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永续不变的红色传承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永续不变的红色传承

来源:光明网2025-04-30 23:03

永续不变的红色传承

——探寻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永葆本色铸忠诚的精神密码

  到过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红色前哨连”的人,都有一段相似的“心路历程”:开始是慕名而来,进了营区又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但真正读懂以后,便会由衷敬佩:赓续传统,他们有一种执着;面对困难,他们有一股冲劲,给人以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精神力量。

  岁月更迭,“红色前哨连”历经23次调整转隶、移防搬迁,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荣誉得了一个又一个,但赓续红色基因的优良传统始终未变。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英雄集体,探寻他们永葆本色铸忠诚的精神密码。

  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忠诚信仰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日,一堂以“传承‘红连’精神,打好攻坚之战”为主题的“红连讲堂”,在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举行。班长黎举平采取“观点+故事+分析+结论”方式,将“一桥跨三地,天堑变通途”的巨大变化娓娓道来。

  中队第31任指导员陈振炜告诉记者,“红连讲堂”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2010年正式更为现名。每逢党、国家和军队重大方针政策出台以及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中队都会紧扣官兵活的思想组织“红连讲堂”,至今已举办130余期。讲堂采取个人主动登台、身边战友推荐、领导随机抽点等形式,发动官兵登台分享,构建人人当教员、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次次有收获的生动格局,让党的声音成为中队最强音。

  “讲好时代故事,坚定忠诚信仰。”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领导告诉记者,中队始终把强化军魂意识、深扎信念之根作为首要政治要求,直面现实问题、突出政治锻造、加强理论武装,持续强固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近日,记者走进中队荣誉室,一场“寻根‘红连’,奋斗强军”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正在进行。鲜红的队旗下,指导员陈振炜结合一段段影像、一张张照片,深情讲述中队辉煌战史,畅谈军人使命担当,赢得阵阵掌声。

  活动尾声,陈振炜望着若有所思的官兵,抛出问题:“同志们,从中队光辉历史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敢打必胜的决心意志。”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

  “压倒一切困难的气势。”

  ……

  中队官兵轮流登台、争相发言,用朴实的话语表达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英雄精神的坚定信念。

  “红色历史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书,也是面向未来踔厉奋发的冲锋号。”陈振炜介绍,他们通过参观见学、事迹报告、仪式教育等方式,以“红连讲堂”“哨位巡讲”等特色活动为载体,不懂激发官兵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

  “每年我都要回到这里,讲讲当年的那些故事……”2023年6月1日,是“红色前哨连”授称59周年纪念日,中队第4任连长邹金凤回到老部队分享红色记忆、初心故事。从“一把柴刀用三代官兵”聊到“赤手搏斗嫌犯”,从艰苦岁月谈到幸福生活,邹金凤彷佛有说不完的故事。现场官兵深受鼓舞,报以热烈的掌声。

  前两天,战士王司睿激动地接过“学习标兵”证书。他在部队的快速成长,得益于红连讲堂的引领和滋养。

  入伍前,王司睿是个“生意迷”。来到中队之初,他平日里学习训练缺少热情,一到周末就精力十足,试图找到“未来风口”。在中队火热的理论学习氛围中,王司睿把包里的“财富宝典”换成理论书籍,还多次主动走上“红连讲堂”分享自己学习体会。

  中队持续开展“原原本本学原著、重点解读学内涵、知识问答学要点”理论学习活动,每天安排“微理论、微讲堂、微点评”,引导官兵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努力掌握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和“奋斗者说”,定期开展“新老兵面对面”交流会,邀请中队老兵来队谈授称以来中队可喜发展变化;利用强军故事会、情景剧、“红连歌会”创新理论学习模式,持续提纯官兵思想。

  坚强战斗堡垒,凝聚钢铁集体

  走进中队,10余张贴在公告栏里的表格醒目地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战士休假、“四有”评选、转改警士、“金点子”落实情况等内容一目了然。

  中队指导员陈振炜告诉记者,“红色前哨连”之所以支部坚如钢、党员是榜样,关键在于他们始终坚持和发扬党员问题群众敢讲、支委问题党员敢点、书记问题支委敢批的好传统。

  去年9月,中队召开支委会会议研究“四有”优秀个人人选,陈振炜觉得会前已征求意见、充分酝酿,就先表了态,当即被警士支委黎举平指出问题:“书记先发言不符合组织程序!”会后,陈振炜反思:“‘凡事按制度办,人人依原则干’是中队民主建队、官兵较真碰硬的底气所在。”

  自“红色前哨连”授称以来,中队党员干部骨干“五先四后”的好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示范引领官兵个个站排头、人人敢争先,确保在最艰苦岗位、最危险时刻上党员、上干部、上警士。

  2024年初夏的夜晚,一场战备拉动演练在中队毫无预告地突然展开。中队长谢志雄迅速组织分队全装出动,比以往节省了近3分钟。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出样子。“红连”官兵都认一个理——职位越高,本领必须越高;党龄越长,能力必须越强。其实,在2024年初调任“红色前哨连”之初,已在其他中队担任过两年半中队长的谢志雄轻松地认为自身素质“已经满分”,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闷棍”。

  一次支队开展的不到招呼方案演练中,谢志雄经验不足,手忙脚乱,不仅多次指挥出错。为此,他向党支部公开承诺“从头学、重新干”,连续3个月没请1次假,没日没夜地扎在指挥训练室和训练场,一有空就凑到前任队长黎京伯跟前学习请教,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领头雁”。

  支队政治工作部领导感慨地说:“‘红色前哨连’之所以能本色不改,离不开党支部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它像吸铁石一样把官兵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锻造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光辉旗帜。某次任务中,面对执勤兵力紧张的实际困难,中队成立“党员突击队”,由党员轮番顶哨执勤,正在休假的排长黄泽聪得知情况后,立即归队参与执勤,他说,“越是困难的时候,党员就越是要顶得上去!”

