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岛“夫妻哨”,守护着你更守护着家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海岛“夫妻哨”,守护着你更守护着家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5-12 09:30

  初夏雨后,海岛的空气中氤氲着泥土的芬芳。

  海岛的制高点有一处营院,白房红顶格外醒目。一人升旗,三人敬礼。海风中,五星红旗猎猎作响,与远处的海涛声遥相呼应。

  这一刻,站在海岛上,一级上士李江伟、二级上士李复勇,军嫂赵能能和戚进萍,视线被旗杆上飘扬的一抹红色汇聚在一起。

  远方,太阳跃出海平面,金色的霞光照在这两对夫妻身上。这一幕,像极了一幅描绘梦想与坚守的油画。

  这个海岛通信站隶属于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前哨连”,岛上只有几户渔民,山顶的通信站驻守着李江伟和李复勇两位老兵。经上级批准,他们的妻儿陆续上岛,陪伴丈夫一起守岛守哨。

  升国旗——对这个迎接新一天的庄严时刻,守哨的两对夫妻格外重视。五星红旗每天在海岛升起,从不间断。天气时而晴朗、时而风雨,那抹红色就像燃烧不息的灯火,温暖着整座海岛。

  清晨的海风透着咸湿的气息,紫红色的三角梅嫣然绽放,山顶崖壁上,红色的“忠诚”二字嵌在山石的纹路之中。“五一”假期过后的首个工作日,赵能能带着3名小军娃,拎着一桶红油漆,站在山壁前,一笔一划地描红。

  她对孩子们说,我们的哨所就是家,这个哨所,就像山壁上那抹红色,默默守护着海岛。这一刻,山壁上的那抹红色,已然镌刻在军娃的心中。

  晨光映照,炊烟袅袅,山脚下的渔村是渔民们的幸福家园;山海为邻,风吹雨打,山顶的哨所亦是守岛夫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的家……

  对于军人来说,与家人团圆何其幸运,而在团圆之上还有“守哨”二字,这份幸运又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

  将视线从这座海岛延伸至更多偏远哨所,一个个“夫妻哨”驻守在千里边海防线上,丈夫前出巡线、妻子后方值班……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海岛“夫妻哨”,聆听守哨夫妻的坚守故事,感悟他们的如山信念。

  ——编 者

眺望远方的海。

  海岛哨所就是家

  ■冯佳琦 陈剑涛 邓施鼎

  “守护着你的守护”

  营院的角落,戚进萍精心开垦了一畦菜地,这里寄托着她对海岛之家的热爱,更见证着她陪伴丈夫、二级上士李复勇坚守海岛的一份承诺。

  戚进萍家在四川,是个爱笑的川妹子。海岛生活孤寂,她的脸上却时时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这位乐观开朗的军嫂常说,笑容是治愈伤痛的良药,笑容可以传递幸福与快乐。在李复勇心中,妻子的笑容就是自己生命中的阳光。

  在这束光的照耀下,李复勇的心始终坚定而从容。守在海岛上,家国的安宁中也有自己身畔的一盏灯。每每被妻子的笑容感染,他的心里都会涌上这样一个念头。

  几年前,由于任务需要,接到命令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上岛。他的这一选择,也意味着自己当年退伍的承诺再次落空。当晚,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个决定告诉妻子。戚进萍沉吟了片刻,给丈夫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是你决定的事,全家都会无条件支持……”

  每逢寒潮袭来,岛上的信号便随着风雨“飘摇”起来。戚进萍联系不上丈夫,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一次台风过境,岛上通信中断。戚进萍每天给李复勇的微信留言。后来岛上通信恢复,李复勇打开手机,一口气读完妻子的上百条留言信息,禁不住红了眼眶……

  “一个人在海岛上,他怎么能支撑得下来?”李复勇上岛第二年,牵挂丈夫的戚进萍决定:辞去四川老家的教师工作,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李仁泽,奔赴海岛。

  李复勇及时向上级报告了妻子的选择,没想到很快得到了批准。那一刻,他的内心没有喜悦,反而多了一份愧疚:其他战友都是让妻儿到大城市生活,他却只能看着妻儿跟随自己守在偏远的海岛……

  “你在哪,家就在哪”“守着你,我们娘俩才安心”……戚进萍的话,熨平了李复勇心中的“褶皱”,也让他更加坚定守岛的信念。

 

