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征副刊丨界河上犁浪的兵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长征副刊丨界河上犁浪的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4-29 09:59

  界河上犁浪的兵

  ■郑茂琦

  作者手记:

  当我来到这个巡逻艇大队的时候,就注意到营区里处处张贴着“劈波犁浪”的标语。在饭堂门前,从他们的队歌里,我又一次听到他们高唱着“劈波犁浪”。

  难道这是一群手握犁头的兵吗?

  当我见到班长陈华时,他黝黑的面孔,朴实得就像那幅从经典油画《父亲》中走出的形象。他带我走进船舱,向我展示他们挖沙的锹、钢钎、锤子、绳索、沙袋。谁能想到,在这条美丽的额尔古纳河上,有一群犁浪的兵。他们从不言苦,就像队歌中唱的,“风雨擦亮了眼睛,马达带走了寂寞……”

  我走的时候,冰河还未完全解冻,河边只有枯黄的芦苇随风摇摆,仿佛也在向我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船艇编队在额尔古纳河上航行巡逻。 李双明摄

  塞北的春来得很迟,时间到了四五月份,额尔古纳河两岸依然看不见绿茸茸的草地,只有一片片莽莽的淡黄。不过,太阳终究带来了暖意,靠岸的江冰坍下去,解开的冰排一块块相互摩擦着、冲撞着向下游漂去。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的界河,每当冰河解封后,巡逻艇大队组织进驻点位的日子就到了。十几条巡逻艇组成的编队沿着弯弯曲曲的额尔古纳河溯游而上,驶向沿途设置的一个个艇组码头,开始新一年的常态化水上巡逻。

  巡逻艇一艘跟着一艘,船尾在河面上犁出道道三角形的浪花。那浪花像极了农田里闪亮的犁头。

  漂浮在江面上薄薄的冰块很大、很锋利,夹杂着枯叶和树枝布满了整个江面。

  艇长陈华记得,那天航行没多久,他就感到推油门时船艇加速乏力。他皱了皱眉,吆喝了句“掏泵壳”。巡逻艇一侧的马达很快就熄火了。

  一旁的航海兵脱掉上身的军装,光着膀子掀开泵舱,跪在前甲板上,一只胳膊毫不犹豫地伸进盛满冰水的泵舱里,把挂在进水格栅上的漂浮物一点点掏出来。才十几秒,他的胳膊就被冻得发紫。

  陈华是巡逻艇大队的老兵了。他拍拍航海兵的肩膀,示意时间已经不短了,换自己来作业。接着,他也脱去上衣,挽起袖子,身子几乎趴在甲板上,把胳膊浸在冰水里,摸索着格栅上剩余的漂浮物。

  陈华向我讲述这段故事时,眉头一直紧锁着,额头不时浮现出一道道皱纹。

  陈华从四川大凉山入伍来到内蒙古边防的时候,是一个冬天。火车一驶进白茫茫的雪野,他心里就感觉到丝丝凉意。不过,大凉山的娃娃啥时候也不怕吃苦。入伍17年了,他在界河上也航行了17年。

  “额尔古纳”在蒙古语中意为弯曲的河流。作家老舍初到这片草原时,曾形容这里的河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也许弯弯曲曲就是草原河流动人的旋律。

  陈华觉得,界河是那么美,就像家乡逶迤的群山一样美,但就是这样一条美丽的河流,却让巡逻艇大队的官兵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每年下点,老兵们最担心的就是船艇搁浅。越往上游走,河道越狭窄弯曲,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两个船位那么宽,稍不注意船艇就会陷进泥沙里。

  掏完泵壳,陈华回到舱内。他的目光紧盯着前方。湍流泛起的浪花,在陈华看来算是一个好征兆,反而是那些平静的泛着鱼鳞纹的水面,预示着搁浅的危险。若遇到这样的水面,航海兵就要拿着长长的探深杆站在甲板上,一点一点地测量水深,调整航向。

  那天,一路上还算顺利,只掏了两三次泵壳,稍稍影响了编队行进的速度。约莫黄昏时分,又有几艘船艇驶入河汊子,到达了各自的艇组码头。只剩下几艘巡逻艇,继续朝着上游编队航行。

  陈华说,天黑前他们要赶到下一个艇组码头。经过一处狭窄水域时,头船按照经验,靠着相对安全的立岸一侧行驶,没有减速探深。忽然,咣当一声,头船一下子就搁浅了。

  这时,发动机发出一阵轰隆隆的闷响,底部的泵舱吸进来的竟全是泥沙,打得叶轮“嗞嗞”响,整个船艇抖动得厉害,彻底失去了动力。编队指挥员下令,让陈华所在艇尝试拖船。

  绑好拖船的缆绳,陈华猛推油门拉杆,河面上霎时掀起巨大的水花,缆绳迅速绷紧。但过了一阵子,两艘船在河里几乎纹丝未动。

  这下只能挖沙筑坝蓄水了。艇员们纷纷拿着工具,撸起裤腿下到冰河里,一锹一锹把艇下的泥沙铲到沙袋里,然后用沙袋在船尾垒起一圈沙坝,通过蓄水增加水深。

  水深增加了,战士们站在冰河里,有的把脊背紧贴着冰冷的船身用力推,有的则在前面像纤夫一样用力蹬腿弓背拉纤。

  陈华告诉我,看着那一幕,他在心底流泪了。他一次次将油门推到底,搁浅的船艇终于开始挪动,直到脱困……

  救援耽误了不少时间,眼瞅着太阳即将下山,更严重的问题摆在跟前,刚才脱困的船艇叶轮被打坏了,无法继续航行。

  编队指挥员盯着陈华的眼睛问,其他船先走,夜里你能自己把船拖回去吗?

  刚才心绪激荡的陈华,此时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太阳渐渐落山,河面逐渐被一层紧贴水面漫延开的浓浓夜色覆盖。陈华打开探照灯,灯光照在河面上,白亮亮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更不用说判断河道的深浅。

  他心想,可不能再搁浅了,身后连救援船都没有。他操纵探照灯左右移动,不时照一下岸边,根据两岸的建筑物判断船艇的位置。17年了,他已经熟悉界河中每一处浅滩和岛屿的位置。

  陈华从舱室里探出半截身子,一边观察,一边转舵。浓稠的夜色里,那条河像是无边无垠的。最终,他成功地将那条船拖到了艇组码头。

  当探照灯打在岸上的界碑时,鲜红的国徽亮堂堂地映在陈华眼里。

  他知道,到了!就像当年他参军来到北疆这片莽莽雪野时的感受一样,咱当兵的人啥时候怕过吃苦。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