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枪械护木“变形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5-09 09:54

  在枪械设计中,零部件按重要程度有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零件之分。以往,护木被看作一般零件,但现在,它已被视为重要件。

  2024年,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启动了一个名为“热屏障低偏移护木”的招标项目。该项目旨在为MCX Rattler步枪护木研制一型替代品,从而解决该枪护木在射击时升温过快、安装拆卸较难、受撞击易发生位移等问题。

  事实上,该类枪械配发美特种部队的时间并不长。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之所以仍选择对该类枪械的护木寻找替代品,除了其存在以上问题外,还有深层次原因,那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护木所提供的已不只是防护和握持功能,而是作为能灵活添加多种战术附件的一个平台存在。

  那么,护木为何有如此本领?它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如何?请看本期解读。

  枪械护木“变形记”

  ■罗建华 余守义

MCX Rattler步枪及其护木。

  问世后持续进化

  护木也称作“护手”,其最初的目的是防止射手被连续射击后发热的枪管烫伤,并提供稳定的握持点。早期枪械的护木名副其实,就是一段加工过的木头,用来包覆住枪管。有些枪械的护木会与枪托一起加工成型。

  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是后来护木发展的基准点。随着枪械性能的提升,护木这两个方面的功能也水涨船高。AKM步枪是AK-47步枪的改进型号,两者相比,除了机匣、枪口补偿器等方面的变化外,AKM步枪的护木也进行了优化,最显著的是在护木两侧增加了凸起,这样就更便于抓握,从而增强了稳定性。

  20世纪上半叶,随着自动、半自动步枪的出现,枪械的射速提高,枪管增温更快。为了提高护木的耐用性和散热性能,金属护木出现。这时的护木,所用材质虽然有所变化,护木的名称却延续了下来。

  冷战时期,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材料开始用于制造护木。这一变化,使护木不仅更轻,隔热性能也更好。

  20世纪末以来,枪械设计渐趋模块化。多种附件的出现和使用,推动枪械护木开始向带有多种接口的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护木转而采用高强度聚合物、铝合金、碳纤维等,其形状也渐渐变为通体镂空布局。这种形状和布局,不仅易于安装导轨,适配各种附件,如光学瞄准镜、战术灯、握把等,也标志着护木进入适配不同战术附件的多功能平台发展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变体”的护木,不仅赋予了枪械更高的战术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信息化战争对枪械的深层次需求。

  旨在拓展枪械功能

  枪械的模块化,推动护木的发展。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护木正在变身为导轨、附件的载体,其上的沟、槽、孔就是导轨、附件的接口。如今,加装导轨、选装战术附件,已成为护木常见的“打开方式”。简单来说,当前护木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留有皮轨安装接口成为标配。“皮轨”是皮卡汀尼导轨的简称。其横向沟槽设计,使激光指示器、夜视仪等较重的战术附件实现了在枪械护木上的快速定位,装拆也比较方便。皮轨的出现对护木的发展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皮轨推动并成就了现代护木的基本框架和布局,也使护木迈入灵活搭载战术附件的发展新阶段。当前各国列装的新型枪械,其护木普遍留有安装皮轨的接口,使用者可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或其他安装方式,将导轨固定在护木上。有的护木还采用了与顶部皮轨一体化设计和制造的方式。但是,皮轨也有缺点,就是分量不轻且在护木上“占地”较大,于是研发人员推出了M-LOK等导轨(接口)。

  兼具M-LOK导轨等功能。和皮轨不同,M-LOK接口是一些32×7毫米的带圆角长槽。它“开凿”在护木上,并增加了结构强度。换句话说,是护木的一部分发挥着M-LOK导轨的功能。这种采用锁孔结构的设计,不仅使护木拥有更轻的重量,而且可以提供快捷的接口转换能力,明显增强安装附件的灵活性。M-LOK导轨当前已成为轻型、多功能护木的行业标准。围绕M-LOK导轨,美国制造了大量可与之兼容的配件,如手柄、强光手电等。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枪械,其护木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如俄罗斯在AK-12突击步枪上同时整合了M-LOK与华沙条约导轨(19毫米宽);欧盟在护木设计制造过程中融入了HKey六边形锁孔标准。

AK-12突击步枪及其护木。

  持续向新技术借力。当前的枪械护木质地大多为工程塑料与铝合金。一些长护木多为铝合金切削成型,一些短护木的质地多为钢塑结构,即“塑镶钢、钢支塑”结构。护木与枪管之间,一般呈悬空状态,无接触。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护木仍在借助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演进。比如,美军所用枪械的护木导轨在一些高温环境中出现了变形,俄军一些枪械的护木在北极环境中发生了金属脆化问题,于是两国先后转向使用复合材料制造护木,以解决相关问题。如今,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正融入护木设计制造过程。比如,俄罗斯SVCh狙击步枪采用的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护木,在零下60摄氏度至零上70摄氏度温差下变形量小于0.2毫米;韩国K2C1型突击步枪所用导轨采用碳化硅涂层,耐磨性明显提升;日本20式步枪通过优化材料分布等措施,将护木重量降至280克。

