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营观察丨探访一支部队的“流动课堂”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营观察丨探访一支部队的“流动课堂”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5-04-17 09:24

  驻训场在哪里,课堂就设在哪里

  ■罗鹏飞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海 洋

  虽然是开展教育的行家里手,但这堂思想政治教育课,第79集团军某旅“南门第一连”指导员石佳,也不敢说自己驾轻就熟——

  一是他将以教员身份,为兄弟部队官兵授课;二是这堂课上级要求结合驻训地毗邻甲午古战场的优势,活用历史资源,讲述严明纪律的重要性。

  “今天,让我们来到北洋水师的战舰甲板上……”配合视频里的影像,石佳以时空穿越的方式,边讲解边带领大家将思绪拉回到那段历史。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值得我们反思的太多了。”石佳说,“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灵活新颖的切入点,大量翔实的历史事例,配以真情实感的生动描述……石佳从历史故事引入,再联系到发生在官兵身边的故事,拉近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距离,点燃了大家心中的“思想烽火”。二级上士张立岩听完课后感触颇深:“今天的授课从形式到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很受触动!”

  石佳的这堂课,是该旅探索野外驻训条件下打造“流动课堂”的缩影。该旅宣传科刘科长说,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场地频动、任务变动、人员流动等现实问题,授课的难度越来越大。调查中,官兵也反映,授课往往是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故事、熟悉的味道,难免产生“审美疲劳”。

  为此,该旅打破建制界限、集约教学资源,注重在“小、活、快”上下功夫,让教育更接地气、更有灵气、更聚人气,激活教育创新的“一池春水”。

  “既要兼顾模式上的‘形变’,又要挖掘内在的‘质变’。”该旅领导说,面对新形势,必须准确把握部队动散特点规律,积极探索动中抓教模式,着力在“教育+实践”一体推进、互为助力上下功夫,构建全面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才能推动教育走深走实,为练兵备战提供强大动力。

  探访一支部队的“流动课堂”

  ■罗鹏飞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海 洋

训练间隙,第79集团军某旅官兵结合岗位任务分享交流。纪钊丰摄

  一把沙砾、一座雕像、一串脚印——

  教育的“富矿”有很多,等待我们去开掘

  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何能打动人、引导人,它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带着这样的思考,记者来到第79集团军某旅新任基层主官培训队。此时,某连指导员徐纲正与大家交流“如何增强野外驻训条件下教育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一话题,他感触颇深——

  去年,作为新兵连指导员,徐纲带领新兵参观驻训地烈士陵园,开展现地教育。在讲述完先辈们战风斗沙的英勇事迹后,他弯腰抓起一把沙砾说:“当年先辈们就是在这样的沙窝里,用血肉之躯扛起了攻关的使命……”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幕幕战天斗地的场景,让新兵们深受震撼。

  与课堂上你讲我听的讲授方式不同,徐纲发现,深厚的红色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身临其境开展“流动课堂”更能直抵官兵心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开展现地教育,让红色资源、红色课程引领官兵思想升华。”某营何教导员说,带领官兵通过驻训地的“红色地图”,寻找理想信念的“核心景观”,从“教科书”转向“打卡地”,开启教育新视角、新视界,能让革命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激发传承力量。

  近年来,他们充分利用驻训地红色资源,在新兵入营、重大节日、老兵退役等时机,采取沉浸式、互动式等现地教育方式,筑牢官兵的精神高地。

  去年,追寻驻训地的红色足迹,该旅新兵们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参观见学。

  从简陋的帐篷、“地窝子”“干打垒”到美丽的“问天阁”;从简易工房到现代化装备,一代代航天人在“生命禁区”战风沙、斗严寒、饮苦水、吃野菜,艰苦奋斗,献了青春献终生,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新兵们边听边看,逐渐了解到东风航天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感悟一代代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理想信念的种子在心灵土壤中悄然生根。

