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来源:光明网2025-04-16 16:20

  作者:申进科

  清明回乡祭祖,我从北京城回到申家村,看到绿油油的田野,情不自禁想起那个曾经赶着毛驴车去城里卖西瓜的“瓜农小哥”。

  记得15岁那年的夏天,我赶着毛驴车去城里卖西瓜,来回百十里路,一车西瓜卖了五块多钱,吃饭花了两毛五……

“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记得25岁那年的冬天,我从外地乘坐飞机回到郑州。从新郑国际机场出来,我三叔赶着毛驴车来接我回家。飞机坐了50分钟,毛驴车坐了一个半小时,“瓜农小哥”一天内体验了最先进和最落后的交通工具……

  “瓜农小哥”有关“毛驴车”的两个故事,我多次讲给儿子听。最近给青少年学生讲国防教育课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讲给他们听,不是想“忆苦思甜”,而是想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你们的爷爷曾经是农民,以后要对农民好一点,要对瓜农好一点……我还想告诉孩子们:瓜农不管刮风下雨,还得下地干活;瓜农需要一直心怀希望,期待瓜熟蒂落;瓜农也会经历卖瓜的各种坎坷,最终必定善有善报……

“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1989年3月,我这个“瓜农小哥”当兵走那天,申家村全村人派代表送行,一辆大解放车都坐满了,一直送到县城,真为这种真挚的感情而感动。后来,“瓜农小哥”成长为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师级干部,“城里人”一直和“村里人”保持“血肉联系”。

“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瓜农小哥”是吃红薯长大的,对红薯有着天然感情,凡是与红薯有关的事都十分关心。2018年11月22日,我从“朋友圈”看到一件事:离申家村不远的打车李村69岁的村民李圆佗,晕倒在自家的红薯窖中。71岁的农民李有才路过遇到,只身下到3米深窖中救人,李圆佗醒了过来,而李有才却永远停止了呼吸。而他的老伴黄丽说,救人危难是人的本能,希望能多在农村宣传一些安全常识,这样或许能救更多人的生命。

  “可敬的凡人善举,可敬的大爷大娘,老两口都是崇德向善一盏灯!”于是,我决定为他们做些事。一是请空军80后词作家李庆文、70后作曲家章荣强,携手创作歌曲《阳光里有你的呼吸》,致敬农民英雄李有才。二是请时任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曹振忠,在飞行表演队纪念封上写下两句话,向这位舍己救人的农民英雄致敬:人间有爱,星空有你。三是联系新华每日电讯和湖北卫视、东南卫视等媒体,对农民英雄李有才事迹作了深入报道。电视新闻中说,“农民英雄李有才,平时与乡邻守望相助,关键时候选择舍生取义,这种凡人善举,折射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依然传承弘扬的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

“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感恩的心是瓜农之心。这里面既有种瓜得瓜的辛苦,也有城里卖瓜的艰辛。这些事浓缩成的品质,就是不求回报先辛苦付出汗水,只要利国利民义无反顾。曾记得,2018年5月11日,空军组织东部、南部战区空军协同行动,出动轰炸机、侦察机双向绕飞台岛巡航。巡航台岛的飞机落地5分钟,我就在一线机场向全世界发布了消息,比美媒、日媒早了两个小时。

  一次“5分钟记录”,得益于一次次主动发布、战位发布。类似有信息、有态度、有情感、有立场的“首音发布”还有:中国空军多型战机编队飞越宫古海峡、中国空军多型战机首次飞越对马海峡、中国空军侦察机飞出新航线、中国空军歼-20战机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训练、中国空军苏-35战机战巡南海、歼-20战机列阵人民空军“王海大队”……这些先声夺人的“中国话语”,受到路透社、美联社等外媒转引转述。对此,“瓜农小哥”十分欣慰。

“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瓜农小哥”习惯于感恩土地、感恩养育,无所畏惧、精忠报国。在2021年8月的一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新任美国空军部长声称“让中国感到恐惧”向外交部发言人提问。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建议他问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同不同意。随后,在第13届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午国防军事”节目记者就此向我提问,我当场告知中外记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国军人的座右铭!在微博平台,央视军事主持的话题#中国空军“两个不怕”回应外军挑衅#登上热搜,话题阅读量1.1亿。我履职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十年间,“空军发布”有三件大事入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大事记。

“瓜农小哥”的家国情怀

  感恩使命,给予我这个“瓜农小哥”精忠报国的平台和机遇。今天在申家村,我也建议村子里的青少年:今后无论走到那哪里,都要有爱国之心、都要有民族气节,都要有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者系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