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83集团军某旅机关改进工作作风——
莫等“基层呼” 善下“及时雨”
■刘 扬 宋俊廷
刚到野外驻训场,第83集团军某旅某连干部石良玉就发现,移动式多功能充电站已经配发到位,“去年还需打报告申请,今年机关走在了我们前面。”
为提升机关服务基层质效,去年初,该旅依托强军网搭建了“铁拳小管家”为兵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后,该平台畅通了民主渠道,官兵反映问题较以往方便了不少,但基层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却不见改观。究其原因,从某营一级上士李啸博的一番话可见一斑:“个别机关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基层官兵的获得感。”
“不能在办公室里坐等官兵登门求助,而要经常深入一线提供上门服务。”该旅领导认为,当前练兵备战任务日益繁重,以往的服务基层机制和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机关必须主动对接基层需求,靠前服务。
为此,该旅设立“基层工作日”制度,每周三由部门领导带队下沉一线,通过举办“帐篷夜话”“战位恳谈”等活动,听取官兵呼声;构建“需求预判”模型,依据训练阶段转换、重大任务节点,提前调配预置物资,确保及时供应;实行首接负责制,避免事务办理推诿拖延。
莫等“基层呼”,善下“及时雨”。这次野外驻训前,作战训练科组织维修人员提前进驻车炮场,对装备进行全方位检修;军需营房科根据驻训地天气和环境,提前配发防蛇虫药品、防潮垫等物资……对于机关的改变,某营潘营长给出好评:“如今在驻训场,无论生活物资供给还是训练设施维护,机关都能提前筹划、保障到位,我们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训练中。”
“以往是下基层收集形成‘问题清单’,如今是带着‘服务清单’下基层解难帮困。”谈起转变工作作风,该旅人力资源科柏科长体会深刻。
上个月初,柏科长带领机关宣讲队来到某连,现场解答官兵关心关注的政策问题。当时,战士纪强正与家人商量买房,但对住房公积金使用和住房补贴申请有关规定知之甚少。宣讲队的到来,不仅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还送给他和战友人手一本《为兵服务手册》,内容涉及上百个与官兵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
“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努力把工作做在基层前面。”该旅领导介绍,目前他们正着手绘制“为兵服务动态图”,以便实时掌握各业务科室工作进度,推动机关服务基层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