  入伍以来,新兵杨佩锦无论是体能还是专业,都在同年兵中表现抢眼。然而,来到驻训地后,恶劣的气候和高强度、快节奏的训练,让他感到很不适应,变得士气不振。

  那天,杨佩锦驻足在一座雕像前,聆听烈士王来的英雄故事。

  一次大型试验任务之后,剩余液氧不慎爆燃。王来抢救完战友和装备,身上着了火。为了不引起更大的伤亡和损失,他转身跑向远方,倒在戈壁滩上。他的身后,留下一串焦糊的脚印……

  “听到这时,我的内心深受震撼!”参观见学后,杨佩锦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那天晚点名后,徐纲特意找到杨佩锦谈心。

  “你知道王来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吗?”天上星光点点,徐纲和杨佩锦在戈壁滩上并肩同行。“当时,他身上的火焰不断蔓延,支撑他的是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杨佩锦脑子里一遍遍想象当时的场景……徐纲转过身,将沙地上的脚印轻轻抚平:“这些脚印,风沙迟早会掩埋,但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英雄壮举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听到这句话,杨佩锦盯着那片被抚平的沙地,若有所思。

  那一天,徐纲和杨佩锦聊了很久。那一晚,杨佩锦也想了很多。“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像火种,点燃为崇高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如灯塔,照耀奋勇前进的道路。”夜深人静时,杨佩锦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一段话。

  思想的感召力,往往在无声处启发心灵。从那天起,训练场上多了一个挥汗如雨的身影。经过刻苦训练,杨佩锦的各项成绩进步明显。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个红色地标的背后,是具体生动的红色故事。沿着航天城的发展轨迹,新兵们把“红色地图”与头脑中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幕幕情景交融中,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可喜的“化学反应”。

  一场入连仪式、一次情景模拟、一番现场动员——

  见缝插针搞教育,“课堂”随处皆是

  “我宣誓……”

  驻训地,某连指导员王佳琪将鲜红的连旗插上高地,9名新兵全副武装,列队而立。远处,一场战术训练正在进行,模拟炮击的炸点掀起阵阵尘土。王佳琪特意将新兵入连仪式选在硝烟弥漫的训练场上。

  “谁能说出连史上‘176’这个数字的含义?”王佳琪指着火炮问道。新兵史贾宝盯着鲜红的连旗,突然眼前一亮:“报告,是176发炮弹歼敌的战绩!”

  “不错!1952年10月,我们连以176发炮弹击毁敌炮11门、汽车25辆,毙伤敌数百人,击毁敌汽油库、弹药库各一座,荣立集体一等功,涌现出特等功臣金耳世等一批英模个人……”谈到这些事迹时,王佳琪注意到,新兵们听得格外认真,眼神里闪着光芒与豪情。

  “见缝插针搞教育,让‘小课堂’点燃官兵的‘思想烽火’。”王佳琪对记者说,这既是一场新兵入连仪式,也是一堂阵地上的教育课,让新兵们在硝烟中感悟精神力量,筑牢精武强能、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基。

  随后,王佳琪组织新兵用夹板和绑带固定左腿,模拟还原战场情境。他们绑上5公斤负重,爬行数十米,接通一条断开的电话线,模拟感受连队先辈金耳世拖着被炸断的左腿,以血肉之躯连接通信线路的壮举。

  战士史贾宝刚爬出不远,肘部就被磨得生疼。当他咬着电话线接头,在凹凸不平的沙土上咬牙前进的时候,一下子明白了先辈金耳世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中完成了这项任务。

  情景模拟结束,王佳琪扶起满身尘土的新兵说道:“70多年前,先辈们就是在这种艰难情形下,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任务。今天,在群众性练兵比武中,我们也要用敢打敢拼的血性争取荣誉、捍卫荣誉!”

