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雪线之上的坚守:边关 “春天” 永驻心间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雪线之上的坚守:边关 “春天” 永驻心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4-28 10:11

  雪线之上有“春天”

  ■全小泉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刘郑伊

  雪线之上,春天总是姗姗来迟。驻守祖国西陲的官兵们却说,边关春来早,边关春常在。

  4月,江南的杏花漫山绽放,微风吹起细碎的花瓣,翩然落入水波的涟漪中。千里之外的天山汗腾格里峰,风雪尚未感知季节的召唤,一条雪线如银蛇般盘踞在海拔数千米的山顶。

  这里,驻扎着一个边防连,年轻的战士在哨楼执勤,他手握望远镜,警惕地瞭望远处的雪山。乍暖还寒,他瞭望的那座冰川附近,该连一支巡逻队正在跋涉。

  这一刻,荒凉寂静的雪线之上,为祖国站岗放哨的军人,带来了蓬勃生机,带来了阳光般的温暖与希望。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会因季节的更迭而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军人就是雪线之上的“春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寒冷的雪线之上,春天从未走远,春风自有觅处。

  当江南的桃花开成一片花海,西陲的冰河才裂开第一道缝隙;当洞庭渔舟收起最后一张银网,赛里木湖畔的牧民正把临产的母羊赶进地窝子……卫星云图上,来自东南沿海的暖湿气流与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高压气流仍在缠斗,驻守雪山的边防军人,对于春天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感知。

  “偏远不偏向,艰苦不怕苦。”此刻,新疆军区某团“冰川哨所”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这里,春意总是来得更晚一些,官兵们心中的春天却从未迟到。他们如同天山上的雪莲,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让信仰之花在雪域高原傲然绽放……

  ——编 者

  眺望雪线。

  “雪杉冰花”,只在最寒冷的地方盛开

  早在入伍前填写分配志愿时,新兵孔奥就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的豪情,立志到边防燃烧自己的青春。

  都说边防苦、高原苦,孔奥在下连前就做好了思想准备。

  然而,来到这个被称为“冰川哨所”的连队,这里的寒冷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登上哨楼极目远眺,前方绝壁林立、冰川连绵,远处起伏的褐色山脉横亘天地,寒风凛冽,吹得人脸颊生疼,只有几间房子孤零零地立在山顶……那一刻,孔奥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无比渴望春天的到来。

  晨曦初露,天边泛起橘黄色,薄雾轻笼在雪原上。清晨,欧连长像往常一样带领巡逻队伍前往阿拉艾格尔山口执勤。走在崎岖的路上,战士的脚印,转眼间便被风雪掩埋。

  欧连长不时回头望向身后的队伍,提醒艰难跋涉的战友,不要掉队。

  途经中哈425号界碑,欧连长下令原地休息。这里生长着许多雪岭杉,大部分树木周边都覆盖着厚重的积雪,远远望去,宛如倔强的士兵举起刺刀直刺天穹。

  “孔奥,这就是我们边防特有的花——‘雪杉冰花’,它只在最寒冷的地方‘盛开’,是不是和常年守在雪山上的我们很般配?”中士高东宇指着近处树枝上的冰锥笑着向孔奥招手。

  在这片官兵们用信仰浇灌的热土上,不仅“盛开”着倔强的冰花,更孕育着无数像高东宇这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常青树。

  高东宇是改革分流到这个连队的战士。初来乍到,连队没有同年兵,自己年龄偏大,对边防岗位也不熟悉……命运似乎对这位“年长的新兵”并不友好。

  周末,战士们在学习室看书。马文清摄

  高东宇彷徨过,却从未想过要离开。“‘冰川哨所’是自己选的,没有守不下来的道理!”他没有消沉,比以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白天在训练场加练,晚上到学习室“充电”。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东宇很快被任命为班长,巡逻执勤劲头更足了。今年,他给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集训。

  伴着欧连长的一声令下,巡逻队再次出发。聆听战友们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孔奥的步伐更加坚定。

  阳光照耀雪山之巅,周围一片瑰丽。抵达山顶,官兵们取出五星红旗展开,举起右拳庄严宣誓。迎着寒风,眺望连绵的雪山,高东宇对孔奥说:“记住此刻的山河,记住我们站立的地方是祖国。”

  巡逻归来,孔奥看着相册里的合影,在日记本上写道:“边防的春天,是心头一份永不熄灭的热爱,它不同于家乡春天的细腻温婉、春意盎然,这里的春天,洋溢着高原独有的磅礴……”