K2C1型突击步枪及其护木。

  依然重视“看家本领”。护木作为使用者握持枪械的主要构件,设计人员一直在其易于握持、防滑等方面苦下功夫。从二战时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国家的步枪共同特点就是护木比较细,即使手较小的人也能握住。较有代表性的是M16的圆锥状护木,从细到粗的布局让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当前的护木在设计制造时同样突出了“看家本领”。虽然大多形如金属骨骼,但细心察看,就可以发现在护木的两侧和底部有周向和纵向相交的防滑凸筋,而且在握持部位大多是平面构造,且所设计的各种接口孔径不大,手掌上的肌肉不会内陷其中。

  总的来说,通过上述的发展变化,护木已渐渐成为搭载导轨、附件的理想平台,从而拓展了枪械功能,使其对目标的打击更具针对性和杀伤力。

  不断追求开放多能

  前些年,有两则关于护木的消息引起了一些军迷的关注。一是一家公司对AK-47步枪进行了“魔改”,为该枪推出了带有M-LOK通用接口的GKR护木。该护木取代了AK-47步枪原有的下护木,在上护木前方加装了QD插座。该护木的问世,为升级一些老式枪械提供了思路。二是另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为MDRX等无托步枪设计的“螳螂”两脚架护木,使两脚架也能够集成在无托步枪护木上。

  用来改造老式枪械、用来集成新附件,这两则消息显示了护木朝两个不同维度发展的趋势。据观察,更多的变化正在护木身上发生。

  材质和工艺进一步优化。护木设计是现代步枪设计的难点之一。这种设计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需要在较小的空间调和多种矛盾,如既要重量轻也要强度高,既要能够紧固也要易于快拆,既要能适应多种环境也要保证使用可靠,既要构型简单也要便于拓展功能等。这种矛盾调和过程中的复杂性,使一些设计人员尽管耗费了大量气力,但拿出的护木成品仍然差强人意。这也正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寻求“热屏障低偏移护木”的原因。其他国家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优化护木所用材质和制造工艺。当前,一些国家正在研发3D打印钛合金导轨、镁锂合金护木等新产品,这种变化印证了一个事实——导轨与护木的制造正在突破传统工艺的限制。

  俄罗斯研发的自适应合金护木体现出护木发展的新维度,这种护木能在低温下收缩从而增强结构强度。这意味着,今后一些材料将使护木从被动的附件承载体转变为主动响应系统,并在这方面走得更远。

  美观也是各国对护木造型的要求之一。在满足功能需求、用材广泛、能快速加工、可大量生产等前提条件下,对护木外观的追求,也在拉升护木的设计难度,进而给工艺提出了新要求。

  变得更加多能。资料显示,护木正在发生诸多新变化。其中一项就是不再拘泥于充当传统战术附件的使用平台,而开始扮演更多角色、发挥更多作用。比如,以色列的研发人员在X95步枪护木上集成了线缆槽;英国BAE系统公司研制了一种微型无人机弹射装置,该装置据称可整合在护木上;美国L3哈里斯技术公司研制的智能护木导轨集成了USB-C接口,能够对附件供电和用于数据传输。护木的这些变化,表面看是功能的简单叠加,背后实则是战争形态的演变。当护木纳入数据总线智能导轨时,其目的是在构建单兵物联网节点;当护木开始承担电源管理与信息交互功能时,其本质是将传统枪械也演变为数字化战场上的设备终端。

X95步枪及其护木。

  使用更加便捷。Key Mod战术拓展接口是在M-LOK之前面世的,后来被后者所取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者的使用更加便捷。护木今后的发展,也会沿着这条路径继续向前。当前,一些导轨护木已能让士兵根据任务需求快速重构枪械功用——加载短距传感器以适应城市作战,加装弹道计算机以应对山地作战环境,集成红外瞄准装具以满足夜战需求等。今后,护木或将在变得更加智能的基础上拥有即插即用接口,具备灵活转换功能。这种变化意味着,在未来,士兵或许能像为智能手机安装各种应用那样,通过标准化接口为枪械加载功能模块,比如安装微型雷达来执行侦察任务,或者加装电磁脉冲装置来实施电子干扰与攻击。当诸如此类的模块化附件通过智能导轨护木,与AR头盔、战术无人机等形成系统联动时,单兵火力单元将具备更高水平上的信息感知与目标打击能力。

  当然,新的变化不会只发生在护木上,还体现在枪械发展的其他方面。如ZeroMark公司试验了一款可在枪托上集成的自动瞄准系统附件,能让使用者更好地瞄准目标。

  这种发展变化或许会改写单兵作战规则。因为在未来,当士兵扣动扳机时,他使用的已经不只是一杆枪,而是一个通过智能护木导轨助力的高度集成的作战系统。

  供图:阳 明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