李复勇(左)与妻子在巡线途中休息。

  守岛的日子里,小仁泽渐渐长大,白天跟着父母一起上山巡逻,晚上听着虫鸣入眠,个头似乎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一些。

  在夫妻俩看来,儿子在海岛生活,学到了城里孩子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坚强的品格、乐观的精神。

  戚进萍曾两次带儿子回乡探亲,一路换乘轮船、飞机、汽车,费尽周折才回到四川大凉山的家。每次回到岛上,小仁泽就要生一次病,她既心疼又愧疚。

  带着儿子守岛,戚进萍最担心的是遇到紧急情况。

  一个午后,李复勇上山巡线,戚进萍躺在床上轻拍儿子午睡。突然,窗外传来阵阵犬吠声。戚进萍轻手轻脚地起身往门外走,只见一条眼镜蛇在营院角落里盘踞,两只军犬围着它狂吠。

  这还是戚进萍第一次见到眼镜蛇,她感觉一股凉意直冲头顶,想大声呼救,又担心吓到熟睡的儿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返回房间关紧门窗,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蜷缩在床的一侧。

  那个下午,她反复拨打李复勇的电话,但始终未能接通……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无助。

  傍晚,结束巡逻任务的李复勇看到手机信息,三步并作两步跑回营院。他看到军犬冲着院内一棵树狂吠:那条眼镜蛇还盘在树枝上!李复勇跑回房间,抓起蛇夹,缓缓接近,迅速将其捕获。

  岛上危险无处不在:蜈蚣有三四十厘米长,野猪时常光顾小院……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想起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戚进萍的内心常会打起“退堂鼓”。

  然而,每次看着丈夫拖着疲倦的身躯巡线返回,她心中那句到嘴边的“离开”却始终没能说出口。

  “守护着你的守护。”一次次,一遍遍,戚进萍用陪伴与坚守,诠释着一位军嫂对丈夫的“最长情的告白”。

  “我们都是一家人”

  巡线、值班、维护、检修……在李复勇奉命上岛之前,一级上士李江伟已在岛上驻守多年,他和妻子赵能能一起坚守哨所。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戚进萍上岛陪伴丈夫李复勇,这个海岛之家,又多了一对“夫妻哨”。

  日复一日,李江伟带着李复勇上山巡逻,两位军嫂留守营区。原本拥有不同人生轨迹的两位军嫂,因为陪伴丈夫守岛的承诺,成为姐妹。

  在这座远离喧嚣的海岛上,她们更像“战友”,与丈夫一起守岛,一起品尝着守哨生活的酸甜苦辣。

两位军嫂包饺子。

  多年前,赵能能第一次登上海岛时,感觉这里安静而美好。一周后,新鲜感渐渐褪去,每天听着海的呼啸、浪的低吟,她才明白孤寂的滋味——那是每次和父母、儿女通完电话后的想念,也是缺席“母亲”“女儿”等重要角色的一份愧疚。

  李江伟和妻子商量,将一对年幼的儿女接到岛上。

  刚上岛时,儿子李子杭在蹒跚学步,女儿李艺炣还在襁褓中。如今,一对儿女都已长大,能帮助父母干些家务活。

  过去,丈夫巡逻任务繁重,赵能能独自一人带娃、做饭,同时还要接听值班电话,为丈夫分担一些工作。

李江伟(左)一家人在海边留影。

  戚进萍上岛后,帮助赵能能分担了不少任务。曾当过小学老师的她,更是主动帮助赵能能教育一双儿女。

  白天,戚进萍带孩子们认识岛上的昆虫、鸟类;晚上,她给孩子们读绘本、教授文化知识;到了周末,她带孩子们做手工……

  在海岛守哨,两位军嫂最怕孩子生病。

  岛上有一个渔村、几户渔民,过去出岛只能坐船。一条隧道的建成,连接起海岛和外面的世界,进出海岛方便了许多。“如今,一天之内即可往返最近的城镇。”赵能能高兴地说,“交通更加便捷,我们守岛更安心了。”

  在哨所,赵能能储备了各类常用药。孩子们偶感风寒,她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联系熟悉的专家,听取专家意见后,给孩子们服药。

  一次,赵能能突发胃绞痛。戚进萍赶紧下山,联系渔民买药,最终通过一位出租车司机把特效药送到海岛。

  那次之后,赵能能总想通过某种方式感谢戚进萍,戚进萍笑着说:“嫂子,我们都是一家人。”