  也是在巡逻路上,上等兵韦家国读懂了另一种形式的温暖。

  那是在去年初冬,欧连长带领新兵巡逻归来。返营途中,他们遇上一条尚未上冻的冰河。

  河面上弥漫着雾气,冰凌在水中漂浮。老兵们争着要下水探路,却被欧连长拦了下来,他小心翼翼地下河,探明河水深浅,他又折回来,和老兵们一道将新兵们背过河。

  抵达对岸,看到连长和班长们冻得嘴唇发紫,新兵们赶忙脱下大衣,裹在他们腿上……

  寒冷的边关,温暖常在。“终于明白了为啥老兵总说,哨所的冬天也很暖。”回到营区已是深夜,韦家国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对自己说,这份温暖会永记在心里。

  所有蛰伏都在等待破土的时刻,所有坚守终将迎来烂漫的花季

  一名新战士(左)为界碑描红。

  “把青春年华留给边防线,把忠诚献给守护的界碑……”

  万物复苏,二级上士徐景超在欢送退伍老兵晚会上的致辞,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这批退伍老兵中,不少是徐景超带出来的兵。离别在即,想起与战友一起并肩巡逻的场景,徐景超的心中充满不舍。

  徐景超的手机壁纸是一种被叫作“金龟子”的昆虫。

  那是他休假回家时,带儿子去一家宠物商店购物时拍摄的。每当战友问起这只“金龟子”的含义,他总笑着说,这是他和儿子之间的秘密。

  那次,上小学的儿子在电话中问徐景超:“老师让我们每人上台介绍一种昆虫,我应该介绍什么呢?”

  徐景超建议儿子介绍“金龟子”:“柔软的身体上长出坚硬的甲壳,这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昆虫。幼虫时,它藏在泥土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春雨的召唤,在惊蛰这天破土而出,振翅高飞……”

  刚入伍时,徐景超主动申请到边防连。有人曾问徐景超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他说:“每当站在界碑前,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里虽然荒凉,但那种和战友并肩作战、生死相依的情感,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徐景超仍记得自己刚来连队时,是班长王建文手把手地帮带他——从熟悉防区巡逻路线,到巡逻路上快速处置各种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老班长一点一滴地给“徒弟”传授经验和技巧。

  一次夜间勤务,王建文带领的巡逻队被风雪围困。就在队伍即将到达预定地点时,一名年轻战士不慎滑倒,扭伤了脚踝。

  深夜气温骤降,再待下去大家都会面临生死考验,王建文二话不说背起战友,凭借过硬的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带队平安归营。

  “偏远不偏向,艰苦不怕苦。”这是王建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扎根边关10余载的人生信条。

  在他的精神感召之下,徐景超快速适应守防生活,勤学苦练,入围连队参加上级比武的人员名单。

  短时间的集训,并不能弥补经验积累方面的差距。在那场比武选拔中,徐景超最终遗憾离场。

  “如果觉得举步维艰,那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现在的失利是你基础打得还不够牢,根扎得还不够深。”王建文一边安慰徐景超,一边给他讲起了连队“同心树”的故事。

  “同心树”是这个连队在山上营区唯一种活的树。树旁矗立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连队成立初期,营区还在建设,全连依托两个点位分别开展驻防任务。

  这两个点位分别位于山上和山下,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为了便于开展管理,时任指导员和连长各自驻守一个点位。

  那年春天,时任庞指导员休假归队,从家乡带回几株树苗,种在营房两侧。一场春雪过后,只有一株树苗存活下来。官兵们见状立刻把这株“独苗”列为“重点保护对象”悉心呵护。

  来年开春时,大家发现,枝丫上竟冒出了新绿!