  “现授予你95式自动步枪一支,希望你能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接过象征责任与荣誉的钢枪后,全体新兵目光坚定,斗志昂扬。

  不多时,远处传来战车引擎的轰鸣声,新兵们向着训练场深处奔去,洪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一个“先锋讲堂”、一次绝地逆袭、一场双向奔赴——

  把“冒热气”的身边故事,及时变为教育资源

  “当年先辈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协同兄弟部队浴血歼灭顽敌,将旗帜插上主峰。今天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攻克新装备使用难题……”

  这堂教育课,由该旅“翠岗红旗连”二级上士宋邦雷主讲。课上,谈起新装备首射任务,他神情自豪。

  那年,新装备列装单位,给宋邦雷和战友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装备信息化程度高,其背后的技术原理复杂。而几个月后的实弹首射任务,考验着大家的勇气与智慧。

  那段时间,车场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凌晨车场,当第一缕阳光扑面而来,宋邦雷带着班里成员已经开始了紧张的训练。狭小的空间里,他们挤在一起,眼睛紧盯着操作面板,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按键、每一个参数都需要他们一点点摸索,他们用记号笔在操作面板上标注简易符号,把专业术语编成押韵的顺口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随后考核中,他们班以优异成绩夺得总评第一。为确保实弹首射任务万无一失,他们反复模拟射击流程,定准关键路径,操作精益求精。实弹首射任务中,他们打出优异成绩,年底荣立集体三等功。

  那天的“先锋讲堂”,宋邦雷站在讲台上,讲述完成实弹首射任务背后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搭起“先锋讲堂”,让平时表现优异的基层官兵走上讲台授课,把“冒热气”的身边故事,及时变为教育资源,是一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尝试。

  一个榜样,就是一本活教材。那些官兵身边奋发向上的故事,为后来者汇聚奋进力量。

  “先锋讲堂”上,和宋邦雷一样阐释青春梦想的,还有中士黄战辉。

  黄战辉曾是指挥专业的技术骨干。去年,由于连队工作需要,他转岗到炮班。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复杂操作流程,每次参加班协同训练,他的成绩都靠后。这个曾经的标兵,对弹药装填这个新专业犯了难。

  “转岗就像战术迂回,绕点路是为了更好地突击。”黄战辉从最基础的技能练起,主动请教老炮手学习操作技巧,加班加点补习专业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专业技能考核中,他以第二名的成绩惊艳全场。随后,在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中,黄战辉作为主力队员,圆满完成任务,赢得上级好评。

  身边的典型故事,蕴含着撬动兵心的道理和力量。听着黄战辉的讲述,刚经历岗位调整的下士劳郑坤,深刻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成长,是不断校准人生准星的过程。

  “把课堂交给官兵,群众性自我教育让官兵在你来我往的双向互动中品悟道理,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双向奔赴。”该旅领导说,当官兵讲述身边可见可学的鲜活事例时,那些接地气的真实经历更能直抵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注入精神动能。

  锐视点

  部队教育课呼唤多种“打开方式”

  ■王本宇

  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外部社会环境、官兵成分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一些部队编成类型多样、部署动态分散,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思想基础差异性也很大。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红色教育传统,又要勇于开拓、守正创新。

  随着练兵备战节奏加快、空间变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场地变动、人员流动等现实问题。因此,教育课要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多些“打开方式”,引导官兵将焕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的行动自觉,提高打赢本领。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在动态分散条件下执行任务,使命要求、工作节奏、身处环境均发生变化。越是如此,越要求教育跟着任务走,驻训场设置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延伸到哪里,确保标准不降、质量不减。

  画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线”,关键在于发挥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着力打造一支理论上有功底、授课上有招法、教育上有思路的教员队伍,鼓励大家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发挥好教员队伍在引导官兵培塑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方面的“酵母”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练兵备战一线,开展常态化专题式评比,锤炼授课能力,倒逼教员队伍守正创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激发广大官兵心无旁骛、备战打仗的热情和动力。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名字玄、门槛高?看量子信息科学如何重塑未来

  • 用雕塑凝固抗战记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