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通信技师胡靖松——
始终保持“初学者”的姿态
■李鸿飞 袁海
阳春时节,西南某地,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一场实战化训练正如火如荼展开。
指挥方舱内,模拟打击训练任务即将开始,指挥员席的电脑突然黑屏。几名年轻通信兵第一次碰见这样的情况,瞬间不知所措。
“快喊‘老胡’!”大家提议。
不一会儿,“老胡”赶到现场,大步登上指挥方舱,根据故障现象和经验果断判定故障点,带领年轻战友迅速解决了故障。
胡靖松正在检修装备。李金鹏 摄
大家口中的“老胡”,是该旅某营通信技师——胡靖松。“老胡”这个亲切的称呼,代表着大家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在战友心中,面对通信领域的诸多特情,胡靖松总能“对症下药”,高效处置解决故障。“在任务一线看到‘老胡’的身影,就知道在通信保障这块是托底放心的。”一名战士说。
这份认可和信任的背后,是胡靖松在专业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刚开始学习通信专业时,摆在他面前的是陌生的装备和一沓沓厚厚的随车资料。翻开资料,一连串复杂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参数让他犯了难;打开装备操作面板,眼前不停闪烁的通信设备指示灯和数不清的开关按钮看得他眼花缭乱……站在新装备前,他心情复杂。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胡靖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懂通信专业,吃透装备技战术性能。
泛黄的笔记本上,一个个用红色记号笔划掉的问题,见证了他那段“与时间赛跑”的日子。蹲在机房里学线路、记端口,待在自动化方舱内反复练操作、学软件,扎进资料堆里铆足劲一个字一个字地研读、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理论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学习、摸索和训练,从理论原理到设备操作,胡靖松对通信专业越来越熟悉,笔记本上列出的一个个疑点难点问题也被一一破解。
辛勤耕耘带来了收获。
这些年,胡靖松的“徒弟”越来越多,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不断创造佳绩:2018年的一次通信专业比武中,他带领的班组夺得了第一名;2023年,他带领数名专业骨干首次走出国门参加某联合训练,总结的多项经验做法被战区空军推广运用……
2023年12月,站在“走还是留”的十字路口,胡靖松在自愿留队申请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会,还有很多新同志没有教会,我不想走!”他说。
面对未来装备的加速迭代,胡靖松始终保持着“初学者”的姿态,铆足钻研琢磨的那股劲,时刻准备迎接新挑战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