  全连分别驻守两个点位,大家的心却紧紧团结在一起,就像连歌里唱的那样:“雪山顶上要发芽。”自此,大家为这棵树取了一个名字:“同心树”。

  “树能在高原种活,是因为根扎得深。人也一样,只有根扎得够深,才能汲取更多养分,在哨所坚守下去。”

  从那以后,徐景超训练更加刻苦。对徐景超而言,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长出丰满的羽翼、坚硬的甲壳。

  去年5月,新疆某综合训练基地,伊犁军分区组织的精武强能比武拉开序幕。经过“蛰伏”,徐景超在这次比武赛场上,各课目排名位居前列,终于迎来了“破土而出”的时刻。

  不抛弃、不放弃。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实现军人价值。

  又是一个春天,晨光照耀着“同心树”,树枝上透着点点绿意,它经过一个又一个严冬的洗礼,已经长出扎到大地深处的根——所有蛰伏都在等待破土的时刻,所有坚守终将迎来烂漫的花季。

  山下的执勤哨楼上,战士们眺望远处的雪山。

  走他走过的路,吹他吹过的风,爱情的花朵在心中悄然绽放

  4月,峰峦间覆盖着白雪,冰川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连队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90后军嫂邹玉英。

  这次探亲,她跨越2000公里,来到高原哨所探望她的丈夫——一级上士韦志刚。出发前一天晚上,邹玉英装了满满一箱家乡特产,给丈夫捎去浓浓的家乡味。

  清晨5点半,邹玉英已经抵达机场,准备搭乘前往新疆伊宁的飞机。

  下了飞机,坐上前往县城的长途车,邹玉英听着车里播放的民族歌曲,不住地望向窗外的雪山。

  一路上,山上的积雪已融化,露出斑驳的山体。“今天的雪下得不大,通往连队的路没有那么难走……”驾驶员紧握方向盘说道。

  风雪渐停,两名战士挺立在雪线之上的执勤点位。

  距离连队还有半里路,远处荒原上,一个穿迷彩服的身影就像一棵树一样矗立在那里。

  “是他吗?”

  原来,韦志刚早就向连队请假,在这个巡逻休整点等待接站的汽车。打开车门,韦志刚摘下棉帽,戴在邹玉英头上。这一刻,丈夫憨厚的笑容,让邹玉英红了眼眶。

  “我不冷。”邹玉英随手把车上的一件棉大衣,披在丈夫身上。看到韦志刚手背上新添的冻疮,她的心中涌上一阵酸楚。

  2022年两人在连队举行婚礼,3年来,这是夫妻俩又一次在高原团圆。

  过去,通往连队的路是一条沙土路,风雪袭来,曾让不少探亲的军嫂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这条路,也因此被称为“望夫路”。

  去年,经过上级重新修建,这条路变成了柏油路,条件明显好了许多,但遇到大雪,车辆仍有可能无法通行。在军嫂眼中,路好走了,但到高原探亲这件事,仍然要“看天”选日期。

  走过探亲路,邹玉英想跟随队伍走一趟巡逻路。

  清晨,邹玉英跟随丈夫登上巡逻车,在行驶了七八公里后,巡逻车被一段积雪路面挡住,他们只得下车,徒步前行。

  与丈夫一起并肩巡逻,是邹玉英梦寐以求的时刻。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她曾听丈夫讲过。走他走过的路,吹他吹过的风,是一名军嫂内心真正自豪的事。

  带队的排长祖力开尔一路上鼓励大家加把劲。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邹玉英渐渐没了力气,韦志刚心疼地看着妻子,不愿让她往前走。“你别坚持了,就坐在这里等我们回来。”

  邹玉英大口喘气,护目镜内层蒙着白雾,外层是凝冻的冰花。她使劲握了握韦志刚的双手,让他将背包绳绑在自己腰上,继续攀登。

  登上山顶,天空突然卷起乌云,山口刮起大风。原来,韦志刚在电话中说过的瑰丽风景,只是雪山的另一种表情;大多数时候,雪山的表情是凝重的、冷峻的,甚至是残酷的。

  邹玉英体力不支,韦志刚见状,从怀里掏出用体温焐热的葡萄糖液,喂到妻子唇边。

  晚上7点左右,队伍返程到达连队驻地时,天空已是一片星河。

  一路上,邹玉英跟在韦志刚身后,此刻,她回头望着星光下两人深深浅浅的“脚印链”,回想起登山时的咬牙坚持,内心的滋味五味杂陈。

  这个春天,风乍暖还寒,经过这趟巡逻,邹玉英内心对军人的敬意更多了一分。她曾在军旅散文中读过一位军嫂随丈夫巡逻的故事,如今自己也用双脚丈量了边关的土地,她觉得,这条刻印着二人脚印的巡逻路,必将成为夫妻俩爱情的新见证。

  翌日一早,韦志刚照常去上哨,邹玉英在电话里告诉她的好朋友们,穿军装的韦志刚,特别帅。

  这一刻,春风漾上她绯红的面庞,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期许,像花儿一般在她心中悄然绽放。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