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你好!空军老兵》重磅上线:战魂未冷!九旬老兵动情讲述74年前空战经历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文化 > 正文

《你好!空军老兵》重磅上线:战魂未冷!九旬老兵动情讲述74年前空战经历

来源:人民空军2025-04-03 16:37

以人见史,以史照人

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群老兵

或参与,或见证了

人民空军的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重要转型发展

追寻着他们记忆中的故事

我们制作了《你好!空军老兵》系列微视频

一起探寻那些震撼人心的历史

感受传承至今的精神力量

今天推出第一集:不灭的大和岛战魂

“管他死活

先把仗打完了再说”

抗美援朝战争中

美军在距鸭绿江仅70公里的大小和岛

部署了雷达站等军事设施

侦察我部队运输和调动

1951年11月30日

为拔除这颗“钉子”

切断美军情报来源

志愿军空军奉命执行轰炸大和岛任务

参与这场战斗的

我轰炸机部队飞行人员杨注魁回忆

接到任务后

年轻的战士们情绪很高涨

“管他死活,我先把仗打完了再说”

飞行人员们没有想到

这场不到9分钟的战斗竟极为激烈

甚至改变了他们很多人的一生

在目标附近

机群遭遇美军战机偷袭

志愿军空军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战斗中,我方多架战机被击中起火

“流血了我也没管

今天就是你死我活,我饶不了你”

我轰炸机部队飞行人员刘绍基说

这场战斗中

我轰炸机编队冲不垮、打不乱

成功把炸弹倾泻在大和岛上

还创造了以螺旋桨轰炸机机载机枪

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空战奇迹

为了祖国

年轻的生命永留长空

然而

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

志愿军空军18名飞行人员

血染长空

这次战斗后

杨注魁原本12个人的寝室

只剩下4个人

悲伤让他彻夜难眠

“当时大家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为了祖国,胜利完成任务

这就是一种拼刺刀的劲”

杨注魁至今记得

牺牲的战友毕武斌

在电台里的最后一句话

“我要完成任务!”

随后他就驾机撞向目标

刘绍基还记得回来后

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招待他们

“他说你们是活着回来的同志

今天准备这个宴会欢迎你们

我们哪吃得下去?都含着眼泪呢”

寄语后辈

他说“为祖国而飞”

70多年过去

漫长的岁月里参与过大和岛战斗的许多英雄已逐渐远去但他们那些燃烧在历史里的生命正化作导航灯标照亮新时代的云海征途

清明又至,长空肃穆当我们仰望这片曾经被英雄鲜血染过的天空那些年轻的面孔仿佛仍在云间守望74年弹指而过但大和岛上空的铁血誓言从未消散

如今当年的英雄部队早已壮大在“大和岛精神”的激励下这支装备着国产先进轰炸机的部队已成长为一支无坚不摧的空中“铁拳”“虽然我们现在飞机也先进了人员素质也高了但我们要的是精神就是永不服输、勇敢顽强苦练基本技术的精神”寄语后辈,杨注魁说希望年轻人心怀祖国为祖国而练、为祖国而飞更好地投入到备战训练当中去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举行

  • 海军83舰编队抵达泰国进行友好访问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