  组织生活炉火旺,党员人人加油干、个个争先进。目前中队党员中,几乎人人受到过表彰奖励。上等兵孙浩曦大学期间就入了党,但之前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识不太深刻,在中队严格组织生活的淬炼下,看到了标准、找到了差距,通过一年不懈努力被支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传承激励,感召奋斗强军

  “红色前哨连”先后32次获评基层建设标兵和先进中队、荣获74项省级以上荣誉,这其中的奥秘何在?班长张芳灿心中有着明确的答案。

  早在还未加入“红色前哨连”时,张芳灿因表现突出就被支队推荐参加总队“武教头”比武,但信心满满的他却在比武中屡屡失败,接连的打击曾一度让他陷入失落迷茫。

  “张芳灿!”

  “到!”

  “现授予你‘红色前哨连’第1324号战斗编号,欢迎入列!”2022年3月,服役6年的张芳灿服从组织安排调到“红色前哨连”,报到第一天就参加了战斗编号授予仪式。看着手中的“1324”编号,张芳灿的心中有了一丝莫名的悸动。

  紧接着,张芳灿便参加了中队组织的“红连讲堂”。当天,“联合国荣誉勋章”获得者、老中队长庄超再次回到中队,与官兵们聊起了荣誉背后的故事。

  2006年,庄超军校毕业后来到“红色前哨连”。听闻部队将抽选人员参加海外维和任务,他第一时间递交申请书。“作为‘红连’的兵,就该主动接受考验。”经过严格选拔,他如愿最终入选。在8个月时间里,庄超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的纪录。听着老中队长的讲述,张芳灿不禁扪心自问:“争当打赢尖兵,我,练过硬了吗?”

  自此,张芳灿的心中又燃起对荣誉的渴望,一头扎进大纲教材,一个个内容去研究,一条条线路去摸索,再一次踏上总队武教头的比武场,经过激烈的比拼,一举斩获总队第一名的良好成绩。同年,张芳灿又参加总队“三会一好”优秀政治教员比武,从58名选手中杀出重围,成为进入决赛的唯一一名警士。

  “编号本身并没有意义,是‘红连’一茬茬官兵争取的荣誉赋予了它时代的内涵”,张芳灿说。

  今年年初,退伍老兵莫振华回到中队参观荣誉室,惊喜地发现武警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奖牌已被放置其中,思绪一下又回到了得知获奖的那一天。

  那本是中队庆功的日子,中队上下喜气洋洋。然而指导员陈振炜却突然泼了盆冷水,“揭短短变长,护短长变短。不能只看到成绩,很多问题还藏在暗处,现在开庆功宴还为时过早。”

  在陈振炜的倡议下,中队党支部决定把“庆功会”变成“揭短亮丑会”,人人上去讲问题、个个都要给支部“把把脉”。

  “这是中队创先争优、为先进‘保鲜’的秘诀之一!”陈振炜告诉记者,1964年中队被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时,大家围着奖牌照了张合影,把奖牌迎进荣誉室,紧接着党支部就利用两天时间开展“防骄破满”教育和“揭短亮丑”活动,查找出20余个问题,制定30多条整改措施,写到黑板上、放在门厅里,警醒官兵“攀登向前创新高,止步回头是深渊”。正是凭借着这份清醒,中队才斩获一个又一个荣誉。

  开拓创新发展,勇立时代潮头

  今年年初,总队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专题集中辅导时,受领总队“四讲一读”教育模式试点任务的“红色前哨连”,用干部的生动讲解和官兵的亲历分享,展现了中队官兵勇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发展的实绩。

  从守卫见证到亲身讲述,官兵对改革开放成绩的来之不易感触更为深刻。曾几何时,为了支持港珠澳大桥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队多次搬迁营区,训练场地不足也一直是制约中队训练水平提升的短板问题。面对困难,官兵拿出革命前辈“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劲头,住宿环境艰苦,也要把训练搞起来。针对担负任务实际,将多课目结合起来练技能,将半身靶胸环靶按比例缩放练射击,实打实投融入连贯演练……

  如今条件改善了,中队抓住机遇,加速推进执勤信息化建设。他们在全总队率先建成了集高清监控、红外对射报警、广播劝阻、人像识别抓拍追踪的多功能执勤信息系统,还配备了各式无人机等多种装备。

  先进装备固然重要,但人才是决定因素。采访中,战士黄泽聪讲起了这么一个故事——

  2024年春节前夕,一场实战化演练拉开序幕,担负作战勤务值班任务的黄泽聪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突然间,对讲机响起,“2号区域发现可疑人物,哨兵正在前往处置。”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屏幕,黄泽聪一愣,但又迅速调整指挥方案,及时将可疑人员抓获。

  “人不能完全依赖装备。只有人装高度协同,才能确保任务万无一失。”中队长谢志雄总结道。

  随后,中队针对可能发生的18种一般情况、14种重大情况逐个反复研究、演练、复盘,不断提高哨兵执勤应变能力。最终,中队结合新式装备,创新总结的“一线执勤哨兵能应急、二线临近巡逻能增援、三线周边力量能封控”的战法在全总队推广。(作者:廖彬华 胡章涵 李曌阳 郭江宇)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地迎来“五一”假期出行高峰

  • 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