  “别担心,再难的坎也会迈过去的。”每次遇到困难,两位军嫂一起想办法,相互鼓励。日常生活里,她们分享各自的心事,仿佛在彼此的心灵深处找到了一份依靠。

  平日里,两个小家总是相互照拂。每当丈夫外出巡线,戚进萍和赵能能便在家中忙碌起来,一起备菜做饭。戚进萍每次从县城办事回来,都会给孩子们捎回玩具和吃食。赵能能带着儿子去医院看病,戚进萍也会主动照顾她的女儿。

  山海为伍,姊妹为伴,彼此温暖。就像赵能能对自己丈夫说的那样,“海岛上有你,有孩子,还有一个好姐妹,艰难的日子也变得不再难了。”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我们的情感”

  每天,李江伟和李复勇都要走几公里的巡逻路。雨天时,道路湿滑难行,考验着他们的毅力和耐心。

李江伟(右)和李复勇维护国防光缆。

守哨老兵描红戍边石。

  海岛不通自来水,井水取自低洼的山谷。一次,水管突然破裂,两人一路排查检修,用了十几个小时才找到破损处。还有一次,通电线路出现故障,他们趴在草丛中一寸寸地排查,再细致地维修……

  台风来临,他们钻到地下室紧急避险,台风过境之后的重建整修,艰难异常。

  去年,台风“格美”突袭而至。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闪电在云层间交替亮起。狂风由远及近袭来,豆大的雨点打得门窗“啪啪”作响,海岛仿佛地动天摇。

  台风过后,军嫂们牵着军娃们从地下室钻出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树木被连根拔起,营房玻璃碎了一地……他们把孩子安顿在相对安全的地方,默默开始了清理和修复工作。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我们的情感。”戚进萍说,哨所的树是他们亲手栽种的,通往山顶的石头路是他们一点点铺设的。

  菜地旁,一棵柚子树苗茁壮成长。两位军嫂让孩子们在树下合影留念,阳光洒在叶子上,微风轻拂,枝条柔韧而有力地向上伸展。

  “与小树比高,是要给孩子们一种希望、一个成长的目标。”戚进萍说,希望孩子们像树苗一样,深扎根、快长高。

  一次,赵能能探亲归来,带回十几只鸡仔,后来上级来岛上慰问,又送来几只活泼可爱的羊羔。如今,孩子们每天都会起个大早照顾这些“朋友”,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海岛偏远,哨所建设牵动着上级领导的心。几年前,营房改造工程获得批准,翻新营房、改造线路,哨所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山顶通信基站经过重新建设,岛上信号时断时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赵能能说,远方的亲友再也不会和他们“失联”,他们守在海岛的心更踏实了。

  不久前,一批新家具添置到哨所。营房前,孩子们踮着脚尖站在门口张望,红扑扑的小脸蛋上写满期盼。货车在门口停下,驾驶员是老朋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送来快递和给养物资。

  “子杭快上小学了……”那天,两夫妻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商量孩子上学的难题。

  连队滕指导员得知情况,马上协调海岛渔村,确保子杭能够顺利入学。他同时也和两位老兵提议,要不要考虑调出海岛、调整到其他岗位任职?

  本以为两位老兵会认真思考一番,没承想,两人当即给出了答复:“我们更熟悉这座岛,比其他战友更适合守在这里……”

  夕阳的余晖一寸寸沉进大海,一弯新月悄然挂在天边,渔村炊烟缭绕。从山脚到山腰,数公里的山路,如今,赵能能和戚进萍每天轮流接送军娃上学、放学。

  每当她们路过村子,总有村民热情地和她们打招呼。“我们和‘夫妻哨’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村支书李海波说,那次,村里的一户人家发生火灾,老兵从山顶冲下来,和村民一起救火……

  “有他们在,我们很安心。”李海波说,在茫茫人海中,相互守护也是一种缘分。

  “再艰苦的地方,也要有人坚守。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守哨,这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李复勇说。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赵能能和戚进萍在厨房忙碌着,把心愿和祝福捏进一个个饺子里,军娃们在营院玩耍嬉闹,军犬安静地趴在地上……

  李江伟和李复勇正在巡线归来的山路上。他们心中,守着这座岛,就是守护心中的家。

  远处,渔船纷纷回港。海浪声声,诉说着安宁与祥和。

  图片由本人提供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通辽:两千万亩玉米春耕正当时

  • 河北卢龙: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