的反应,印证了中国军人独特的魅力。

  身板依然坚挺如钢,心中早已泛起波澜。什么是民族自豪?什么是大国仪仗?什么是家国情怀?杨天天在那一瞬间感悟到了。

  杨天天和战友们的军靴,激起的不仅是灰尘,更是文明互鉴的涟漪。

  “大国有威仪,和平有底气。”近年来,该大队出国执行任务多达40余次,足迹遍布墨西哥、意大利、俄罗斯、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

  一茬茬仪仗兵伴着大国外交的蓬勃发展,走出国门、见证历史。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热烈响应。该大队一名领导说:“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形象,更是中国军人‘止戈为武’的理念。”

  仪仗的魅力,在于将“止戈为武”的传统智慧转化为可见可感的肢体语言。一流标准是仪仗司礼的天然属性,更是仪仗兵的价值追求。

  不同于以往,近期的系列赴外任务,亮相频次高、训练时间短、抽组人员多。为此,他们兵分三路开展针对性训练,从单兵动作到排面协同,再到方队合练,保证逐人逐排和整个方队达到最佳水平。

  奔赴莫斯科前夕,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训练量陡增,下士范子骏的脚后跟,又磨出了好几个水泡。训练间隙,他想拿针挑破,可水泡长在茧子里,老茧太厚,怎么也挑不破。

  抵达莫斯科后,针对时差温差影响、雨雪大风恶劣天气和红场凹凸不平的场地,队员丁聪聪和战友们多次进行适应性训练,由原来每分钟112步调整至120步,依旧保持帽线、下颌线、枪线、手线、脚尖线、步幅线“六线合一”的高标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脱掉马靴,每名队员的脚底都是老茧叠老茧。班长梁佳豪说:“只有这样的脚,才能牢牢抓住大地,走出最雄壮的步伐!”

  眼神里有千军万马,掌心却是对和平最温柔的守护

  当中国仪仗队以每分钟120步的精准步幅,经过红场上观礼人群身旁时,最外侧的仪仗队员梁浩突然下意识左手一抬,手掌稳稳罩住枪口。

  中国仪仗方队演练时这个不足两秒的动作,被眼尖的网友做成小视频转发,配文写着:中国军人的肌肉记忆——枪口永远朝外,温柔永远向内。

  手中有枪,他们托举着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誓言;枪口半握,是钢铁纪律下对人民温柔的守护。

  “我们手里拿的是枪,但我们心中装的是人,一切行动都以保护人民为最高准则!”仪仗队员意外“走红”的背后,是中国军人大爱的本能反应,是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朴实情感。

  “出国执行任务既是形象的展示,也是友谊的深化。”这一点,队员们感同身受。每次他们彩排时,都会有国外的观众、游客等主动上前,要求合影。对此,队员们从不拒绝,总是保持着威仪姿态和微笑脸庞。

  俄罗斯红场阅兵彩排,当中国仪仗队员纹丝不动站立4小时,一名俄罗斯女兵拍下视频上传到国际社交媒体上并配文:“这是用意志浇筑的长城。”

  正如网友所说:“他们的眼神里有千军万马,掌心却是对和平最温柔的守护。”

  与外宾接触,仪仗队员们的原则是:以礼相待、不卑不亢。平时,仪仗司礼大队把礼仪训练列为“必修课”。出国执行任务前,队员们重点学习不同国家文化和生活习惯下的礼节礼仪禁忌,深入了解阅兵举办国和受邀嘉宾国的风土人情,学习掌握日常用语和交流沟通技巧,为积极主动传递友好打下基础。

  分队长刘超说,为了练好俄语,队员们在往返大巴车上相互纠正发音。当中国军人踏着铿锵正步,在红场用俄语喊响“中俄友谊万岁,世界和平万岁”的口号时,现场的喝彩声和掌声持续了数分钟。现场一名俄罗斯老兵热泪盈眶:“他们不仅记住了那段历史,更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军人懂爱。”

  这是中国仪仗兵给世界的回答:真正的力量不是征服的号角,而是共鸣的和弦;不是强势的输出,而是文明的抵达。

  走下红场,队员范子骏脱下礼服、换上川剧变脸戏服。他用奇妙的“东方魔法”,赢得各国军人的掌声。

  谢幕时,范子骏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艺术跨越国界的魅力。“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他说。

  为更好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官兵们还精心准备了武术、皮影戏等传统艺术表演项目,并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受阅官兵进行了深入的文化交流。

  新一代中国军人,正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自信的形象。国际友人的热烈反应,成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生动注脚。

  阅兵场上,中国仪仗队是“硬核担当”;场外,他们则成为国际友人主动打卡的“顶流”。身着不同国家军装的士兵们,靠近中国仪仗队员,掏出手机热情自拍。

  第二次赴俄参阅的护旗兵崔航腾说,正式任务刚结束,一名哈萨克斯坦士兵就把自己的臂章作为礼物送给中国军人。别看只是一枚臂章,礼轻情意重,象征着团结友好互信。

  崔航腾回赠了一枚精致的中国结:“这枚中国结是我用一根完整丝线编织的,希望我们的友谊,可以连绵不绝,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象征力量、和谐,维系温暖的人际关系。亲手制作的中国结凝结着友谊,传递着中国军人真切的祝福。

  友谊,在平等交流中得到升华;互信,在真诚互动中获得深化。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真正的大国军队,不仅在于装备的精良,更在于精神的力量;真正的国际友谊,不仅在于言辞的表白,更在于行动的共鸣。

  一枚臂章、一枚中国结,背后蕴含的是志同道合的追求——同护和平,共促发展!

  作者:周辉 邱婧 高立英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